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敢:我与辛原先生

古代小说研究 2023-09-24 07:18:53

辛原老九十华诞之时,我呈《仁者寿》一文祝寿,曰:

1979-1982年,徐州师范学院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10人,我忝列其间,随王进珊教授学治中国古代小说戏曲。

1997年10月7日合影于王进珊先生府上,后排左起第一人是我,其余均先生50年代初在复旦大学的学生。

先师是著名戏剧家,兼任民革江苏省委顾问、徐州市文联委员。而当时辛原老是徐州市文化局局长、党委书记、徐州市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与进珊先生时相过从。

1981年9月,徐州市文化局与徐州市文联联合举办徐州市专业剧团新创作剧(节)目会演,先师多有参与,我随侍左右,得与辛老相识。未料这一缘份,竟使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投入到文化事业之中。

我弃工从文后再度走进社会,辛老是第一位引路人。虽然不久徐州市文化局与徐州市文联即分署办公,辛老转去主持文联工作,但在我心目中,辛老永远都是徐州市文化工作的开引者、领导与专家。

1984年12月,我被任命为徐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到任伊始,有两项文化活动使我有机会在辛老的直接指导下工作。

第一项是《金瓶梅》研究全国会议与国际会议的召开。1985年6月8-12日,首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徐州举办。

1985年6月8日首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合影于徐州,前排右起第十一人即辛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交流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动员研究力量,推动研究发展,准确公允地评价《金瓶梅》这部在其出现不久就被称为“四大奇书”之一的文学名著,挖掘和发挥这部号称“第一奇书”的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在今天的欣赏价值与借鉴意义,全国的《金瓶梅》研究者,都很希望有一次聚会的机会。

这种愿望开始在小范围内酝酿,北京、江苏、东北、上海和其他地区的一些研究者先后动议,经过联络,终于获得全国各地研究者的赞同。而当时,江苏省和徐州市对《金瓶梅》与张竹坡的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明清小说研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大风》杂志成为发表《金瓶梅》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

1985年,是《金瓶梅》著名评点家张竹坡诞生315周年,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暨《第一奇书》刊行290周年。因此,全国的《金瓶梅》研究者多希望会议在徐州举行。

张竹坡墓

虽然那时我的张竹坡研究对《金瓶梅》学科有所突破,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刘辉(后来成为中国《金瓶梅》学会会长)、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黄霖(后来成为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长春吉林大学教授王汝梅(后来成为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周钧韬(后来成为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等分别与我联系,要我牵头筹备一次全国会议,我踌躇再三,未敢接招。

我想到辛原老,便请他出面。辛老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叶朗《中国小说美学》以及不少论文对《金瓶梅》与张竹坡评价甚高,这样的学术会议迟早要开,徐州有一批《金瓶梅》研究者,《金瓶梅》作者研究、张竹坡研究都走在全国前面,已经成为一个研究基地,徐州有责任也有能力召开这种会议,我们负有历史使命,我支持你!”

《中国小说史略》

辛老还具体点拨要我向市里有关领导汇报,约请若干相关单位联合筹备,并当即决定徐州市文联为主办单位之一。

辛老德高望重,一言九鼎,遂与有关单位联系,经市领导同意,确定会议名称为“首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由徐州市文化局、徐州市文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徐州日报社联合主办。

会议筹备组由辛原任组长,吴敢、周钧韬任副组长,欧阳健、王旭、孙敦修、张远芬为组员,吴敢兼任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筹办事务。开幕式在徐州市电影公司试片室举行,由辛原老主持,吴敢报告筹备情况,周钧韬致开幕词,侯德润、刘辉讲话。

