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在武侠小说中,许多高手一旦被穿了“琵琶骨”,武功便荡然无存,从此沦为废人。
琵琶骨究竟位于人体何处?为何它会成为武侠世界中封住内力、废除武功的关键?
是因为它与经脉气血息息相关,还是另有深层次的原因?
这些故事背后,或许藏着古人对人体奥秘的深刻认知。
更令人疑惑的是,穿琵琶骨这一惩罚,为何总是与武林顶尖高手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对身体的束缚,更像是对一个武者精神与命运的判决。
想知道琵琶骨的真正秘密,以及为何它在江湖中如此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揭开这一谜题的真相。
穿琵琶骨:武侠小说的'神奇'设定在无数的武侠故事中,"穿琵琶骨"似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情节设定。
只要琵琶骨被穿,无论你是绝世高手还是一代宗师,都难逃变成废人的命运。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往往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一环。
金庸先生的小说,可以说是将"穿琵琶骨"这一设定发挥到了极致。
在他的笔下,琵琶骨仿佛成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连城诀》中,狄云的琵琶骨被铁钩穿透,从此再也使不出半点功夫;《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也曾险些被穿琵琶骨,幸亏有高人相助才得以脱险...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情节,无不让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其实不只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大家,也都曾在作品中频频使用"穿琵琶骨"的桥段。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李寻欢就曾设计用铁链穿透崔琼的琵琶骨,逼其就范;《萍踪侠影录》中,江小鱼为了救心上人,甘愿任由琵琶骨被穿,以换取奸人撤兵...凡此种种,无不彰显着琵琶骨在武侠世界里不可撼动的地位。
琵琶骨究竟在何处?争议不断然而,让人不禁疑惑的是,这个在武侠世界里如此重要的琵琶骨,到底生在何处呢?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武侠迷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人认为,琵琶骨指的是锁骨。
他们的理由是,人体的锁骨形状酷似琵琶的侧面曲线。
若是用铁钩穿过,既能有效制约对方行动,又不至于伤及要害。
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颇有道理。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在他们看来,琵琶骨其实是指肩胛骨。
从医学角度讲,位于胸廓后方、介于第二根到第七根肋骨之间的三角形扁骨,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肩胛骨。
更有意思的是,"琵琶骨"一词最早竟然不是用来形容人,而是出现在一块被当作占卜工具的羊骨头上!《燕北杂记》中记载,古代契丹人出兵之前,会用艾草和马粪烧羊的琵琶骨,据此来判断吉凶。
可问题是,羊的身上根本就没有锁骨啊!由此看来,琵琶骨指的应该就是肩胛骨无疑了。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武侠小说中的琵琶骨,其实并没有具体的解剖学依据,纯粹是作者的虚构。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穿透锁骨还是肩胛骨,都不太可能让人瞬间武功尽失。
更何况古往今来,也从未见过哪本医书将"琵琶骨"列为人体要穴。
或许在作家们的想象中,琵琶骨就是一个虚幻缥缈的所在,一个泛指上肢关节的模糊概念。
正是得益于这种想象的空间,才使得"穿琵琶骨"的情节屡屡上演,让武侠故事更添传奇色彩。
穿琵琶骨,真有那么神奇?不过,无论琵琶骨到底指什么,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武侠小说里,它确实被赋予了一种近乎神奇的力量。
只要被穿了琵琶骨,就算你是孙悟空那样的大罗高手,也难逃被废武功的下场。
没错,据说这个"穿琵琶骨"的设定,最早竟然来自《西游记》!书中第六回写到,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结果被二郎神的钩子穿透了琵琶骨,从此再也施展不出七十二变,只得束手就擒。
如此看来,穿琵琶骨岂不是比什么绝世武功还要厉害?!后世的作者们也十分钟爱这个情节设定,争相效仿。
久而久之,"穿琵琶骨就等于武功尽废"似乎成了一条公认的江湖规矩。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其中似乎又隐藏着另一重深意。
在武侠的世界里,武功再高强,终究不过是凡胎肉身。
七十二变也罢,九阳神功也好,到头来都抵不过命运无常的捉弄。
或许作家们设计这样的桥段,不仅仅是为了渲染紧张气氛,更是为了借机提醒世人:千万不要执迷于一时的虚名,毕竟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正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面对命运的无常,我们每一个人都免不了要低头。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未必。
试想,即便是肩胛骨被穿,也顶多影响上肢的活动,怎么可能让人彻底废掉?更何况,孙悟空那样的高手,武功之精妙早已超脱形体的桎梏,岂是区区一个琵琶骨就能限制得住的?
