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清华博士想定居美国被父母拒绝,从8000米高空绝望跳机,父母拒绝收尸:令人窒息的爱,正在毁掉孩子

谷与妈妈 2024-12-02 15:29:52

“既然他那么愿意待在美国,就让他死在美国也好!”

很难相信这是为人父母者说的话。

2017年3月,在美国读博士的荣鑫租用一架单引擎Cessna 172型飞机,偏离航线并飞越边境后,在加拿大Manitouwadge坠毁,飞机残骸里并没有荣鑫的尸体。

警方多方巡查于2018年12月美国密歇根州萨吉诺县警长办公室宣布,经过DNA确认,2018年9月在该地区被发现的一具人体遗骸,被证实是2017年驾驶飞机神秘失踪的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荣鑫,并证明驾驶员荣鑫在飞机坠毁前改为自动驾驶模式,然后跳机坠亡。什么原因让荣鑫义无反顾地跳机自杀呢?回顾荣鑫的求学生涯可谓顺风顺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出身于高知家庭,从小到大成绩优异,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又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项目。

随着荣鑫习惯于美国的科研环境,并与女友的相识相恋,希望能继续留在美国进行学术研究,但此想法遭到父母的严重反对和谴责,爆发了荣鑫与父母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父母认为荣鑫是家中独子,学成归来后应该报效祖国、为父母争光。每次通话都以争执结束,造成了荣鑫内心无比的煎熬和自责,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27岁年轻的生命,也结束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事故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了大众热烈的讨论。有人说:荣鑫太自私了,为了留在美国、与女友相守,便完全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国家的栽培之恩,这样的孩子就是白眼狼。有人说:都像荣鑫这样,中国的科技、经济如何发展?有人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他父母太自私、太绝情了!......

众说纷纭,不置可否。作为父母,耗尽一生心血培育孩子,虽然不一定都希望孩子能光耀门楣,但渴望孩子能陪伴左右也无可厚非;作为子女,每个人都想好好学习,长大后建功立业、回报父母。既为父母、亦为子女者,更能理解其中的矛盾。但父母可以主动选择是否生子,孩子只能被动接受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在孩子一生中起到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好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福音。每个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大多都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但随着孩子踏入学校、性格形成,成绩高低好坏、是否懂事听话便与周围人自然而然形成对比,为了孩子的前程,也为了父母的“面子”,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当众施压指责便成常态,造成现在孩子最大的精神压力往往来自父母。去年有一次家庭聚会,吃饭后我们全家人坐在庭院里闲聊,人情往来、家长里短中难免聊到各自的孩子,回头正好看到我家孩子在玩手机,亲戚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你看现在的孩子,回家除了玩手机就没事可做了,弓腰驼背、眼睛近视、成绩下滑,都是手机祸害的......也许是出于面子上过不去,我走过去一把抢过女儿的手机,并大声呵斥她。女儿比较敏感,默默离开了。

我以为是和其他弟弟妹妹到亲戚家楼上玩就没在意,过了半小时上楼居然没发现女儿的身影,我们便大声呼喊她名字,但都没有回应。于是我们全家围绕小区到处寻找,就在我们着急万分的时候,在我们家楼下墙角处找到了她,当我看到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蹲在墙角默默地看蚂蚁时,焦急、自责、无以言表的愧疚便狠狠扎向自己,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成人的面子时刻裹挟着父母,而孩子往往成为父母情绪的垃圾桶。

另外,父母常常以“为孩子好”的借口为挡箭牌,向孩子施压并强制孩子服从管教。“我现在骂你是为你好,你长大了就明白父母的苦心了”“你要向某某同学学习,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要天天只想玩”“你能不能每次刷牙后就马上把嘴巴擦干净”“高考选专业是人生大事,父母都是过来人,肯定比你有经验、看得长远”......令人窒息的爱正在毁掉孩子,压抑的环境正在剥夺孩子的天性。只有听话照做才有安全感,才会被大人所接受、自己才能被夸奖。如果孩子不照做,就会被当成异类,被父母、亲戚说成“不听话”、“不懂事”。恐惧、害怕、自卑像种子一样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无限放大,甚至伴随一生。

李玫瑾教授说过:“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

就如同荣鑫一样,不敢为了自己的理想反抗父母,在传统“孝道”与个人的“自由”中挣扎,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结束内心的道德煎熬。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一代比一代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所以,创新才是每个时代的孩子需要掌握的真正本领。那如何才能培养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呢?首先,让孩子从小有自主意识,敢于反抗不公平、不合理的说教,因为每一辈人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观念不同,比如不能用爷爷奶奶辈60/70年代的思想继续指导孙子辈00后/10后的生活;

其次,允许孩子顶嘴,在家里创造孩子顶嘴、发表个人建议的氛围,比如定期的家庭会议,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轮流发表自己对这个家的建议、对家庭成员的看法;另外,多聆听、少建议,在孩子兴致勃勃向父母讲述自己事情的时候,不要泼冷水,“你讲的真好,还有呢?”;当孩子征询父母建议的时候,“你自己想怎么做呢?”、“你觉得他这么做对吗?”......几乎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并期待孩子健康成长,但令人窒息的爱、强制性的爱正在毁掉孩子。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这一辈为人父母者开始,结束荣鑫的悲剧,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创造平等沟通的友好家庭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地长大、幸福地活着!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