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千万人感染艾滋病,除央视提示的两类人群,这3类人更要注意

云淡风轻飘 2024-12-13 21:04:4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一提到“艾滋病”这个词,总会引起人们的警觉甚至恐慌。

关键是一旦感染就宣布“生命倒计时”,再加上现在影视剧的夸张渲染,人们更是谈“艾”色变。

事实上,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截至2024年,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超过3990万,并且这个数据每天都在实时更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呢?而除了央视特别提醒的两类人群,还有哪三类人更要注意?

艾滋病怎么来的

每年的12月1日这个时间,并不是所谓的纪念日,而是世界卫生组织为了警醒世人艾滋病可怕的一天。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份简短的报告,描述了5名年轻同性恋男子罹患罕见肺部感染的病例。

这份报告使艾滋病正式进入人类视野。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神秘疾病将在未来40年里给全球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起初,艾滋病被视为同性恋群体的特殊疾病,甚至被称为"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GRID)。

这种误解不仅使人们对患者歧视,也导致防控工作的局限和滞后。

直到1982年,科学家们才正式将这种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我们熟知的艾滋病。

艾滋病能不能治?

20世纪80年代中期,艾滋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

当时医学界对这种新型疾病几乎束手无策,感染者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1985年,好莱坞影星洛克·哈德森因艾滋病去世,这是首位公开承认感染艾滋病的名人。

哈德森的死亡震惊了全世界,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疾病。

1987年,第一种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AZT)获得批准。虽然疗效有限,但它为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高昂的药价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同年,美国总统里根首次公开谈论艾滋病,标志着政府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问世,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大大延长患者寿命。

从此,艾滋病逐渐从"死刑判决"转变为可以长期管理的慢性病。

治愈患者出现

2003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启动"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针对单一疾病的国际卫生计划。

该计划为非洲等重灾区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0年,第一例"柏林病人"Timothy Ray Brown被宣布治愈艾滋病,虽然他的治愈过程复杂且难以复制,但这无疑为艾滋病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宣布,全球超过一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

2019年,第二例艾滋病治愈病例"伦敦病人"Adam Castillejo的出现,再次证明了彻底治愈艾滋病的可能性。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艾滋病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许多国家的检测和治疗服务被迫中断,新发感染可能会因此增加。此外,某些地区的疫情仍在恶化,特别是东欧和中亚地区。

艾滋病现状

根据联合国规划署报道,2023年一年就有63万人因艾滋病引起的并发症去世,相较于新增的130万感染者,死亡人数近乎一半。

而如今,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已经突破 3990万,令人唏嘘的是,这其中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因并发症去世。

也就是说每过一分钟,就有一名艾滋病患者因并发症去世。而这些数字并非只是冷冰冰的统计,而是无数真实生命被改变的背后真相。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在努力推动控制,并且联合国的目标是到 2030年消除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但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尤其是艾滋病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这使得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至今尚未有一款能够完全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问世。

那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去预防艾滋感染?

传播途径

世界艾滋病日当天,我国国家疾控局表示:截至目前,我国艾滋病整体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水平。

可以看出,相较于全球范围,我国的艾滋病控制情况相对较好。而这得益于我国严格的血液管理、医疗器械使用规范以及大规模的宣传教育。

通过大力推广艾滋病病毒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治疗,不仅保护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大幅降低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可虽然我国在艾滋病的几种传播手段上能做到有效阻断和控制,但目前性传播还是染病的主要途径。

据疾控中心所说,我国近98%的感染者是通过性途径感染,其中异性之间传播占到70%比例,这数据属实吓人!

还有的是血液传播,这个最常见,而且在影视作品中屡屡被提及,但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严格的医疗器械和血液安全管控,这种途径在我国发生的概率已经非常低。

另外关注比较多的母婴传播,感染的母亲通过怀孕、分娩或哺乳将病毒传给孩子,但这一风险在现代医疗技术的介入下也有了显著成效。

通过对孕妇进行病毒筛查和药物干预,母婴传播率从未干预时的 30%-40% 下降到目前的不到 2%。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对艾滋病的传播存在误解和恐慌。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毒的传播是由带有艾滋病毒遗传基因的白细胞感染完成的。

生活中共用餐具、握手、礼节性拥抱,甚至蚊虫叮咬,都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

而病毒通过唾液、汗液、尿液等体液传播的可能性也极低,因为这些体液中的病毒含量不足以引起感染。

那我们是不是多注意那几种方式就可以一劳永逸啦?

不是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了解但并非遇到过艾滋病患者,但每天万数的增加,很有可能你遇到的某个人就是“患者”。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艾滋病有着长达7-10年的潜伏期,潜伏并不意味着没事,也是病毒的携带者,而他们的现状也和普通人一样。

所以我们在外该注意的事项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外摸过什么东西回家一定要好好洗手。

另外央视提醒的这两类人群也要特别关注...

注意的两类人群

央视曾特别提示,20 到 29 岁的青少年人群和 50 到 59 岁的老年人群是艾滋病高发年龄群体,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关注。

20-29岁的年轻人对于性教育的缺失和对艾滋病传播知识的不了解。一些年轻人在性行为中缺乏保护措施,追求刺激,无意中增加了感染风险。

而50-59岁的中老年人,这一群体的感染比例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可能与部分老年人的某些行为、再婚或缺乏防护意识有关。

然而高发群体并不是说这类群体不能接触,而是特别针对有这三种行为的高危人群,他们的行为具有高传染性。

首当其冲的是拥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别以为海王海后什么的让人羡慕,他们这种行为极大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

每增加一个性伴侣,感染风险就会成倍增长。

还有就是让普通人起鸡皮疙瘩的男性同性性接触人群,毕竟病源就是从这出来的,想想他们的行为就很危险。

根据全球统计,这一群体的感染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尤其是在缺乏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最后一种是共用针具进行药物注射的人群,尽管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管控严格,但在一些非法药物注射活动中,共用针具的情况仍可能存在,极易感染艾滋病。

结语

艾滋病并非绝症,如果你不幸感染,及时治疗可以与病毒和平共处数十年。它的可怕不仅仅在于病毒本身,更在于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恐惧。

尽管艾滋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它正逐渐从“致命疾病”转变为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病”。

许多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实现病毒载量显著下降,不仅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也几乎不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国际上,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发新的疗法,包括长期缓解药物和艾滋病疫苗。

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得到推广,2030年消除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目标或许可以提前实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