诗酒趁年华:苏轼酒量不大,却会酿酒,还写出了传唱千古的酒诗词

小话大聊诗词 2024-02-20 16:40:51

提到苏轼,极具辨识度的一些标签首先会被人们撷取出来: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词人。

苏轼是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人;他是画出《古木怪石图》的画家;他是写出《新岁展庆帖》、《黄州寒食帖》的书法家。

苏轼是宋代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在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等领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不仅如此,苏轼在建筑、水利、医疗、养生、酿酒等方面也有建树,同时,他也是园艺师、美食家、品酒师、酿酒师。

可以说,苏轼是那个时代里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苏轼的诗酒人生

苏轼好酒,名载史册,他在《饮酒说》一文里写道:

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为酿既少,官酤又恶而贵,遂不免闭户自酝。

从苏轼的这段自叙中就可知道,他是喜欢饮酒的,几乎每天都会小酌几杯,而且他还亲自酿酒,以供日常饮酒所需。

但苏轼所酿之酒大多是招待了亲朋好友,自己喝得很少,因为苏轼的酒量很小,几杯下肚就已醉倒,哈哈。

苏轼在《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一诗中写道:“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这样的说法虽然夸大了酒的作用,但依然能看出苏轼对酒的喜欢,以及寄托在酒中的情怀。

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造酒行业发达,酿造技术普及。

苏轼本人就善酿酒,在黄州期间,苏轼的好友杨世昌来看望他,将自己一个酿甜酒的秘方告诉了苏轼,不久苏轼就用杨世昌的秘方酿出了酒。

苏轼品尝后,兴奋地写下了《蜜酒歌》:“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之后,苏东坡将这种酿酒方法整理成《蜜酒法》并传与后人,《蜜酒法》里记载了这种酒的酿造方法和工艺:“予作蜜格与真一水乱,每米一斗,用蒸面二两半,如常法,取醅液,再入蒸饼面一两酿之。”

在惠州期间,苏轼用生姜、肉桂为辅料酿过桂酒,当苏轼到海南儋州后,他还向当地老百姓学习酿酒技术。

宋代酒类,名目繁多,纷彩竞呈,苏轼笔下的酒名即达60多种。

苏轼对酒情有独钟,一生与酒为伴,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轼爱酒、知酒、醉酒、酿酒、谈酒、写酒。

除了创作出大量以酒为主题及相关内容的诗词作品之外,还写了五六篇酒赋,著有《东坡酒经》等专著,真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的酒俗和文人的生活、理想情趣。

酒作为一种饮料,既有振奋人之精神,又有保身健体的作用,对于文人来说,也是一种闲趣。或独酌、或对饮、或群欢,都别有一番情致在其中。

《少年游·去年相送》是苏轼在润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原词如下: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词中名句“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写的就是他因为思念妻子。

所以在一个明月高悬的晚上,苏轼独自饮起酒来,他将对妻子深深的思念融进一杯相思的酒中,并借月光传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由杭州移密州的途中,苏轼给他的弟弟苏辙写了《沁园春·孤馆灯青》一词: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从词句“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中,就可以读出这是苏轼旅途孤饮,也体现出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和心境的悲凉。

对于郁郁不得志的苏轼来讲,个人独饮往往勾起不幸的沉思,就算能够从自然万物中求得解脱,看起来也像是强作欢颜,往往还是与友对饮更为畅快。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一词则记载了前一天友人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苏轼此时仕途坎坷,人生处于低潮期,到了“樽前呵手镊霜须”的苍老惊惧状态,但友人的来访还是令人颇为欣慰的。

在《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中,苏轼写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这首词是苏轼作于元丰八年(1084年),苏轼到高邮与秦观相会,两人在淮河上饮别,苏轼遂作此词。

词中的“竹溪花浦曾同醉”,则是苏轼回忆起当年与秦观同游时饮酒的情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自徐州徙知湖州,与秦观同行,旅途经过无锡,两人同游惠山,唱和甚乐。

次年,两人复会于松江,又一路同行到吴兴,留宿西观音院,然后遍游诸寺景观。“竹溪花浦曾同醉”写的就是这件事,“酒味”,指当日苏轼与秦观的欢聚。

是年端午后,秦观与东分别坡,赴会稽上任。七月,苏轼也因为乌台诗案下诏狱,秦观闻讯,急渡江至吴兴询问消息。以后几年间,苏轼居黄州贬所,与秦观不复相见。

“酒味多于泪”一句又是苏轼有感而发,这首词回忆与友人的饮酒的情景,也道出了两人友情的珍贵。

宦海沉浮,其中坎坷固然悲苦。但若仍有友人相伴,共赏美景,畅饮欢谈,什么样的忧愁不幸不可以抛之脑后?

