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询为何给自己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

可爱天际云 2024-08-07 00:08:19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巫蛊之祸爆发后被陷害,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最后自杀,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刘询即位后,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

据《逸周书 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汉宣帝刘询为何给自己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

太子刘剧反叛关键点在于护北军使者任安和长水校尉两人,掌握北军的任安受符绶而不奉命,长水与宣曲的胡兵也不受命,那么所依赖的只有京城皇后所能掌控的两宫卫尉、长安部分守军以及发动长安牢狱的犯人与长安三辅的流民百姓。

对抗丞相刘屈髦所率领平叛的正规军,激战多日,流血漂橹,待到很多人听到皇帝还活着并指挥平叛之后,太子刘剧一方所依赖的匆忙组织起来的军队立马作鸟兽散,败局已定,皇后自缢身亡,太子与二子逃亡,最后被迫自杀。

巫蛊之祸刚发生时,太子的长孙刘病已刚出生几个月,变故之中太子与三子一女皆亡,只剩下襁褓之中的皇曾孙刘病已投身掖庭,仰赖邴吉、张贺几个原太子门人保全。

虽在五岁那年,汉武帝遗训大赦,并将其录入宗籍,归宗正抚养,正式承认其皇室血统的身份,但是太子一系没有其他近支亲属了,亲母只是舞姬出身,母族寒微,到了登基之后才调查清楚联系上,幸好祖母史良悌母家尚在,就去投靠祖母的母族。

等到十三年后,刚刚21岁的汉昭帝幼冲之年驾崩,昭帝又无子嗣,大汉王朝当时面临严重的继承人问题。

本来汉武帝子嗣就凋零,六个儿子当中,皇长子也就是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身死,只剩下太子的长孙平民庶人的刘病已;

皇二子受封齐王,早夭,没留下子嗣;

皇三子受封燕王,因为与鄂邑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以及桑弘羊合谋谋反,事败自杀国除,妻子儿女贬为庶人,燕王一系再无继嗣大统的可能;

皇四子受封广陵王,匹夫鲁莽奢侈,虽然在世,但是霍光大权独揽,不会选择年龄稍大的君主,不好控制;

皇五子受封昌邑王,可惜在汉武帝去世前的一年去世,生下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海昏侯的刘贺继承王爵。

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特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

因此汉昭帝去世以后,第一人选就是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所以霍光以其过继给昭帝为嗣做皇帝;可惜这家伙不懂得韬光养晦之道,虽然有纨绔王公的奢靡游乐的习气,无可厚非,此是小节,不算什么,但是一上来就想用原来昌邑王的属官僚臣代替中央把握朝政多年的官员,惹了众怒。

霍光大权独揽十几年,亲族门客遍布朝野,想取而代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仅仅在位27天的刘贺就被霍光及大臣列举一千一百二十七起大小坏事,奏请15岁的上官皇太后(傀儡,霍光的外孙女)废立,贬为庶人。

废完昌邑王,没有即位大统的合适人选了,七找八找找到了故太子的长孙,身为庶人的刘病已,身为平民,近亲已死,后系外戚要么小吏要么平头百姓,太好操控了。

所以霍光积极的迎立18岁的刘病已,过继给冥岁21岁的汉昭帝和芳龄15岁的上官皇太后为儿子,入继大统。

初登大宝的刘病已,谨小慎微,吸取昌邑王的教训,当霍光试探性的申明要归政皇帝时,宣帝也谢绝,继续言明支持霍光独揽朝政,好好做自己的傀儡皇帝。

为了申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登基之后没多久,就下诏议论曾祖汉武帝的功绩,应该立庙世宗,世世代代受子孙臣民祭祀,这手段挺高明的。

既然武帝是有大功绩的帝王君主,为先主讳过,不可能大肆宣扬先帝的过失,所以卫太子谥号戾,卫皇后谥号思。

当时人们都知道汉宣帝的爷爷是冤枉的,然而如果公然给爷爷一个好的谥号,对于宣帝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他爷爷造他太爷爷的反是事实,汉宣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他爷爷做的是对的。

刘据在蒙受冤屈后,没有“顺受”,而是发兵反抗,杀老爹的臣子,等于是造老爹的反(虽然是“清君侧”的旗号,但是都知道这三个字的可怕),在当时的价值体系里,即便是因为惶恐,这也是大错!因此,据“不思顺受”这一条谥为“戾”是比较中肯的。

而且当时霍光掌握朝政,大家都是巫蛊之乱的受益者和汉武帝政治的继承者,给刘据平反意味着要推翻汉武帝,也就要跟霍光起龃龉,刘询必须要装怂,只能舍弃平反这个念头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