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随着网络视频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把许许多多劳动人民的生活搬上了屏幕,受到广大网友热捧,特别是一些平时很难涉及到的行业,比如赶海。几乎每个赶海视频都有超大的观看人数,然而真正的赶海真如视频中那样如同是在寻宝一样的神奇与好玩吗?此行我来到浙江象山,拍摄到了世世代代以赶海为生的渔民,然而赶海的劳动不仅毫无乐趣可言,而且又脏又累。他们之所以坚持,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拍摄于浙江宁波象山。
象山县,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风景秀丽,海产资源丰富。茅洋乡位于象山县的中部,三面环山,一面通海,一条蟹蚶港拥着面积超大的滩涂,滋养着众多的小海鲜,也让茅洋的小海鲜成为了象山最为肥美的。图上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点都是螃蟹、跳跳鱼、贝类等。
中国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肥沃的蟹蚶港就成为一代代茅洋渔民的生活保障,他们每天等待着潮水退去,就带着专业的工具,在滩涂上开始忙碌,争取在潮水上来之前,能收获更多的海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枯燥,但这是他们的劳动,也是他们的生活。
对于家门前的这片海,他们比任何人都要熟悉,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他们比气象预报更灵光。每天白天退潮时,一辆辆三轮车就聚集在岸边,凉帽、篓筐、以及专业赶海工具“海马”,这些是每个渔民必备的装备。
不过下海前每个人还需做一件事,用细线绑住手上的手套。为什么要用手套?因为很多海鲜如螃蟹、贝类有锋利的外壳,容易受伤。为什么要用细线绑住每个手指?因为手伸入深深的滩涂中,来来回回容易脱落,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所以要绑住。当然,这感觉是很不好受的。
每个赶海人必备的一样装备就是这个东西,当地人称为“海马”,意思是海里骑的马。海马长约1米5,用全实木制造,整个形状像只细长的船,前部略微往上翘,中间靠前部位有一对扶手,左右相连,与底部固定。
在我拍摄时正好遇到一位老渔民要下滩涂,看着年纪有点大,他下去只是赶点自己吃吃的海鲜,也不需要多,所以腰上只挂着一个小竹篓。得知我来的用意,很高兴让我拍照。大爷这个打扮是标准茅洋赶海渔民的造型,以后这样的渔民估计会越来越少。
大爷为我展示了海马的使用方法,别看他年纪大了,身手是相当敏捷,一上滩涂后,这行进的速度可比在陆地上快多了。果然,有了这个工具,再深的滩涂也如履平地,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泥滩中穿梭,除了有股难闻的海腥味,溅得一身泥也是难免的,所以真正的赶海并不是那么的高大尚。至于能赶到什么海货?每片海域的海产品种基本就那么几个,在这里主要是蟹、贝类、跳跳鱼、望潮等。
看这位大叔,一个下午赶得全是蛏子,大概有个10几斤,现在市场价10几块钱一斤,他一下午的收获在200元左右。当然每天的收获也有多有少,虽然辛苦,但赶海是他们生活的来源。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都进城了,没人愿意再去赶海,或许多少年以后你就看不到赶海人的身影,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