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张钦礼,这位焦裕禄的亲密战友,被判刑13年。
张钦礼,这位焦裕禄的亲密战友,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了治理“三害”的传奇,也因其坚持真理的品格,经历了被判刑入狱的苦难人生。
他的离世却引发十万人涌上街头,跪拜送行。这背后,不仅是对一位一心为民干部的深切怀念,更是一段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映射。
“亲密战友”的无悔岁月
1962年冬,北风呼啸,寒意刺骨,兰考,这片历经磨难的土地,却迎来一位改变历史的人——焦裕禄。他身穿棉布大衣,脚下沾满泥土,刚刚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便立刻投入工作。
那一刻,张钦礼作为兰考县的副书记,在办公室迎接焦裕禄的到来,彼此握手间,默契和信任似乎已经在心底悄然生根。
兰考,这片土地被“三害”折磨得民不聊生。风沙掀翻了农田,盐碱吞噬了庄稼,内涝淹没了房屋。一些干部试图摆脱困境,却因缺乏经验和技术,举步维艰。
焦裕禄的到来让人们重燃希望,而张钦礼则成了他最可靠的伙伴。两人一拍即合,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改变兰考的命运。
焦裕禄喜欢实地调研,他总是亲自去田间地头,勘察风沙的来源、盐碱的扩散。他的脚步未停,张钦礼亦步亦趋地跟随在后,陪着他跑遍兰考的大大小小的乡村。
那一年的冬天,风沙刺骨,两人站在沙丘之上,冷风裹挟着细沙拍打在脸上,眼睛都难以睁开。但他们没有退缩,焦裕禄指着黄沙下埋没的土地,声音坚定:“不治服这些沙子,咱们就不走了。”张钦礼点头,随即卷起袖子和农民一起动手,挖出流沙、堆起泥障,埋下防风林的树苗。
治沙是第一步,治理盐碱却更加困难。焦裕禄和张钦礼白天挖地翻土,夜晚坐在灯下分析土壤成分,尝试改良方法。尽管焦裕禄此时已身患肝癌,但他从未放下手中的锄头。他说:“这片土地能不能活过来,不光是兰考的希望,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张钦礼亲眼目睹焦裕禄的痛苦,他一次次想劝对方歇一歇,却又被焦裕禄的意志打动。于是,他选择默默分担更多的责任。
在水渠的建设中,张钦礼率先带领群众,顶着风雪扛起工具,挖出了第一条渠。他对身边的干部们说:“老百姓都能干得动,我们做干部的有啥理由偷懒?”
一年时间过去,兰考焕然一新。盐碱地中竟然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黄沙不再肆虐,雨水汇入新挖的渠塘,沿岸一片生机。张钦礼回忆起这一切时,总是自豪地说:“这是焦书记教我们的。”
可惜,这样的岁月太短暂,焦裕禄终因病情恶化撒手人寰。临终前,他握着张钦礼的手,声音微弱却清晰:“以后兰考的事,就交给你了。”
焦裕禄的去世犹如一颗巨石压在了张钦礼的心上。焦裕禄未完成的梦想,就是他毕生的使命。他带领兰考人民继续奋斗,治理风沙、开垦盐碱地、修筑水渠,直至“三害”彻底被治服,兰考的万亩良田成为丰饶之地。
百姓心中的“无官架子”干部
兰考的乡间小道上,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张钦礼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裳,骑着一辆嘎吱作响的自行车,迎风而行。
他从不坐专车,有人不解地问他:“县长,您这是何苦?”张钦礼却笑笑说:“坐车就隔了一层玻璃,骑车才能听见百姓的声音。”
张钦礼的名字,在兰考百姓的心里代表了亲切与温暖。他没有半点官架子,不论是吃穿用度,还是言行举止,他都和普通百姓无异。
他经常骑着车跑遍村村户户,哪家有困难,哪家缺粮,张钦礼了如指掌。有一次,他在村头看到一个小男孩正费力地背一筐湿漉漉的青草。孩子瘦弱的身子被沉重的草压得摇摇晃晃,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滚。
张钦礼二话不说,跳下车背起草筐,走了整整两公里,把草送到了饲养棚。孩子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满脸是汗却微笑着的干部,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们的县长。
张钦礼的热心肠远不止如此。村里的五保户陶振江老人脖子上长了个脓包,疼得整宿睡不着觉。
张钦礼听说后,立刻赶来探望,带着老人去看医生,还自掏腰包买药。他不放心,又亲自给老人消毒敷药,直到病症彻底痊愈。
这样的故事在兰考数不胜数。有人回忆起,张钦礼从不开一次例会,会议要么在田间地头开,要么干脆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走一路问一路。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把县委配的车卖掉的事。1973年,省委给兰考配了一辆崭新的吉普车,张钦礼却连一次都没坐过。他觉得花钱养车不如省下来给百姓办点实事。
他让人把车卖了,换来的4.5万元全部用来帮助贫困村打井。当井水从干涸的土地中喷涌而出,村民们喜极而泣,说:“张书记连车都卖了给我们打井,这水甜得像蜜一样!”