《南歌子·游赏》一词是苏轼与朋友在杭州游赏时写下的。

在端午节这天,他们登上杭州名楼十三楼,面对着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气氛舒畅,于是苏轼写下这首词,歌女付之管弦,为宴会助兴,原词如下: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

诗酒趁年华

酒是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几乎事事不离酒,佳节良宵,美酒相伴,吟诗填词,正是“诗酒趁年华”的人生大好时节。

苏轼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中秋节豪饮之后的作品,从词序中的“欢饮达旦,大醉“就可以看出来,原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人以反问开头,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画面:在朗月清辉之下,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

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开始悬挂在天际?那晶莹剔透的月宫今夜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月光如此的澄澈明净,如此的超尘出俗,词人不禁心驰神往,他的思绪也随着美好的遐想飘向月宫。

他多么希望能乘风而上,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月宫的美好。然而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之中,该是怎样的寂寞孤寒啊!月宫固然美好,人间又何尝逊色?

在这中秋的夜晚,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词人在月光之下迎风起舞,清影徘徊。此情此景,何尝不像仙境一样飘然自得吗?

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历史上不乏饮酒名场面,譬如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同为饮酒名句,同为酒文化大咖,苏轼的饮酒境界与李白完全不同,李白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强烈、更迫切。

有趣的是,苏轼自嘲酒量不大,李白自夸酒量很大,自称“酒中仙”,还说“会须一饮三百杯”,所以单论酒量,两人不在一个段位,苏轼是无法与李白相比的。但他们都写下了大量天花板级别的酒诗词。

明月几时有?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苏轼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苏轼贬谪到黄州后,他的许多朋友或怕株连,或避嫌疑,纷纷疏远,正所谓“酒贱常愁客少”,使他备感世态炎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所记载的中秋就只能是:“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

同时,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还表达出苏轼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轼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为元丰五年重阳节词人在涵辉楼宴席上作,词中名句“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将苏轼的饮酒时的精神状态彰显了出来。

苏轼认为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正因为如此,在重阳节菊花盛开之际,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不可辜负人生大好时光。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台”。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一首《望江南》。词中名句“诗酒趁年华”更是独立成篇,成为传唱不衰的名句,感动世人上千年。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中的“诗酒趁年华”体现的是词人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的心态。词人虽然极力地表达“超然”的境界,但这仅仅只是词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而已。

贬谪之情充溢心中令词人无法排遣,在佳节来临时,不免百感交集。他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一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饮酒在宋代得到了极高的普及,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理由,闲来无事也可以小酌一杯。这又是文人的另一种闲情雅致看,这正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文人情怀。

作为一个仕途上受到贬谪,精神上极度压抑,胸怀报国之志而壮志难酬的典型文人,苏轼的这类日常生活饮酒词作最多,短小精悍,也最富有情调,寄予词人最沉重的感情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这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作于贬黄州的第三年,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回临皋住所的情景,原词如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黄州,酒却成了苏轼逃离纷繁世事,忘却宦海浮沉的最佳安慰剂。词人醉而复醒,醒了又饮,“醒复醉”,短短的三字,深刻揭示了词人以酒浇愁的饮酒过程和饮酒时的心理。

这样的饮酒方式对于苏轼来说,是很少见的、超乎寻常的,这是因为此时此刻的苏轼内心是极度空虚、失意的。

苏轼其实是想以醉酒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暂时的满足感,在这种虚幻的满足感中消磨让他感到压抑的、彷徨的时光。

所以,当他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回临皋的居住地时,自然很晚了,词人估摸着时间或许已是三更时分了,“仿佛三更”四个字准确地写出了词人恍然若梦的酒后状态。

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他长期以来承受的过多的压抑和不安,同时也让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这样他便能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能以冷静、平和的思维去抚平焦虑的情绪。

《醉落魄·离京口作》是一首描述舟中酒醒后心境写照的词作,原词如下: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上片写月色微微,云彩轻轻,二更时分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听着咿咿呀呀的摇橹声,船家告诉他,船刚开。

从船舱中往回望,只见孤城笼罩一片烟雾迷蒙之中,这一切仿佛做梦一样。景和情的和谐,巧妙地烘托出了醉醒后的心理状态。

这首词,语言平易质朴而又清新自然,笔调含蓄蕴藉而又飞扬灵动,感伤之情寓于叙事之中,将醉酒醒后思乡的心境表现得委婉动人,使人领略到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

词中情景交融,描述了舟中酒醒后的心境,仕宦奔波的倦意和对家乡的思念溢于言表。

宴席上的一杯酒

饮酒,作为一种赏心乐事,自然还要有佐饮的东西。

对于讲究情调、追求雅致生活的文人士大夫来讲,这些佐饮的东西就不能仅仅是蔬果鱼肉了。所谓“美酒一杯声一曲”“一曲新词酒一杯”,饮酒自然要有歌舞相伴。

宋朝时,官私宴席上歌乐侑酒的情形比唐朝更盛。苏轼的《采桑子》就写道: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仲冬,东坡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途经润州(今江苏镇江),与孙洙巨源、王存正仲集会于该地风景奇胜的甘露寺多景楼。

