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妈妈问我们“宝宝的尖叫期是什么时候?”
???
尖叫期?这是什么?
一查才知道,和“辅食倒退期”、“睡眠倒退期”一样,现在又造了个新词儿——尖叫期。
我们总结了一下,尖叫期大概指的是在宝宝会说话,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之前,所有的“高声尖叫”行为。这个阶段从宝宝出生后一直到两三岁,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阶段。总之,只要宝宝频繁出现各种“尖叫”行为,家长都能贴上一张“尖叫期”的标签。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宝宝的“尖叫期”这个事儿。
要说宝宝尖叫这个事儿就得先了解人类幼崽的语言发育。
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
语言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我们大部分的语言都是为了沟通。沟通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什么不需要说出来,对方马上就能理解这么科幻的过程,而是有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编码,也就是组织语言,我们准备说什么。
第二步是发送,大脑通过运动神经将特定的指令传达到声带,舌,口唇等发音器官。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
第三步是传递,发音器官的运动使它周围的空气产生了微小的压力变化,即言语声波,声波以空气为媒介传播。
第四步是接收,听话人的听觉接收到这些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递到听话人的大脑。
第五步是译码,听话人的大脑将传入的声音信息,经过加工整理,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由神经冲动还原为特定的语义,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语言沟通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物理活动。
有的家长很疑惑,这些和小宝宝尖叫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必须要从宝宝的表达方式说起了。
我们的表达不仅有语言上的,还包括非语言的。孩子在能熟练运用语言之前,非语言交际是主要的表达方式。比如手势、表情、动作等等。
处在这个阶段的宝宝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受发育的限制,因此无论是“编码”还是“译码”过程,都需要借助大量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比如几乎所有的家长教宝宝的第一个词汇是“爸爸”或者“妈妈”。单独说“爸爸”“妈妈”这两个词宝宝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当爸爸或妈妈出现,不断重复这两个词汇的时候,宝宝才能把“爸爸”和真实的爸爸联系在一起。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宝宝想吃苹果,他会怎么做?大多数宝宝都会用小手指着苹果,表情急切,发出“啊啊”的声音。家长听到宝宝急促的“啊啊”声,看到宝宝迫切着急的表情,又看到他手指着苹果,这几个信息综合起来判断出宝宝是想吃苹果。
说到这里大家大概能理解宝宝的“尖叫期”是怎么回事儿了吧?
在宝宝还处在语言学习阶段时,大量使用非语言交际方式来表达和传递信息,同时也依靠家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来理解家长要表达的意思,当孩子传递的信息无法被家长准确接收和理解,不能做出准确回应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因为情绪激动而尖叫。另外宝宝控制情绪的前额叶未发育完全,容易兴奋和激动,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尖叫的情况。
这些尖叫行为,家长无法准确解读,或孩子只有通过“尖叫”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时,出现一些频繁的“尖叫”来表达,被家长简单粗暴的定义为“尖叫期”。
同“睡眠倒退期”、“辅食倒退期”一样,之所以出现“尖叫期”这种说法,本质上还是因为家长无法准确解读孩子“尖叫”背后的含义,因此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选择用“尖叫期”回避问题。
那么宝宝为什么尖叫,家长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需要家长关注。
1、生理需求
饥饿或口渴:宝宝在无法准确用词汇和句子表达自我意愿的时候,当有生理需求的饥饿、口渴等表现就是通过尖叫表达。从而吸引父母的关注和及时回应。这个时候因为视觉的距离受限,颈部肌肉转头能力等受限,往往采用高分贝的尖叫示意,伴随着小嘴吸吮、手脚挥舞等动作同步配合。
困倦疲惫:宝宝在疲劳或者入睡时,也可能会发生尖叫表现。比如噪音引起的无法入睡,比如光线刺激,比如温差不适等问题。都会通过尖叫表达,一方面试图抵抗困倦感,一方面是渴望家长的助眠安抚和调整环境进行表达。
身体不适:宝宝当出现生理性不适时候,例如排尿排便、出牙不适、鼻子堵塞、肌肉疲劳等。都可能会伴随尖叫表现共存,一方面舒缓了紧张的情绪,一方面宣泄了自身的表达,从而让父母更好的完成辅助调整。
2、情绪宣泄尖叫
兴奋激动:随着宝宝感知能力发展,尤其在6个月以后的视觉更清晰,观看距离更远等变化。宝宝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也有所增加。尤其对新奇的颜色、异形的物体、移动的物体等好奇,会通过尖叫抒发自己内心的兴奋表达,这个时候尖叫更多是高昂且短促的声音。