百姓对张钦礼的感激发自肺腑。无论是五保户的感恩泪水,还是挑担汉子的竖起大拇指,都在诉说着这位县长的无私与善良。
在兰考,人们早已不把张钦礼当成一个干部,而是当成自己的亲人。老人们总爱念叨:“张书记是跟焦书记学来的,一心一意为咱老百姓,天底下再没有这么好的官了。”
命运起伏,含冤入狱
1979年的一个冬日,兰考的大地上吹着刺骨的寒风,田间地头的百姓却议论纷纷,愤怒、惋惜和无奈交织在一起。
一则令全县哗然的消息传开:张钦礼,这位曾为兰考倾尽心力的县委书记,被判有期徒刑13年。
张钦礼的落难,与焦裕禄紧密相关,也与他的坚持原则息息相关。早在焦裕禄逝世后,张钦礼便主动肩负起宣扬焦裕禄事迹的重任。他对记者敞开心扉,详尽讲述焦裕禄生前的点滴。
他领着记者们一一踏勘焦裕禄曾带头开垦的盐碱地、开挖的排水渠,将那些令人敬仰的事迹如实呈现给世人。也正因如此,焦裕禄的事迹才得以走出兰考,传遍全国。然而,这份坦诚和执着,却也为张钦礼招来灾祸。
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环境风云诡谲,一些人指控张钦礼“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国人民”,这种莫须有的罪名竟被扣在了他头上。
他们不愿看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形象被广泛传播,更惧怕背后的责任与良知的质问。于是,这些权力的阴影开始向张钦礼逼近,最终将他推向了被告席。
张钦礼被捕的消息传来时,整个兰考如同经历了一场地震。百姓们无法接受,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纷纷写信向上级申诉,讲述张钦礼为兰考所做的贡献,恳请重新审视对他的判决。然而,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冰冷的铁幕之后,张钦礼依然被定罪,投入牢狱。
探监时,乡亲们将亲手做的葱油饼送到他的手中,叮嘱他:“书记呀,咱们等着您回来,您可得撑住!”这一句话,让张钦礼瞬间泪流满面。
一次探监时,一位年迈的老农紧紧握着张钦礼的手,哽咽着说:“张书记,您没做错啥事啊,老天不会不长眼的,您一定能回来。”四人相拥而泣,泪水打湿了衣襟,就连一旁的狱警都忍不住抹了抹眼角。
张钦礼的入狱,并未让兰考的百姓遗忘他。人们时常聚在一起谈论张书记的好,谈他带人打井、治沙、治碱的那些年。每逢难熬的日子,乡亲们就会抬头望望天,心里默默念叨:“张书记,这苦日子您回来一定能让它过去。”
尽管身陷囹圄,张钦礼的意志始终未被击垮。他坚信自己做的一切问心无愧。他在狱中一遍遍回忆那些治沙、治水的日子,回忆焦裕禄带领大家攻坚克难的画面。他知道,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兰考的百姓早已把这些记在心里。
灵车前的十万悲泪
2004年5月,兰考的大地被初夏的阳光炙烤,空气中透着潮热,却挡不住数以万计的人们涌向县城的脚步。
他们神情肃穆,手中握着自制的横幅和花圈,沿着街道自发站立。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送别一位一生为兰考拼搏的老书记——张钦礼。
灵车驶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兰考,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乡村的老人拄着拐杖,拖着不太灵便的双腿;妇女们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甚至有人赤脚赶路,匆匆赶到县城。
他们面容庄严,眼含泪水,一些老人嘴里还念叨着:“张书记啊,您为咱兰考操劳了一辈子,今天咱们一定要好好送您一程!”