会议即将结束之时,与会人员意犹未尽,6月12日上午大会间隙,辛原、吴敢、刘辉、周钧韬、王汝梅、张远芬、王旭、胡文彬、侯忠、张国星等动议,后经会议通过,决定组成第二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筹委会,以辛原、吴敢、张远芬、徐朔方、袁世硕、王汝梅、刘辉、吴新雷、黄霖、杜维沫、孙逊、沈天佑、胡文彬、周钧韬等为委员,由吴敢、胡文彬、张远芬、周晶、马美信、张国星、及巨涛组成秘书处,吴敢为秘书长。

第二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1986年10月21—25日在徐州举行。

在第二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召开期间,国内不少学人认为,鉴于徐州市拥有一个成果卓著的《金瓶梅》研究群体,并相继成功举办过首届、二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作为《金瓶梅》研究与交流的基地,已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主张由徐州方面出面筹备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

1988年5月9日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筹委会合影于中山饭店,左起第四人即辛原。

1987年5月,我升任为徐州市文化局局长。我感到有了举办国际会议的进一步可能,便在看望辛老时建议启动筹备国际会议。辛老毅然地说:“仗要一个一个打,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国际会议召开已是水到渠成,那就让我们把好事办好吧!”

1989年6月15日上午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主席台,后排左起第一人即辛原。

中国《金瓶梅》学会1989年6月14日在徐州市成立。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1989年6月15—19日在徐州市举行。

1989年6月15日上午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合影于徐州,前排右起第九人即辛原。

会议由中国《金瓶梅》学会主办,徐州市文化局、徐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徐州市文联、徐州市社联、徐州教育学院、徐州日报社、徐州市广播电视局、徐州师范学院承办。会议举办前,成立了由辛原、吴敢、陈德、郭以根、陈雨时、丁肃、吴椿、张昭、阎志强、张远芬等十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吴敢兼任秘书长。

1989年6月16日晚徐州市京剧团演出《金瓶二莲》,前排右起第三人即辛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五年之间在徐州召开的三次《金瓶梅》会议,可谓尽善尽美之事,金学同仁至今追忆金学往事,无不对徐州会议感慨万千。“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辛原老以其高风亮节、道德文章,赢得了众多金学界朋友的称誉和崇敬!

第二项是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剧节的举办。柳琴戏、泗州戏均起源于拉魂腔,流行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跨连四省九地市三四十个县,1985年尚有公办专业剧团十九个。仅就这个剧团数字,不用再说远过此数的众多的活跃在广大农村城镇的业余剧团,在全国地方剧种中间,柳琴·泗州戏也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剧种。但本剧种分散在四个省份,在每省又都是一个较小的剧种,排不上重点建设的名份。

这一现象引起本剧种有识之士和关心本剧种人们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在其时戏剧处于发展低潮的形势下,要想保存积蓄力量,振兴发展戏剧,一个剧种的整体力量要比一个剧团、几个剧团的零散力量强大得多。

《徐州戏剧史》,吴敢、孙厚兴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辛原老自1955年12月出任徐州市文化处处长、1956年10月兼任处总支书记、1957年5云兼任中国文联徐州分会筹委会主任、1960年6月26-28日在徐州市第一次文代会上当选徐州市文联主席,是徐州市文化局与徐州市文联的首任第一负责人(1963年4月-1965年5月即称为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建徐州市文化局,辛老1979年9月-1982年2月出任局长,1981年11月-1983年6月兼任党委书记。

正如辛老自己1990年9月9日自传所说:“我对文化工作有较浓的兴趣,所以几十年一直与文艺界打交道。……有兴趣就有自觉,自觉就是一种动力。”很多人认为辛老是老革命,但我觉得“文化人”或者专家型领导才是其第一定位。

我到徐州市文化局任副局长后,感到一片空白,遇事捉衿见肘,便与副局长李子丰一起首先做了两个月的调研。

通过调研,感到戏剧艺术处于发展低潮,文化工作者一时信念茫然,遂确立工作思路,抓住当务之急,决心开创几项大的事业,打开工作局面,举办柳琴节即为其一。

我把这一想法报告给辛老和局长司平,获得他们的高度赞赏与大力支持。辛老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夙愿,拉魂腔系统的所有人都有这个愿望,小规模的交流一直没有间断,大范围的合作也时有动议,只是时局多变,尚未成议。当今盛世,你们年轻有为,司平同志做你的后盾,要办就要一炮打响!”

