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位浙江超级富商花2万元伪造了一件文物——金缕玉衣。
随后,富商请来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位资深专家鉴定,经鉴定和讨论,5位专家意见一致,给这件所谓的“金缕玉衣”估价高达惊人的24亿元!
靠着这几个“神”一样的专家,富商成功用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在银行贷款5亿元人民币,遂成一“贷”神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5位顶级专家都没能鉴出这是赝品?银行的款真就那么好贷吗?
谢根荣,浙江湖州人,1960年生人。其家境平凡,但他的心却怀揣着远大的梦想,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谢根荣的成长时期正值国家经历特殊变革,教育环境不稳定,其学业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中学毕业后不久,便早早地踏入了社会。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时,谢根荣已经20岁出头。而这股风也吹进了他的心中,激起了他对财富的渴望。通过朋友介绍,谢根荣决定冒险一试,前往中俄边境进行商品倒卖。
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微薄的资金,谢根荣展开了自己的商业征程。依赖于时代的伟大,再加上其不懈的努力和精明的判断力,谢根荣在短短几年内就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到了1990年时,谢根荣才30岁便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给自己设定的“万元户”目标。
但随着边境贸易利润的逐渐减少,谢根荣把目光投向了北京,成立了华尔森啤酒厂,并迅速扩展业务,成功转型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
当然,谢根荣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当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出现在眼前时,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1999年底,一个名为“东华金座”的项目吸引了他的注意。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宣武区两广路繁华地段,总面积达97,044.76平方米,是许多开发商梦寐以求的目标。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谈判,2000年9月,谢根荣以4.4亿多元的价格获得了东华金座项目的开发权。为了支撑这笔巨额投资,谢根荣包装自己有钱的形象,又通过伪造555份购房合同等手段,一路轻松地从银行蒙混过关,成功获得6.6亿资金。
不料,银行资金到手后,谢根荣非但没有把资金投到东华金座项目开发上,反而是大肆挥霍起来。为了进一步包装自己的富豪形象,他每年花费百万租住钓鱼台国宾馆办公,并在此接待宾客,仅在此处,累积接待费就高达3000多万元。
个人生活上,他也极尽奢豪,房产3套,当时市场价值1300多万元;其名下豪车无数,宾利、劳斯莱斯、奔驰、宝马等换着开,自己用不了的,就送给儿子和亲戚用。
此外,谢根荣还斥资上亿元,兴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根荣陈列馆”,买下许多不知真假的文物存放馆内,大显自己“儒商”的形象。
短短几年,凭着东华金座项目这根“定海神针”,谢根荣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超级富豪”、“文物收藏家”。
挥霍无度之下,谢根荣的公司财务状况日益恶化,东华金座的建设也因为资金短缺而停滞不前。这情况立刻引起了承建商和业主们的不满,也让提供贷款的银行怀疑起了谢根荣。
2002年12月,某分行行长颜林壮和副行长赵峰来到谢根荣的公司核查情况。面对质疑,谢根荣先是用造假的财务报表搪塞,接着又大方地邀请两人来到富丽煌煌的展览厅,指着大厅正中摆放在玻璃柜里的一件“金缕玉衣”,貌似随意地说道:“这东西全世界仅有2件,专家们估值24亿。它就在这儿躺着,我怎么可能赖银行区区几个亿不还?”
实际上,这只是谢根荣花2万元找人做的假货。怕颜林壮和赵峰不信,谢根荣又拿出了五位赫赫有名的专家的权威鉴定报告。
看到白纸黑字上的顶级古董专家签名和印章,两位银行人员松了一口气,竟选择继续支持谢根荣,给予了额外的5000万元贷款和4.5亿的银行承兑汇票。
借此,谢根荣得以暂时稳住局面,当年便登上了“中国400富人榜”第163名,此后又连续3年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还以“慈善家”的身份捐赠了1000多万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广受社会好评。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其7亿身家,银行借款占了6亿多。
这一切都不过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海市蜃楼。很快,谢根荣坐吃山空,还成为澳门赌桌上的常客,试图通过赌博赢回资金,却输掉了更多。他在全国各地的投资也几乎全部失败,资金窟窿越来越大。
2008年2月,国家审计署的调查结果揭露了谢根荣的真面目:那件令他骗贷成功的“金缕玉衣”其实是用2万元从老家小贩手中购买的散玉片伪造而成。此外,他还伪造了一件“银缕玉衣”。
至于那些专家的鉴定报告,谢根荣承认是通过朋友介绍请来的五位国内顶级古董专家,在没有仔细检查的情况下给出了有利的鉴定结论,并为此支付了数十万元的“辛苦费”。
最终,谢根荣的商业帝国在一夜之间崩塌。2008年4月,其被逮捕,并在2009年12月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二审维持原判,等待他的只有铁窗内的余生。与此同时,帮助谢根荣获取贷款的银行人员颜林壮和赵峰也因违法发放贷款罪和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被判刑。而那些参与鉴定的文物专家们,虽然未受到法律制裁,但他们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追求成功和财富并没有错,但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虚荣和贪婪可能会让人暂时获得一些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人生如行船,需谨慎驾驶,切莫因一时的诱惑而偏离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