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短75年崛起之路,三个国家居功至伟,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

嵌入式的大杂烩 2024-10-17 02:39:57

文/编辑:嵌入式大杂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我们新中国能在短短75年之中崛起,除了跟自身有关外,还跟很多国家脱不了关系,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的崛起路上还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现在的键盘侠们还天天叫嚣着“厉害了我的国”,各种数据甩脸上,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现在多牛。

可他们哪知道,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一穷二白的,全国各地都是一副百废待兴的样子,而且兜里比脸还干净。

别说跟欧美列强掰手腕了,连解决老百姓温饱都是个老大难问题,可你再看看现在,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高铁、5G、航天,哪个领域不是走在世界前列?

经济总量更是甩开一众发达国家,稳坐世界第二把交椅,短短几十年,中国的崛起简直像个奇迹。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己“卷”出来的,勤劳肯干,不怕吃苦,这话没错,但别忘了,国际社会就是个大丛林,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即便是当年对我们帮助最大的三个国家,如今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有一个国家,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苏联:冷战棋盘上的“老大哥”

要论中国崛起的“贵人”,苏联绝对排得上号,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剑拔弩张,冷战的铁幕已经拉开。

说穿了,那时候的世界就是一场大型“吃鸡”游戏,实力强的人说了算,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然成了苏联争取的对象。

当然苏联“老大哥”也不是白帮忙的,说到底,还是为了自身利益,首先中国庞大的体量和地缘位置对苏联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帮助中国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符合苏联的全球战略规划,所以别看苏联表面上是“老大哥”,实际上也是个精明的主。

1950年,中国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成为了盟友。这份条约,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也为苏联援助中国提供了政治保障。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从工业建设到军事装备,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工业更是重中之重,新中国刚成立时,工业基础很薄弱,几乎是从零开始,苏联“老大哥”直接把自家压箱底的宝贝搬了出来,图纸、设备、专家,要啥给啥,毫不吝啬。

1950年到1954年,苏联累计向中国提供了价值近16亿卢布的援助物资和设备,这笔“巨款”,对当时囊中羞涩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156项工程”更是成为了中苏合作的典范,这些项目涵盖了钢铁、能源、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为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其次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援助,帮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最终胜利。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如此强大的国防力量,当然苏联的援助也不是完全无私的,中国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比如中国需要向苏联提供战略物资和偿还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中国当时的经济负担,但长远来看,苏联的援助对中国的好处更多。

它帮助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力量,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日本:从战争阴影到经济伙伴,中日合作的“蜜月期”

血淋淋的历史,让我们无法对日本包含善意,毕竟它对我国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但是在日本战败后,它确实在中国的崛起之路上,也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七十年代末,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吸引外资和技术,而此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国一拍即合,开启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合作“蜜月期”,1978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同年,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这为后来中国制定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日本对中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这几个领域,第一是提供了大量的政府开发援助资金,然后通过ODA资金,帮助中国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

然后就是技术转让,日本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市场,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帮助中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速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

除此之外,日本还接收了大量中国留学生和研修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日本对中国提供的帮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也不是完全出于“无私奉献”,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相对来说,中国市场反而带给日本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意机会。

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通过援助中国,稳定东亚局势,为日本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管怎样,日本的援助都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日本的援助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当然,中日两国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冲突,这些问题需要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

乌克兰:解体后的馈赠,中国军工崛起的“意外之财”

如果说苏联和日本对中国的帮助都在意料之中,那么乌克兰对中国的“神助攻”绝对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当然,这份“惊喜”背后,也充满了历史的偶然和无奈,1991年,苏联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解体了,分裂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乌克兰就是其中之一。

苏联解体对中国来说,既是机会也是考验,中国虽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但苏联解体也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比如从乌克兰获得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乌克兰在苏联时期是个重要的工业中心。

因此继承了很多苏联的军事遗产,比如航母、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这些重要装备,可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陷入困境,无力维持庞大的军事工业体系,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只能“吃灰”。

对中国而言,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中国需要增强国防力量,而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正好能帮上忙。

于是,中乌两国一拍即合,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军火交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瓦良格”号航母的传奇经历。

这艘还没建完的航母,苏联解体后归了乌克兰,中国找准机会,以“买废旧钢铁”的名义,把“瓦良格”号航母给弄到手了。

经过多年的改造和升级,“瓦良格”号最终蜕变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圆了中国百年航母梦。

除了“瓦良格”号航母,中国还从乌克兰获得了大量其他类型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包括:舰船动力系统、坦克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等军事技术。

乌克兰提供的多型舰船燃气轮机技术,帮助中国解决了舰船动力系统“心脏病”的问题,然后又从乌克兰引进了多款坦克发动机,提升了中国坦克的性能。

最重要的是,中国还从乌克兰获得了多款飞机发动机技术,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填补了中国的技术空白,帮助中国在短时间内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

为中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尽管中乌之间的军火买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的来说,中乌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得到了急需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乌克兰则得到了宝贵的资金和经济援助。

但中国的崛起,最终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奋斗,要想在国际上受尊重,就得先把自己做强做大。

中国的发展路上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未来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克服所有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信息

日本对华援助40年: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2018年11月21日 14:52:41

来源:凤凰周刊

中乌军事合作20年:没乌克兰就没有中国国防新成就

2015年02月11日 15:50 环球网

2024/10/16 13:38 建国之初,苏联对华经济援助有多重要?16亿大单,专家手把手教 打印页面 - 红色文化网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