愤怒不满:随着月龄增加的宝宝,自我探知的范围增加,在12个月以后独立站立和行走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当需求未被满足、行动受限制却无法通过语言有效进行表达,就会愤怒尖叫。这个时候的尖叫特点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同时伴随着哭泣或者小脸涨红、挥舞小手,甚至一些宝宝也会伴随着攻击形态进行抢夺物品的发生。试图通过动作和尖叫恐吓对方和给情绪表达为主。
焦虑恐惧:宝宝进入在18个月左右,词汇基础表达有,但是句子表达不完整的时候。对于陌生人或环境,对于威胁自身安全感的物体或环境会通过尖叫进行警示对方和需求帮助。这个时候一般会一边哭,一边尖叫或者是一边尖叫一边寻找庇护。这个时候的宝宝敏感且多疑,父母需要常带宝宝进行环境脱敏,让宝宝从家庭环境进入社会环境的逐步适应。
3、探索发声尖叫
前文提到宝宝的语言系统五步过程,但是在形成语言体系之前宝宝就没有了么?宝宝有声带发音,就代表有基础的沟通能力。比如出生的宝宝会控制气息完成自己的喊叫、哭闹表达。
比如委屈的哭——声音小且有抽噎感,轻重交叠
比如疼痛的哭——声音大且有高昂感,波波递进
比如兴奋的哭——声音断断续续且伴随笑声,喜极而泣
在宝宝6个月前的尖叫一般常见伴随哭闹表现,在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探索世界,宝宝会完成自我发声实验。例如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距离发出和听取声音完成辨别和积累。这个时候宝宝就不是单一的尖叫,而是模仿的居多。例如经过6个月的乳名重复后,6个月后的宝宝听到乳名会通过声音或者动作积极回应。
4、吸引关注尖叫
吸引关注其实最好理解,宝宝喊叫父母观察。但是日常生活中随着宝宝月龄增加,这种喊叫很多父母会忽略。这就会导致宝宝从喊叫变成尖叫,从情绪平稳到情绪激烈。这个时候其实只要及时回应,一般宝宝不会尖叫持续很久。可以看成两个成人在说话,一个人一直说,一个人不回应。当说到一定时候。。。提升音量大声说。所以这个时期的尖叫会形成循环,尖叫=被关注。
所以当宝宝出现尖叫表现,一定是有需求。这种需求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是宝宝对父母建立信任感的重要过程。父母需要给予恰当回应,助力宝宝平稳度过成长中的 “尖叫”,让沟通回归和谐有序轨道。
那么,当宝宝进入尖叫频发阶段,家长除了要知道以上的原因,如何日常进行有效的引导过渡也很重要,通过以下的方法转化为宝宝成长的助力契机,助力其情绪管理与语言发展。
绘本伴读引导
绘本是一种很好的情绪管理工具。有人说宝宝太小绘本不理解,也有人会认为绘本大了自己会读。其实绘本是一种有效的情绪安抚工具和专注力训练工具。例如《我的情绪小怪兽》,用鲜明色彩、形象画面将不同情绪具象化。一方面通过绘本不同的描述增加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宝宝除了尖叫的手段之外,还可以强调语言的表达。用爸爸妈妈等词汇代替尖叫表达,建立情绪与行为的关联认知,为情绪自控奠基。
场景认知回顾
人都有情绪,有情绪都有表达的方法。比如成人的表达可以吵骂,沉默、哭泣、摔打等等。宝宝也是如此,无非就是情绪的表达在无法控制前提下体现的是尖叫。那么,当宝宝尖叫过后。父母需要和宝宝进行回顾认知,告诉宝宝如何处理当时的情绪表达和方法。例如想要吃苹果,可以说吃或者苹果,尖叫反而让父母不知所措。强调解决事情的方法,让宝宝下次面对类似情境能更从容,减少尖叫冲动。
词汇丰富积累
宝宝常因无法用言语表达需求而尖叫,家长要抓住日常瞬间丰富词汇库。那么父母需要日常和宝宝有良好的沟通,增加词汇丰富认知。很多父母出现的问题是默契性太高了,比如宝宝手指桌子,父母就知道要什么,给拿过来了。但是词汇沟通就没有了,导致宝宝以为动作可以代替词汇。如果拿错了,宝宝只需要尖叫就马上进行更换,让宝宝以为尖叫可以代替词汇。所以,父母的说和宝宝的听需要形成完美的闭环,给宝宝做日常词汇量积累,未来好可以自己完成词汇表达。
社交语言训练
人是群体生活为主,宝宝从脱离家庭环境是有社交需求。那么这个社交需求语言需要完成引导性训练。比如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比如特定职业警察、医生、老师。比如多人活动的分享、排队、轮流。比如你好、再见。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句构成不同的场景下社交语言基础。引导宝宝模仿,既化解冲突,又锻炼社交沟通能力,用恰当语言取代尖叫式表达。
音乐放松情绪
在宝宝睡前或情绪焦躁时,准备专属 “音乐”。听是说的初始阶段,听也是一种专注情绪的方法。通过音乐完成调整情绪和专注培养很重要,日常可以准备一些轻音乐哼唱或者聆听。配合付出皮肤进行双重的安抚。舒缓宝宝神经,从紧绷易尖叫状态切换至松弛宁静,如同给情绪做一场温柔按摩,助眠又减压。
另外,我们看到网络上有的家长之所以对宝宝尖叫这件事儿如此敏感,是因为感觉到宝宝在公共场所大声哭闹或尖叫影响不好,容易引起围观,担心自己被贴上“熊家长”的标签。
一方面未婚未育的年轻人普遍对孩子的容忍度比较低,这是确实存在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各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博流量,往往也会把这种孩子引发的各类矛盾当做“流量密码”传播,关注的人多了,自然是各种声音都有。
作为父母,如果因为孩子牙牙学语阶段容易情绪激动大声呼喊或尖叫就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难免有点因噎废食。上面我们分析了不同阶段孩子的发育特点,以及小宝宝尖声叫喊背后的意义和行为需求,只要家长及时关注和回应,宝宝的情绪是很快就能平复的。
总而言之,宝宝尖叫并不可怕,需要家长多一点耐心陪伴,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语言的学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