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到底值不值得吹?有人竟然说他战绩水分太大!

过隙弹指间 2024-12-05 17:14:38

近来在网上看到一些奇葩言论,说霍去病都没打几年仗,只会拿一些杀敌几百的小打小闹来充数,还是在强大的汉朝国力做后盾的情况下,根本称不上千古名将。

还说,封狼居胥就是一仪式,名将不比战绩比搞仪式,纯属自吹自擂。

为此,还罗列了霍去病一生的战绩——

元朔六年,随大将军出定襄,斩2028,斩单于祖父,俘单于叔父、将军、当户,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率1万骑出陇西,斩首8960,斩折兰、卢侯王,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

二年夏,出北地,斩30200,俘单桓王、酋涂王及以下2500人,获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

秋,斩8千余,受降异国之王三十三,并4万余众;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斩70443。

并在第一次河西之战后标注,汉军损7000,占7/10;漠北之战,有几十万步兵协同作战。最后做出结论:只要不是阿斗都可以带着几十万兵吊打7万匈奴。

概括起就来一句话:霍去病产出不大,投入却不小,是个人都能打的赢。

小编只能说,这完全是谬论,根本不值一驳。

其一,军队构成拎不清。

古代军队有战兵、辅兵、辎重兵之分,而且占大头的往往是押送军需的辎重兵,包括民夫。远征军5万,就需要至少10万辅兵护卫、20万辎重兵运输,而且运输过程中因疾病,劳累死亡的都要算在战损之内。

比如,隋炀帝第二次远征高句丽,共出动三十军兵马,计60万人,每军两万,其中战兵四千、辎重兵八千,民夫八千,辎重兵和民夫的占比达到了瞠目结舌的80%。

如果杨广是富得流油,不计成本,无法说明问题的话,再来看锱铢必较且战马不缺的唐朝,从李靖兵法中可知,唐军两万的话,辅兵和辎重兵约占八千,占比也达到了四成,这也是历代王朝中后勤兵占比最少的。

再比如明代,徐达率军北伐,30万军队中就包括15万辅兵及10万辎重兵,真正的战兵仅有五万。

霍去病、卫青远征塞外,旷日持久,汉武帝支持力度又很大,你说这数十万“转折踵军”的步兵有多少人可以参战?按照最低比例四成计算算的话,如果三十万步兵随征,霍去病十五万,也就至多有7万步兵可以参战。

霍去病以五万骑兵,七万步兵斩首七万余匈奴骑兵,不牛吗?

其二,斩首概念搞不懂。

在中国古代,斩获首级几十就是不小的战功了,斩首几百上千那就是了不起的战役了,斩首万余级更是史诗级别,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

秦朝赏功律说得很清楚,首级一个,赏爵一级,秦爵共有二十级,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在一次战斗中拿回二十个首级,就能被封为侯爵中最高的一级彻侯(列侯)。

另外,古代战争大部分都是击溃战,往往你击溃十数万的敌军,拿到的首级还不足一万,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明朝,史籍中往往记载的是,明军大胜,斩首数十,还有应州大捷,明武宗“亲斩虏首一级”这样的奇葩记载,虽然有诬诟之嫌,但未必不是实情。

而且,霍去病作战追求的是不带辎重,不留俘虏,轻装上阵,如果你腰上挂三四颗人头,还能奔驰如风吗?人头不是手榴弹,重得要命,哪还有力气作战?并非爱兵如子的霍大将军会允许吗?

斩首八千、七万已经是霍部所能带走首级的极限了。

再说,他还俘虏了如此多的匈奴贵族、名王,古之名将又有几何?

看来还需要大力普及一下古代战争的一些基本常识。

其三,没搞明白重点。

霍去病最大的贡献其实是改变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

汉武帝之前,历代王朝北击匈奴从来没有达到过狼居胥、瀚海(贝加尔湖)这么远的地方,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躲在长城以内,疲于防守,任由北方游牧民族寇边“打草谷”,而无能为力。

像秦朝名将蒙恬,虽然他北击过匈奴,但也只是在河套阴山一带作战,还是属于防守反击这个层面,后来更是带着30多万人修连了1800里的长城来防备匈奴。

可以说,秦汉以前中原王朝对上北方游牧皆是被动防守的状态。

而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征祁连山,以骑兵的姿态直插匈奴心脏腹地,并取得了大胜。

可以说,是卫霍让以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首次拥有了长途奔袭、大纵深攻击的能力,使“寇可往,吾亦可往”真真切切的变为了现实,对匈奴人的震慑力是前所未有的。

霍去病为何要封狼居胥?不是计功,而是耀兵于异域,张扬国威。这对汉帝国、汉民族声望的加成是不可估量的。

就这一点来说,霍去病绝对是开创性的,此后出塞作战直击虏廷才成为中原王朝彻底根治游牧民族骑兵“袭扰战术”的不二法门。

这才是他最大的贡献,也是我们要推崇他的根本原因。

其四,霍去病不可复制。

战绩不可复。

中国历史上不乏扬威域外的名将,比如陈汤、班超、王玄策,但他们靠的是汉唐赫赫的威名,四两拨千斤,缺乏硬碰硬的战绩;比如苏烈、徐世绩,但他们对上的是画地为牢的西域和朝鲜半岛,磨都能把他们磨没了。

即便后世有窦宪的勒石燕然和蓝玉的捕鱼儿海,但他们的对手完全不能与霍去病相比,前者是分裂后的北匈奴,南匈奴还亲汉;后者则是早已被逐除出中原的前朝余孽北元,当蓝玉率师15万北征蒙古,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能否抓到北元的主力。

而霍去病对上的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强盛之游牧帝国,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皆是一代雄主。

而且,霍去病三次出击,每次都能精准命中匈奴,堪称穿越自带导航,非人力所能及也。要知道,汉武帝时代,中原人对于长城以北、河西走廊以西连一知半解都不到,一千多年后,蓝玉还在为能不能抓住北元主力而苦恼。

对比李广多次失道,难觅封侯,霍去病才是真正的那个天选之子。

形象不可复。

霍去病为何能受到世人普遍喜爱,因为他的形象最好。少年将军,一仗未打,寸功未立,武帝就为他创造了一个诗人都喜欢歌颂的名词——嫖姚校尉;17岁率八百轻勇骑直弃大军数百里,让人感受到初生牛犊不怕虎;19岁打通河西走廊,21岁封狼居胥,再加上他的英年早逝,没有经受政治黑暗,抱有一颗赤诚之心。这些无疑都是有志沙场的男儿,爱英雄的美女所崇拜的点。

君臣相得不可复。

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嫖姚校尉、冠军侯,单独为他所创;自由出入宫廷,怼皇帝武帝呵呵一笑,怼李广武帝还要送他庖厨;卫青还不老,霍去病尚年轻,武帝专门设大司马,让二者同任;霍去病射杀李敢,武帝表面上又打又骂,却心疼的不得了,还为他遮掩;霍去病英年早逝,武帝比死了亲儿子还悲痛,不但让他陪葬茂陵,还调来铁甲军,列阵一直排到了下葬处,并将陵墓修成祁连山模样……

也怪不得司马迁老先生,在为他写传时,满是咬牙切齿的羡慕嫉妒恨!

史上独一无二的霍去病,有什么可黑的?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