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救的黄土高原,中国努力70年后,成效如何

半解智士阿 2024-12-04 15:38:43

黄土高原,这个名字可能让你联想到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土壤像黄土一样松软,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联合国曾经给这片土地贴上了“无药可救”的标签,认为它的生态已经无法恢复。可是,经过7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最终打破了这一判断。

那么,为什么黄土高原会被认为是“无药可救”?咱们又是如何通过“死磕”式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效的?这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黄土高原的困境:联合国的“绝望”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西北,横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为65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是这个地区的“头号敌人”。据统计,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50亿吨,相当于每年将一个大型湖泊的泥沙带走。而土壤流失的速度,超过了自然修复的速度,导致大量的耕地和森林消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

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估,认为由于其地质和气候特点,这片土地几乎无法恢复。

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曾经达到39万平方公里,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死磕70年:从“绝望”到“希望”

尽管国际上普遍认为黄土高原“无药可救”,中国却没有放弃,反而在这里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意识到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迫在眉睫,并开始了“死磕”式的治沙和水土保持工程。

1. 植树造林:从沙地到绿洲

植树造林,是黄土高原治理的第一步。

1956年,国家在黄土高原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造林行动,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很多树木因为缺水和风沙的侵袭没有成活,成活率极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抗风沙树种”的选育方面,成效开始显现。例如,沙枣、杨树、松树等耐旱耐风沙的树种被广泛种植。

2. 水土保持:遏制“黄土流失”

不仅仅是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也是黄土高原恢复的关键。1980年代起,国家开始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梯田、堤坝、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来减少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农民们创造了一种叫“连心梯田”的农田结构。这个方法把山坡的水土“拦”住,避免了雨水冲刷带走土壤。按照中国水利部的统计,这种方法能减少70%以上的水土流失,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耕地质量。

此外,黄土高原的水利设施不断更新升级。据国家水利部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黄土高原的主要水土保持项目已经覆盖了约250万公顷的土地。特别是在甘肃、宁夏一带,一些区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沙化的农田也恢复了生产力。

3. 科技创新:科技“破荒”

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科技的应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步在黄土高原实现了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技术治理的转变。遥感技术、人工降水、土壤改良等“黑科技”开始发挥作用。

例如,在一些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科研人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土壤流失的动态变化,并调整水土保持措施。此外,科技人员还通过人工降水技术,在干旱季节为这片土地提供“补水”服务,这些创新手段大大提升了恢复速度和效果。

4. 政策支持:绿水青山带来绿富美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黄土高原恢复的又一“助推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就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鼓励农民放弃耕种,转而进行植树造林和草地保护。此外,还通过财政补贴和生态补偿,鼓励地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项目已经获得了超过200亿元的政府资金支持。而在一些黄土高原的贫困地区,绿色产业已经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成效如何?从“无药可救”到“绿意盎然”

经过70年的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曾经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地方,如今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

例如,陕西省的黄土高原核心区,如陇县、安塞等地,经过多年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根据最新的统计,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50年代的不到5%提高到如今的30%以上,部分地区的植被恢复甚至超过了40%。

黄土高原的转变,从"无药可救"到如今的生机勃勃,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级奇迹。黄土高原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正的"不可能",只有尚未实现的目标。只要有坚定信念、科学方法和持续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勇于挑战、善于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