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接新兵时,乡镇初检我们逐个现场查看,对想接的兵一个也不能少

依河生活 2024-11-01 15:06:58

1983年我任副指导员,接新兵前参加一个星期的培训,到当地后没想到把我们分到三个乡镇,初检逐个到现场,家访时逐家逐户走访,然而到了定兵时,对想要的兵据理力争一个也不能少!

我是1975年12月参军到的部队,1979年提干,到1982年时我任连队副指导员。

1983年9月5日,我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到团司令部集合,准备去接明年的新兵。接到命令的当天下午,我们团参加接兵的各营连干部战士9名同志赶到师司令部,与其他团接兵战友会合。

在师部礼堂,全师参加接兵的30多名同志见了面,会议宣布师接兵团成立,师司令部邢副参谋长任接兵团团长,紧接着,我们以团为单位分成了4个组。接兵团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我们进行征兵工作的政策法规,包括征兵体检标准、心理测评及政审工作的培训。

没想到,这次培训十分认真,不仅白天晚上开会学习文件,而且为了检验我们掌握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的情况,以组为单位分开讨论遇到各种复杂情况的对策,组领导一一抽检,最后组长统一解答。以前没有接过兵,没想到这次培训令我不仅很意外,从中也学到了接兵工作的知识和办法。

9月13日,接兵团成员乘坐火车赶到洛阳地区,我们乘坐的火车到达洛阳火车站后,洛阳军分区的同志早已在车站外等候,我们随即被接到了中州路上的军分区大院,我们在分区招待所稍作休息,两位组领导到分区机关参加会议。

当天下午,按照划定的接兵范围,我们师接兵团到达嵩县武装部,组长说,嵩县和附近的伊川、栾川是我们的接兵区域,接兵团临时指挥部设在三个县中间位置的嵩县,便于协调工作。

洛阳这个地方很有名,我之前没有来过,9月的洛阳地区气候宜人,出发前我们就得知接兵时间长,需要带上冬装,没想到9月的洛阳穿一件衬衣也不冷。

根据接兵团首长的要求,15日我们一行4人到了嵩县闫庄镇,我们的接兵范围是闫庄镇、车村镇和饭坡镇,我们住在镇招待所,条件虽然比军分区的差了许多,但当地人质朴、热情。

镇武装部长姓孙,在我们到达当地的当晚,孙部长热情招待我们4人吃了当地有名的羊肉烩面,当我端起和我脸一样大的饭碗时,心时不免一惊:这么0大的碗,吃不完可咋办?

没想到一筷子宽宽的面条进到嘴里,面条的筋道和热汤的鲜美,瞬时打开了我的味蕾,不知不觉,一大碗条全部进了肚,头上开始微微冒着热气。

吃完饭,我悄悄把我们4人一斤六两粮票、一元二角钱放到饭桌上时(一碗烩面4两粮票,3毛钱),部长顿时脸红脖子粗地喊了一声:同志,你们弄啥哩,请你们吃碗烩面还要你们掏钱,不是打我脸吗?他说啥也不让我们掏钱,一把抓起钱和粮票硬塞到了我的口袋里,饭馆老板看着部长和军人为争着付饭钱,禁不住裂开了嘴……

我们是军人,培训时专门要求我们要时刻遵守群众纪律,不允许吃请,如今,部长争着要付饭钱,我实在不好意思当着饭馆其他人的面拉拉扯扯,我作为在场职务最高的军人,看了一下身旁的三位战友,他们也苦笑了一下,只好作罢。

部长又说,你们不远千里到我们这里来接兵,人生地不熟,干啥都不方便,请你们吃碗面条,不算违犯群众纪律……原来,经常和军人打交道的部长,也知道了部队的接兵纪律。部长还说,你们放心,不就是吃一碗面条嘛,即便你们首长知道,也不会批评你们的……我连忙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17日是闫庄镇新兵征集对象初检的日子,我们提前和这三个乡镇的武装部长沟通过,初检日期一定要错开,接兵培训时首长交待过我们,各个征兵站组织初检时,你们一定要到现场看一看,这看一看有大用处,一是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这个地方应征青年的总体身体状况,二是要记住两类人,身体有缺陷的和外形特别好的,用笔记本记下来,在后面的体检、政审和家访时,一一落实,一定不能把不合格的兵带到部队……

17日上午,我们4个人匆匆赶到卫生院,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青年人,后来,武装部的孙部长站在屋檐下,把这些青年集合起来,没想到他喊了半天,这些青年三三两两仍然聚不到一起。

突然身旁响起了一阵尖利的哨音,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原来,武装部有一位部队退役回来的班长,他看到部长喊了几声没用,掏出哨子就吹了起来,紧接着他喊口令:全体都有,面向我站5排……毕竟是老百姓,动作慢还不到位,费了好大的劲,5排人才站整齐。

“听口令,齐步走!”这名干事喊道,这时,5排队列在院子里走了两个来回,我们几个站在一个石板上,清楚地看到了院子里的情形,我发现这一批青年个头普遍不高,他们身上的衣服大多是灰色和黑色,多数和青年穿着旧绿军装,其中有的青年明显年龄偏小,也有几个像三十多岁的人,我和战友仔细看着这些青年,让身旁的战士小仲记下了这些特殊情况。