清晨,灵车终于缓缓驶入兰考县城。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人,老百姓挤得肩膀贴着肩膀,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
突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来了!张书记的灵车来了!”瞬间,整个街道掀起一阵骚动,哭声不绝于耳。有人放声大哭,有人双手合十默默低头,也有人拿着自制的标语跪地磕头。
灵车越来越近,悲伤的气氛笼罩了整座小城。一个声音突然从人群中高喊:“跪下吧!送咱张书记最后一程!”
话音刚落,整条街道的人纷纷跪下,年迈的老人扶着拐杖跪下,年轻人抹着眼泪跪下,甚至那些还不懂事的孩子也在大人的指引下跪了下来。他们磕头,用泪水表达对张钦礼的感激与不舍。
原本需要半小时便能通行的街道,因为十万人的涌动,灵车足足走了四个多小时。烈日当头,人们却丝毫不为所动。他们目送着灵车,泪流满面地追随,有人甚至跟随了好几公里,只为多看一眼。“
“张书记啊,咱们兰考再也没有您这样的好干部了!您这一走,我们可咋办啊!”一位老人哭得声音嘶哑,泪水与汗水顺着脸颊流下,却顾不得擦拭。
悲痛的送别中,有无数细节让人潸然泪下。灵车周围的送行人不计其数。盘鼓队敲响悲凉的哀鼓,唢呐队吹着低沉的送别曲,出租车和大巴车无偿接送着远道而来的乡亲。
人们争相为送行的队伍提供帮助,有的递水,有的送饭,有的默默在路边撑起一片片简易的遮阳布。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心愿:张书记的最后一程,不能有半点遗憾。
灵车缓缓驶向烈士陵园,沿途每一条街道都挤满了人,场面震撼却不失庄重。人们跟随灵车,一步步走着。四个小时后,当灵车抵达最终的安息之地时,已有无数人挤满了陵园附近。
张钦礼的亲人们多次劝说乡亲们回去,但人们始终不肯离去。有人说:“张书记一辈子都陪着我们,今天我们哪能不送到底?”
送别的队伍中,一位中年男子抹着泪说道:“张书记一生清清白白,为咱兰考干了多少实事。没有他,哪有咱们今天的好日子!”另一个青年接话:“对啊,张书记就是咱穷人的命根子。他走了,可咱得记住他的好,不能忘了他的教导。”
这一天,兰考的太阳格外炙热,灵车前的悲泪却如倾盆大雨。张钦礼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而兰考的百姓用他们十万人的泪水,为他送别了一段传奇人生。
结语
“你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便把你举过头顶。”张钦礼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他的一生,成为兰考这片土地的精神象征。
他用一生践行了焦裕禄未竟的理想,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兑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诺言。今天,兰考依旧风沙少了、水渠通了、田地绿了,那是张钦礼留在人间的丰厚遗产,也是后人永远不能忘却的使命。
他走了,却未曾远去。他的精神如兰考的风,吹过一代又一代百姓的心田,滋养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的一生,虽平凡却伟大,虽短暂却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