辛老和司局长还启导我向江苏省文化厅与中国戏剧家协会汇报,邀请专家学者与会,提高节庆档次,并要求届时举办一场老艺人专场,让本剧种久享盛誉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荟萃一堂。他们期望把柳琴节办成盛会,使拉魂腔传为佳话。

1986年11月16日合影于江苏省柳琴剧团,前排右起第五人即辛原。

于是,经过广泛的酝酿和一年多的筹备,由江苏省徐州市文化局、江苏省淮阴市文化局、山东省临沂地区文化局、山东省枣庄市文化局联合主办,首届柳琴戏剧节于1986年11月5-11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

在开幕式主席台前排就坐的有: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游默,北京市剧协副主席、北京京剧院院长马少波,《剧本》月刊副主编范溶,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副总编辑王永宏,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王鸿,徐州市市长许仲林,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传仁,徐州市副市长肖树平,辛原老以及各举办单位的文化局局长等。开幕式由司平主持,副市长肖树平致开幕词,游默、王鸿讲话。

1986年11月1日上午首届柳琴节开幕式主席台,第二排中间一人即辛原。

首届柳琴戏剧节期间,安徽、河南的本剧种的同行也会集徐州,借戏剧节的东风,由徐州市文化局倡议,成立了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研究会,举我为首届会长,辛原老被聘任为顾问。

1986年11月5日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合影于中山堂,前排左起第五人即辛原。

1986年11月12-13日召开了首次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讨论会。辛老提交给会议一篇学术论文《闲话柳琴戏的改革》,编在《首次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研究会1987年6月编印)的首篇。

辛老文章中的一段话(“柳琴姓什么?”“柳琴姓柳”。……柳琴戏的改革首先要在唱腔上下功夫。……对部分曲调要加以改造,同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还应该创造一些新的板式唱腔。……保持柳琴味,也就是把那些富有代表性的柳琴唱腔加以规范化,以固定的板式、曲牌稳定下来,成为柳琴的主旋律),被主持讨论会的马良书(徐州市戏曲研究室副主任、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研究会常务理事、总联络员)引用为开场白,获得所有与会人员的首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如果说金学三次徐州会议召开期间辛老还部分时间在位因而有以上言行的话,则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剧节举办之时,他已经离休一年有余。

完全是因为文化人的历史使命感觉,文化界老领导对文化事业的无比热爱,新中国徐州文化创始者对柳琴戏的殷切期望,使辛老参加到柳琴节的整个活动中间,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辛老的参与,司局长的支持,成为我筹办与组织该项目的主心骨与定心丸。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战国策》)金学徐州三次会议与首届柳琴节,即为徐州文化工作“不可不知者”、徐州文化工作者“不可忘者”。

《战国策注释》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一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视徐州为第二故乡,满怀文化情结,深解文化底蕴,洞察文化规律,掌控文化形势,广结文化朋缘,缔建文化功业,把一生奉献给徐州文化工作,厚重纯正,绘声绘色,辛原老就是希声的大音、无形的大象。

“仁者寿”(《论语·雍也》),谨借此机缘,以后进晚生,执弟子之礼,祝福辛原老九十华诞!(参见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史料新编(1949—2009)》,题目是《市文化局与市文联的两次成功合作》,2023年9月16日修订)

辛老对柳琴戏情有独钟,还有一件往事不能忘怀。

我到文化局工作之初,邀请北京、南京戏剧名家,1985年8月组织了一个江苏省柳琴剧团新创作见面《瓜棚风月》《新台啼血》观摩研讨活动。辛老格外关注,一些重要场合大多到会,譬如1985年8月28日午,徐州市委书记孙家正、市长何赋硕宴请北、南二京来宾郭汉城、杨毓敏、陈超、王鸿等。

