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七战七捷,歼敌五万余人,为何敌指挥官高兴道“这是双赢”?

追梦的年 2024-07-21 22:59:14

粟裕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之首,曾经打出过众多经典战例,尤其是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役,让他迅速闻名全军。

当时他以弱势兵力,在苏中地区与国民党精锐打了七仗,七次获胜,是为“七战七捷”。

在敌全面进攻之际,能打出这样的胜利,全军上下为之振奋。不过,国民党的前线指挥官李默庵似乎对自己损兵折将不甚在意,还高兴地宣称这是“双赢”。

为何如此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苏中战役前前后后发生了什么。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大举向我中原根据地发起进攻,拉开解放战争的序幕。

之所以选择先打中原,是因为此处四面被国军包围,老蒋挑个相对轻松的,要拿个“开门红”。

紧接着,国民政府又将目标放在了苏中根据地。这里三面环敌,只比中原稍好一点,且江浙是蒋介石的核心区域,他绝不容许有这样的“钉子存在”。

于是国军整21师、整25师、整49师、整65师、整69师99旅、整83师、第7交通总队等部共计12万余人集结于苏中地区,在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的指挥下,向我根据地步步紧逼。

论兵力,我华中野战军只有第1师、第6师、7纵、10纵共3万余人,看起来远远不及,但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敏锐察觉到了机会。

国民党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中原,苏中这边只是缓慢推进,如此,必须要发动反击。否则等敌人腾出手来,情况会更糟。

于是在1946年7月13日,华中野战军打响宜泰战斗,用不到三天的时间歼敌3000余人,缴获10门山炮、轻重机枪200余挺及大量美式装备。

李默庵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宜泰地区后,立即派出整49师偷袭如皋。不过粟裕动作更快,立即让部队长途奔袭,18日将敌人包围在如皋东南地区。

经过两天的激战,敌整49师师部、26旅全部、79旅大部共1万多人被歼,各类火炮近200门、轻重机枪500余挺等装备被我军缴获。

这怎么看都是国军的大败,但李默庵却觉得不算大事,且华中野战军主动撤走后,他们还拿下了如皋,因此在李默庵眼里也称得上不错的结果。

随后李默庵为逼迫我军决战,调动7个旅进攻重镇海安。此时华中野战军已非常疲惫,粟裕请示过中央军委后,决定展开运动防御作战,以歼敌及保存实力为主要目的。

在此思想下,华中野战军7纵只派出3000多人重点防御,从7月30日开打,到8月3日主动放弃海安,我军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歼敌3000余人。

虽然战损比有些不太好看,但国军毕竟也占领了海安,因此李默庵觉得也能接受,他给上级致电时说“从作战计划上我部达到了目的”。

国军上下都认为苏中解放区“蹦跶”不了几天了,所以他们有些轻敌,说“共军一败涂地,伤亡过大,我方即分兵对泰州、海安、李堡以南一线清剿”。

但现实跟他们的乐观情绪完全不一致,华中野战军几战打下来,有生力量伤亡并不大。而自海安之战开始,华中主力就进入休整状态,跟频繁调动的国军相比,那都算以逸待劳。

因此,没等国军打过来,粟裕又主动发起攻势。8月10日晚,华中野战军第1师趁李堡国军换防之际展开突击。

11日拂晓,1师的两个团攻入李堡,敌守军残部逃至杨家庄。紧接着我军追击过去,两股敌人悉数被歼。

另一边前来接防的国军21团并不知晓李堡的情况,还是在11日晨从海安出发,最终就在路上被全歼。

整个李堡战斗,粟裕利用敌人的混乱,打了个信息差,不到24小时歼敌9000余。李默庵看到战报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失利。

之后国军调整部署,加强了海安、如皋、南通等地公路两侧的控制,企图北犯高邮、威胁两淮。而粟裕拿下几个胜利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军委在8月13日指示道:

苏中分散之敌利于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如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

得主席如此看重,粟裕就再度用兵,8月21日晚派遣华中第3旅7、8 两团和第6 师深入敌后腹地,猛攻南通、如皋一线兵力较薄弱的丁堰、林梓国民党交警各部。

战至23日,国军5个交警大队及整49师26旅残部共3000余人被歼,南通至如皋的交通线被破坏,很好地完成了中央的嘱托。

之后的两捷,时间稍有重合,8月23日至26日的邵伯战斗,华中10纵及第二军分区配合防守,从中原突围出来的皮定均部5000余人机动,将敌整25师死死挡住,歼敌2000余人。

8月25日至27日的如黄路战斗,华中第1师、第6师协同作战,歼灭敌整99旅及多路援军共1.7万余人。

在45天的不断作战中,我方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又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余人。就战果而言,绝对属于我方的大胜。但李默庵却觉得这是“双赢”,为何?

其实也不完全算自欺欺人,毕竟双方的作战目的不同。我军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国民党在作战计划中明确“以抢占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主要目标。”

从苏中战役的结果来看,我军消灭大量国军精锐,国军则成功抢占多座城市和多条交通要道。第七战打完后,华中野战军就陆续北撤,李默庵趁势把解放区给拿下。

所以,国民政府没有因此降罪李默庵。只不过,这种打法实在太过奢侈,大量人手、装备就这样“给”了粟裕,间接增强了我军的实力。

以管窥豹,两党截然不同的战略思想,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已经决定了最后的胜败。毛主席后来总结得很精辟: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国民党靠消耗去得到地,最终就一股脑全吐了出来。

1 阅读: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