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未能上映,年度华语佳作

火星研究社 2024-11-19 09:29:11

不知曾几何时,“好人”的词性从单纯的褒义词跟随不同的语境变化成了“多元”的解读。

尤其是被称作“老好人”,或者发“好人卡”的对象,都贬义性十足。

人们在向往着善良的同时,却又惧怕着自己过于善良。

在网络中,以德报怨仿佛早已是被时代抛弃的观念,以暴制暴才是王道。

但当我们回归线下,真实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不够善良,也不够狠,似乎是每个人的常态。

究竟该如何“自修”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好”如果有评审机制,你究竟更偏向于物质还是精神?

去年上映,在中国台湾省本土得奖无数的台影《老狐狸》,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值得玩味的思考。

01

“因为儿子小时候常问关于公平和正义的问题,我不想敷衍他,这成了我不断思考的主题。”

在访谈中,萧雅全是这样回答什么是拍摄该片的契机的。

《老狐狸》是萧雅全继2018年的作品《范保德》之后,时隔五年推出的一部剧情长片。

这是一位典型的“慢节奏”导演,自2001年推出首部长片《命带追逐》以来,加上该片他也不过仅执导了五部作品。

萧雅全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部作品都显示出他重质不重量的创作理念,在这部影片中,萧雅全再次展现了其擅长的创作领域——父子关系。

从五年前的《范保德》中温柔而坚强的父亲形象,到现在《老狐狸》中相依为命的父子情,这种父子关系在萧雅全的电影中似乎已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元素。

除了巧妙的父子情设定,萧雅全的作品更多地在描绘台湾某一时代的背景,呈现出一种文化传承和普世价值的延续。

在《老狐狸》中,萧雅全看似在探讨“善良与冷酷”“公平与正义”,事实上则还是在着重讨论时代变迁中的一些永恒主题:“社会阶级冲突和对立”。

《老狐狸》将观众带回了动荡的1989年,这时的台湾社会充满活力且变化迅速,而股市的波动尤为显著。

股市的火热让许多人第一次有了一夜暴富的机会,似乎只要随意投资就能大把赚钱,也让更多人误以为自己可以实现阶级飞跃。

当财富触手可及时,谁还愿意安守本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追求财富的喧嚣声盖过了日常生活的脚步声,是非善恶似乎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他们却忘了财富如同潮水,总有涨有退,被股市繁荣泡沫迷住双眼的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注定的悲剧。

只是尽管时代如何波动,总有些人保持着本分和忠厚的品格,廖泰来便是这样的人。

作为一位餐厅领班和单亲父亲,在妻子去世后他与儿子廖界相依为命,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拼命攒钱希望能买下一处属于自己的家,努力完成亡妻遗愿开设理发店的梦想。

廖泰来的世界单纯善良,他体贴入微、忠诚尽职,教导儿子以礼待人,在所有人都似乎在投机浪潮中狂欢时,他坚持诚实朴素的生活方式,反倒显得如同一个局外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逃过了股灾的崩盘。

但微薄的收入和飞涨的物价,让父子两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他们常吃酒楼的剩饭,有时连房租都难以支付,现实让他计划购置房产的愿望越发显得遥遥无期。

年幼的廖界很快意识到,父亲的善良根本无法换来富裕生活。

在这个时候,一个外号为“老狐狸”的谢老板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本温馨的父子生活。

更打破了善恶的界限……

02

一,喝杯冰水。二,闭上眼睛。三,干我屁事。

这是“厚黑学教父”老狐狸教给廖界的“强者行为守则”。

在电影的前半段,虽物质清苦但情感甘甜。

廖家父子之间真挚的情感,纯粹的善,被刻画得细腻温暖。

也正是因为这段略显冗长的铺垫映衬下,当剧情几乎过半时,老狐狸的登场所带来的反差显得尤为浓烈。

或许廖泰来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买房梦想,在儿子廖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欲念。

一次偶然的机会,廖界遇到了被称为“老狐狸”的房东谢老板。

意外的是,老狐狸非常欣赏这位敢于直言不讳的穷租户之子,并慷慨地向他分享成功的秘诀。

因为在廖界的身上,老狐狸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年轻时的老狐狸看着自己的母亲因为善良而遭受了太多的不公,而自己也同样受过伤,吃过亏。

也让他坚信不疑——善良的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容易被践踏和忽视。

想要积累财富,就要心狠手辣,学会冷血;

想要跨越阶层,就必须拥有大量的财富。

这样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的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廖界的思维方式。

对于还未完全告别童年的廖界来说,他之前的人生一直仰望的是那位任劳任怨的父亲,然而谢老板这位“社会教父”的出现,却直接挑战了他对父亲一贯的认知。

这不仅是一场贫富对立的冲突,更是一场价值观的碰撞。

老狐狸以其狠辣的商业手腕积累了财富,这与廖泰来的善良形成鲜明对比。

反观“不希望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伤害他人之上”的廖泰来,因为善良选择放弃了廖界好不容易争取而来的买房机会。

老狐狸大笑着像是鄙视他,和自己的母亲一样,都是那种关心他人感受的“失败者”。

但如果细想,这样的笑容中似乎还隐隐包含着欣慰。

因为他仍旧可以也牵涉到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恪守自己的信念——在资本和利益面前,泰来选择了保持人性的纯洁和道德的清晰,这种选择让他在物质上看似是失败者,但在精神和道德上却是赢家。

善良还是冷酷?

利他还是利己?

是成为爸爸还是老狐狸?

面对想要变强、渴望富裕的诱惑,廖界将做出何种选择?

这成为该片中极具戏剧张力的情感碰撞,更是非常现实的社会议题。

03

“社会本来就不平等,但成功的人懂得利用这些不平等,为自己创造机会”。

随着故事的深入,廖界对现实的厚黑学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发现,放弃对他人的无谓同情,利用信息不平等,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廖界与老狐狸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与父亲的关系则变得紧张。

当老狐狸在车内向廖界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镜头巧妙地平移,廖界仿佛变成了年轻时的老狐狸时,我们也终于明白了老狐狸的“内里”,

善良,仍旧是他鄙视的软弱;

但善良,却仍能将他打动。

在故事的尾声,廖界也终于实现了“阶级飞跃”,成为一位成功的建筑师。

而他的为人处事方式开始展现了善与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

——他既继承了父亲的温柔教诲,习惯性地将废弃的刀片层层包裹于纸巾之中丢弃,只为不会刺伤他人;

也学会了老狐狸的处世哲学,灵活地在善与恶之间游走,实现了真正的“进化”。

4 阅读: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