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一声啸叫,国内殖人集体高潮

怀薇影影 2024-06-16 10:42:47

人们往往会给自己找一个理想国,尤其是在现实中感觉到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客体来满足自己对于现实的批判。然而理想国毕竟是理想国,理想国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存在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而理想国满足的是一种想象,绝非现实,因此,当那些想想被戳穿之后,有的人会恍然大悟,有的人也会执迷不悟,这分人。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就是一个原本跟这个理念并没有太多关联的电影,然而本片之下的豆瓣评论却将本片作为一种强关联,一种让国人反思的强关联,因此,本片跟上述的观点也有了交融。

《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是一部讲述美国中产家庭生活的影片,本片的主人公是玛格丽特,因为搬家的缘故,玛格丽特跟随着父母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她必须要面对陌生的小孩并且与之成为朋友。而自己的家庭也因为宗教信仰的不一致而有着诸多的矛盾,面对着这个新的环境,面对着自己需要跟母亲一样重新换一种方式生活,玛格丽特陷入到了沉思,因此也衍生出来了很多的故事。

这是一部略带青春小品的美国故事,本片的特别之处在于限定的一些元素在当代看来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对于美国这个连性别都能分成九十多种的国家来说,这个小女孩的设定就已经是让人耳目一新了。不仅仅如此,玛格丽特是一个真正的女孩,而不是一个自认为自己性别女的别的性别的人,而且玛格丽特周围的环境中,并没有孜孜不倦的要求小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的家长以及狂热人士等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在当代的美国不多年。

岁月静好的故事没有谁不喜欢,玛格丽特在面对自己身体的二次发育之前,跟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做着奇奇怪怪的事情,想着奇奇怪怪的问题,这些都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不理解以及无法预知。创作者将目光聚集在这样一群并不是很“美国化”的美国女孩子身上,这群孩子有着对于性的懵懂的好奇,但是却没有太多的恶趣味,这是一个很不美国的美国故事。

此外,孩子们的生活,父母的生活,家里老人的生活这些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侧入点的岁月静好,这种岁月静好,对于国内过的非常不如意的中产阶级来说,无疑不是一种来自于理想国的期待。因为有了期待,照应一下现实之后,我们才会看到差距,然而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并不平等,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比。

但是,这种客观并不在期待着理想国的人的脑海中出现,所以,在本片的豆瓣评论下,最热门的莫过于对于中美两国的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的生活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本身就是不客观的,不客观的对比自然带来不了一个客观的结论。我们谁都期待自己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但是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片中的主人公所在的阶层,如果不是,还是要多发发疑问。

营造美好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对比的话,那么美好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一种文化被当成了普世价值的时候,任何跟他对比的文化就自然而然地低人一等了,但是,正常的思维的人自然知道,这种对比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对比自然不会产生一个有意义的结果,因此,对比本身的价值并不大,但是有人却经常喜欢强行对比,这就有问题了。

我们可以期待美好,但是不能因为美好而厌恶自己的处境,每一个国家都有每一个国家的制度,制度本身是派生的,你得资源禀赋条件是什么样,就决定了你得制度会是什么样,盲目的羡慕别人而不看看自己的资源禀赋,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体现。因为你的处境,决定于你所在的客观环境。

岁月静好是一部分人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如果变成了普世的价值观之后,就会逐渐的变味。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精彩的,只不过看待精彩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所差异,在这些差异当中,如果我们能换一种包装壳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拥有如片中一样美好的童年,区别就在于如何让自己的话语体系成为这个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如果没有成为,那么至少能成为这个世界价值观的一个选项。否则,一味的向往,则代表着自己永远不能达到。

当然,期待中的理想国一般都很美好,然而现实中的理想国究竟是一副什么样得面孔,只有身处理想国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虚幻的,梦碎的时候,总有人惊醒,而一些人则哭的很伤心。

……

你好,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