由此可见,琵琶骨的神奇之处,恐怕只存在于文人笔下的想象之中。
作家们为了推动剧情,往往不惜夸大其词,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所难免。
至于现实中是否真有"穿琵琶骨"这种酷刑,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只能存而疑之了。
事实上,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倒是提到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春申君黄歇曾经收留了一个名叫专诸的刺客。
专诸为了取得黄歇的信任,竟然甘愿被黄歇用白梃插入肋骨间,连喝酒跳舞也浑然不觉痛。
可见,作为刺客的专诸,定力之强,远非常人可比。
但这里所说的"插肋",显然和琵琶骨没什么关系。
穿"心"之痛,不亚于穿骨之伤平心而论,"穿琵琶骨"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仔细想来,现实生活中何尝没有类似的困境?只是我们所承受的,往往不是肉体之痛,而是精神之伤。
人世间的诸多无奈,又何止穿透琵琶骨这样直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王败寇的世俗眼光...种种看不见的枷锁,日日夜夜束缚着我们的内心。
表面风光无限,内里却早已伤痕累累。
若说琵琶骨被穿之苦,不过是刹那间的剧痛,那么背负着各种期望活着的痛楚,又何啻于被凌迟千刀?一旦心被刺穿,纵使肉体完好无损,又怎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无形的桎梏,比起穿透骨头的酷刑,或许更让人 备感绝望。
毕竟肉体的伤痕,尚有痊愈的可能,但内心的创伤,却往往如影随形,难以磨灭。
或许,这才是那些武侠大家们隐藏在"穿琵琶骨"背后的真正用意吧。
通过这看似残酷的情节装置,他们实则在影射常人的悲欢离合,在提醒我们直面内心、拥抱自我的重要性。
结语:"刑在禁恶",这是欧阳修的一句名言。
但在那些混乱的年代,私刑滥用、官府腐败的事情屡见不鲜。
从穿琵琶骨到凌迟千刀,残忍的刑罚可谓无奇不有。
固然,在武侠小说里,我们常被那些快意恩仇、仗剑江湖的豪情所打动。
但回望历史,这些故事中的主角,又有几人真正得到了善终?
狄云也罢,张无忌也罢,尽管最后都名垂青史,可他们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不幸,又何尝不是整个时代的悲哀写照?所幸如今,法治昌明,私刑横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感谢生在一个更加开明与理性的时代,幸好我们再也不必面对残酷无情的"琵琶骨"了!
然而话说回来,摆脱了肉体的桎梏,是否就意味着心灵真正获得解脱?恐怕未必。
正如前文所言,无形的牢笼,有时反而更令人窒息。
真正的自由,绝非只是身体的放纵,而是心灵的超脱。
唯有从种种执念中挣脱,才能真正打破生命的枷锁,活出独特而璀璨的自我。
亲爱的读者们,愿你我都能在这纷繁世间,找寻内心的慰藉,抛却无谓的羁绊。
管它琵琶骨,管它是非对错,且让我们携手并肩,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上,自在前行、从容赴远方!
参考来源:《燕北杂记》,《西游记》,金庸武侠小说,古龙武侠小说,《史记·刺客列传》
人民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