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大选尘埃落定,反对党候选人帕卢茨卡最终胜出。关于中立关系,这位“准总理”提前对华交底,称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上台后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大陆的全面外交往来。那么,立陶宛“准总理”为何态度突变?这对中立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10月底刚赢得议会选举的立陶宛反对党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日前就台湾问题及中立关系作出了重要表态。这位“准总理”表示,立陶宛允许台当局以“台湾”之名开设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他上任后将寻求与中国大陆“恢复关系”,修复两国因台湾问题产生的外交裂痕。
众所周知,2021年11月立陶宛政府批准台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后,中方随即决定将中国和立陶宛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之后3年时间里,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受到了负面影响。不过今年5月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
当时,忙着连任选举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提出了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应该改名的建议,直言此举有利于缓和中立关系,最终成功连任。时隔半年,又多了一个明确支持恢复中立正常外交关系,寻求立陶宛驻华大使和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回归的“准总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提前向中方“交底”的新一届立陶宛政府正在转变态度,停止在台湾问题上“拱火浇油”,而这很可能推动中立关系回暖升温。
有分析认为,立陶宛高层态度的转变,很可能是因为该国已经感受到了双边关系恶化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要知道,中立关系降级后,双边经贸往来陷入低谷,这让不少立陶宛企业失去了中国市场,也让该国在欧亚连通格局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不仅如此,立陶宛当局跟风台湾问题后,该国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关系也明显降温,这让身处地缘对抗一线的立陶宛,陷入到了更大的安全风险之中,也让该国政府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从这个角度来看,立陶宛“准总理”此番对华示好,既是为中立关系恢复正常做铺垫,也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双边关系改善后,立陶宛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并逐步摆脱通货膨胀困扰。
不过,对致力于拉拢域外“盟友”的台当局来说,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台媒报道称,帕卢茨卡斯这番发言在岛内“引发了更名疑虑”。台外事部门表示,将努力与立陶宛政府就此沟通,维持“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字,并将密切注意立陶宛新政府组阁情况。
有分析称,不论台当局如何不满,都改变不了立陶宛改善对华关系的计划。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同中方搞好关系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中方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再执着于跟风美国遏华。
尤其是在美国国内形势日益严峻,政治暴力乱象愈演愈烈的当下,没人知道新一届美国政府会采取怎样的外交战略,又是否会继续援助台湾。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比起继续炒作台湾问题,让本国企业承担对华关系遇冷的损失,还不如深化对华合作,用沟通交流代替竞争对抗,为本国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