宴席上,有一位名叫胡琴的歌女,她来自京城汴梁,技艺一流。席间,孙巨源请求苏轼填一首词,他说道说:“残霞晚照,非奇词不尽。”苏轼于是填下了这篇《采桑子》。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这位充满青春气息的琵琶女,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微笑,她怀抱琵琶,在一颦一笑间,动听的音乐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

此时不光有好友相伴,还有动听的音乐,更有那多景楼外的一抹斜阳映射在江面,江天一色,交相辉映。这真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词人先以特写镜头突出歌女青春洋溢而微微泛红的清新动人的面容,再以远镜展现江天一色的美景。歌女“醉脸”微红与绯红的晚霞互相映照,相映成趣。

在多景楼,苏轼为我们定格了一张风姿绰约的江天晚景图,与其说这是一张江天晚景图,还不如说它是一幅琵琶美女图。

离别时的一杯酒

古人极为重视友情,平日的情谊,临别的气氛,往往在离别时因为一杯饯别酒而变得浓烈起来。

美好的回忆,未来的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愿,统统在饯行的饮酒中得到了加深,得到了解脱,得到了慰藉。这便是古人把酒饯行的真谛。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朋友一旦离别几乎等于生离死别,“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愁绪之深可想而知。

这种时候只能以酒的方式寄托离别的愁绪,从酒中求得解脱,求得慰藉。苏轼在《临江仙·送王缄》中就写道: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这首词作于1074年,词中的王缄是苏轼的妻子王弗的弟弟。王弗自公元1054年嫁给苏轼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

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苏轼身边照顾他的生活,夫妻感情深厚。不料到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

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年,正如苏轼在《江城子》中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那样,这十年间苏轼无时无刻地思念着亡妻王弗。

王缄此来看望苏轼,停留了数日,苏轼从王缄口中得知“故山好”,心中稍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仕宦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

于是,苏轼不禁悲从中来,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在一起,一时情难自已,凄苦之情更是莫可名状了。

王缄的到来,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

“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仕途的坎坷、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

再如《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一词,为元丰七年苏轼与秦观于淮上饮别时作。词中名句“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就是苏轼回忆起当年与秦观同游时饮酒的欢乐情景。写作该词时,他们都是贬谪之人,举杯之上时,只有无尽的苦楚,所以苏轼说“泪味多于酒”。

临别之痛,痛即痛矣,有时还不得不强作欢颜,宣称“樽前不用翠眉颦”,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一词中,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来安慰友人,更是安慰自己。

友情之重,离别时可见一斑,如果旧友相逢,这该是何等的欣喜欢愉!然而相逢短暂,“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不得不再次分别。

山水田园,古迹郊外,风光无限好。神游在丘山之巅、水流之畔、郊野之中、翠微之内,无酒相伴怎么可以?

苏轼在黄州游于赤壁古迹,回想那些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不仅需要酒来助游览之兴,也需酒来祭奠古人,

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樽还酹江月”,将岁月流逝,古今感慨,人事荣辱,都融进词人的一杯酒中,一起顺着长江的滚滚江水东流而去。

苏轼的酒趣

“左把花枝右把杯”,中国人的饮酒上,很多时候都离不开一个“花”字。《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一词中,就记载苏轼与杨元素共赏梅花的情景。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描述的就是苏轼和朋友杨元素在梅园举行的文酒之宴的情景。

酒使人兴奋,花使人陶醉;酒使人心旷,花使人神怡。花酒相得益彰,才使得赏梅之举如此富有情趣。

中国文人往往并非为饮酒而饮酒。他们讲究的是寓于酒而得于心,也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佐酒物中,不能不提的是清风明月。中国古人对明月、清风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

如果明月朗照,又有清风徐来,与明月清风共饮,这无疑是中国古代饮者的最向往、最惬意的饮酒方式了。

苏轼蜚声词坛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描写的饮酒方式就是非常惬意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大概也只有在这种清风明月中,苏轼才能有如此浓重的感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小话诗词

所谓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典,无酒不抒情,无酒不励志,无酒不壮行,无酒不成敬意。

酒渗入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洋洋大观的酒文化。苏轼一生好酒,诗酒联袂,寄意遣怀,他将自己的情感融进了一杯酒中,他用诗词谱写人生。

正如苏轼说的“诗酒趁年华”,苏轼有酒相伴,因为他的诗词中更多了一份生活的真谛,他的一曲曲蜚声词坛的佳作成为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