1985年8月28日合影于徐州南郊宾馆,后排左起第四人即辛原。

2002年2月1日,中山堂党支部书记董春荣做东,宴请何赋硕、苏士语(徐州市人大副主任)夫妇、辛原、司平、张昭(徐州市文联党组书记)、邵元亮(徐州市政协副主席)、丁明(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斌(徐州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唐晋元(徐州教育学院副院长),留下一张难得的合影。

2002年2月1日晚与何赋硕、苏士语夫妇、辛原、司平、张昭等合影于徐州吴越人家,左起第五人即辛原。

借此机会,辛老又与张昭、董春荣和我合影一张。

2002年2月1日晚文化人合影于徐州吴越人家,前排中间一人即辛原。

2002年2月9日晚,市文联举办春节团拜会。辛原老说,他和司平拟与文联党组书记张昭联名上书市委要求我回文化局云。

2003年1月22日晚夕阳红民间文化群英会合影于徐州金达花园酒楼,前排左起第六人即辛原。

2003年1月22日,晚宴请辛原、张昭、姜舟、马奉信、张继德、褚庆鸿、曹克俭、赵碧凌(第一桌)、徐艳琴、佟韶音、厉仁清、杨徳勋、刘蔚兰、曲永庆、张晓霞、孙柏桦、陈雷(第二桌)、尹世智、滕为、刘照广、董春荣、肖忠仁、赵恩玉、胡冠勋、权太运、林毅、吕宏玲(第三桌)、王保罗、许春庭、孙宜芹、王效忠、刘尊亮、张金钟、周其文、张维昌、刘奇玉、刘忠超、王维新、段世银(第四桌)于金达花园酒楼。

2003年1月22日晚合影于徐州金达花园酒楼,辛原在讲话。

第一桌司平、第二桌刘志林、第三桌李瑞林未到。亦曾邀请相瑞先、赵金声、邓毓昆,皆因病不能出席。

此次活动,一年前动议,几次欲办未成,斟酌再三,终于兑现,盖余文化情结未因离开文化局而消减也。此活动姑名之“夕阳红民间文化群英会”。

我所致祝酒词要点为:

一、均离退休二线人员(赵碧凌除外,乃辛原点名也)。

二、均在文化或曾在文化工作的文化人。

三、均文化方方面面有代表有影响有贡献的人士。

四、均我良师益友。

果如宴前所料,我饮酒过量,且将眉额碰伤,亦一纪念也,或一警示乎?

席间辛原、徐艳琴等先后发言,辛原说:“无文化管文化,悲哀;有文化不管文化,遗憾。在文化的不请我们,不在文化的请我们。”

宴毕,我有所赠,以为新年贺礼。所赠者,《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古代戏曲论坛》《徐州教育学院院志》等书报也。

截止今日,上述所邀请者,辛原、司平、徐艳琴、厉仁清、相瑞先、邓毓崑、杨徳勋、孙柏桦、滕为、董春荣、肖忠仁、赵恩玉、马奉信、张继德、许春庭15人已经驾鹤西去,行文至此,不禁喟然而叹!

辛老与曲永庆也是老战友,辛老转任市文联党组书记时,曲老由徐州市京剧团团长调任徐州市戏剧家协会驻会秘书长。1994年4月16日晚在绿洲大酒店庆贺曲老七十大寿,辛老出席,并发言祝福。

1994年4月16日晚曲永庆七十大寿合影于徐州绿洲大酒店,左起第三人即辛原、第四人即曲永庆。

2018年2月7日,辛原老逝世。当天,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电话告知,即偕原徐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开平去其云西家中吊唁。其时-70,门可罗雀,花圈稀疏,令人唏嘘!

吴敢

2023年9月16日于彭城预真居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