这批青年排队体检时,孙部长又叫了后来涌入的青年组成新的方阵,我让战友们接着看院子里男青年走路时的状态,记下特殊情况,而我一转身进了卫生院的各科诊室,部长紧随着我一起查看医生对应征青年的体检。

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查看,医务人员工作十分认真,他们仔细地应征青年挨个作着检查,之后,在登记表上填报结果,期间,有几个家长模样的人挤进来似乎想找人,但被武装部在现场组织体检工作的同志拦到了门外……

18日是饭坡镇组织应征青年体检,当天一大早,我们4名军人吃过早饭,坐着武装部借来的一辆旧吉普匆匆往饭坡镇赶,当时的路是一条较宽的土路,车跑起来灰尘扬起老高,从闫庄镇到饭坡镇大约有五六十公里,等我们路到饭坡镇卫生院时,身上落了一层的土,而饭坡镇武装部部长早已在门口等候,他和孙部长是熟人,一见面二话没话,直接领着我们进到了卫生院的院子里。

这一次,院子里青年已经站成了整齐的几排,这些青年仍然在院子里走了三个来回,接下来是体检,我感觉这个镇的青年和闫庄的差不多,但感觉他们的精神面貌比闫庄稍好一点,后来细问才知道,饭坡镇紧挨着陆浑水库,这个镇相对闫庄来说,他们这里不缺水,这里有嵩县“鱼米之乡”的美称,群众吃得也比闫庄好。

后来车村镇应征对象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体检后,我们这个小组负责征集的三个乡镇有109名青年合格,当这个结果出来后,我迅速赶往接兵团首长驻地汇报情况,我发现首长早已掌握了我们这个区域的情况,团长说我们在嵩县接兵人数有指标限制,望各组严格标准,为部队接到合格的新兵。

政审时,我们4人到了车村镇明白川村应征青年崔志红的家中走访,当我们达到当地后才知道,明白川竟然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1934年12月,红25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在嵩县木札岭地区痛击敌40军后,从嵩县明白村川翻越十八盘,进入栾川县境内。之后在栾川经过两天激战,打垮当地土匪武装“十大连”,经过叫河乡继续西行。

没想到在洛阳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竟然留下过红军的足迹。

而我们走访的这户人家,他们家的老人当年曾为红军带过路,红军走后,老人被当地土顽迫害致死,因此,这一家人对红军有着浓厚的感情,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户人家又先后有2名青年参加战斗,血洒战场,至今仍不知道他们魂归何处,而今,这户人家的青年崔志红想应征入伍。

但是,这个叫崔志红的青年情况又点特殊,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家里有三个姐姐,两个姐姐已出嫁,他是最小的孩子,而且是唯一一个男孩子,但他就是想当兵,想在部队建功立业。

按照当时的征兵政策,这样的青年在免征之列,我们到他家后,也把这个政策向镇领导、村干部和家长作了说明,但是,崔志红就是想当兵,体检又合格,到了最后,崔志红的父母也只好尊重孩子的意愿。

让我感动的是,就在我们和家长坐在门前说话时,崔志红竟然端着一盆蒸好的红薯给我们吃,崔志红的母亲说,当听说你们今天要来家访时,志红一大早就洗好红薯,蒸到笼上……红薯蒸熟后,关了大火,小火慢慢温着,母亲说,农村人家没有啥好吃的东西,只好用红薯代替了……

虽然说有“不拿群众一钱一线”的群众纪律,但我们看到这个话不多的孩子,为当兵一腔热血的样子,心里不禁暖暖的……

征兵期间,我们重点关注了体检和政审合格的15名高中生,另外还有入伍前当过民办学校代课老师的1名青年、会开拖拉机会维修机械的2名青年,高个子会打篮球的1名青年

25日是县武装部定兵的日子,我们一大早就赶到接兵团首长驻地,详细汇报了征集对象的具体情况,对特别对象作了说明。后面的定兵会议我们没参加,由两位组领导和武装部的同志一起开的会,但是,我们已提前把相关情况向两位组领导作了汇报,我还特别汇报了崔志红的情况、那名会打篮球青年的情况(入伍前政治处领导曾提醒,尽可能带一个会打球的新兵回来)。

但是,定兵的清楚并不乐观。

晚上十点多,历时十10多个小时的会议终于结束,当两位组领导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宿舍时,我们都没睡,都在等最后的结果。

没想到邢副参谋长说,今天的定兵会争得很激烈,会议中间县领导不停地打电话过来,县里两个领导想让带的2个兵,而这2个兵因体检和政审不合格没被列入定兵名单,他们说,把15个高中生的名额拿出2个指标给这2个特殊兵,但邢副参谋长坚持原则,结果一直僵持不下。

最后,邢副参谋长说,如果非要让我们带走这两个不合格的兵,那你们这个县的兵我们不接了,我向军分区领导汇报,没办法,武装部长只好妥协,所幸的是,我们记录下来要争取带走的应征青年,都保住了……

令我们意外的是,尽管在定兵会议上争得不可开交,但我们完成接兵任务带着439名新兵踏上火车归队前,县领导和武装部同志专门请大家吃一顿饭,饭菜很简单,只是在每个桌子上加了4个菜,但在那次吃饭时,我感觉明显的是,地方干部群众对军队、对军人都很有感情,他们都想把身边的优秀青年送到部队来。

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军人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