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波音吹哨人约翰·巴尼特被“神秘自杀”后,一段10年前半岛电视台记者卧底波音的视频开始在网上热传起来。
约翰·巴尼特
这名卧底记者带着针孔摄像机,进入了南卡罗莱纳州的波音总装车间,并在B-787梦幻客机的组装现场逗留许久,还跟操作工们“闲聊”了起来。
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乘坐自己的组装飞机时,竟然有67%受访员工直接表示——不敢乘坐。
不敢坐自己家产的飞机,这样的一个回答,堪称波音员工亲自扒下了波音公司的底裤!
而且,在暗访中,记者也不断体会到了波音管理层的玩忽职守,以及波音员一线操作人员的行为失控——一些组装飞机的操作工,竟然是“瘾君子”!
这也难怪,要你事先都知道飞机是由一些嗑药的“瘾君子”们参与组装的,估计你也不敢去坐。
什么波音飞机舱门不翼而飞、波音飞机轮胎掉落、波音引擎起火等“事故”也就此大致能解释通顺了。
这个报道同时引用了当年的最新数据,根据2014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波音公司为期6周的审计结果,从中发现,波音在质量管控方面存在众多缺陷,在全部89项审计中,只通过了56项,未通过比例占37%。此外还记录了波音公司共计97处需要马上改正的明显问题。
这么一看,作为美国五大军工复合体之一,号称在发动机领域独步全球的波音公司,其产品合格率,竟然还远不如普通玩具厂。
更打脸的是,波音公司,可一直以其在航空领域内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著称,属于公认的“精准高效美式管理”的典范——就这?
当然,波音确实在制造业领域取得过最耀眼的成绩,并通过漫长的冷战,轻松垄断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大飞机利润,属于“美国制造”的一大骄傲。
但各位肯定都了解,一旦企业走向垄断制后,再叠加上美国的金融化空心化,又将会是什么结果。
自此,波音不再下功夫进行质量把关,而是逐渐由一个工程导向的高端制造业公司,开始转变为一个财务驱动的“金融公司”,再没人专心生产与安全质量把控。
显然,相比搞制造业,金融市场赚钱简直太容易了。
随着运营重点的变化,波音对于研发、质量、生产的把关不断下降,产品事故率一路飙增。
比如,曾经一个班组15位质检员的配置,最终降低到了只有一位,还有可能是名嗑药的“瘾君子”。
长期以来,也有很多负责任的员工在不断地向公司提出问题,甚至找到议员反应情况,或者试图求助媒体揭露等等。
但结果却往往很悲剧,他们轻则被无视,被调岗降薪,重则遭到解雇,甚至到如今,能给安排以“后脑勺中枪”的形式“自杀”...
巴特尼在整理举报材料
还有开头说的那个2014年半岛电视的暗访视频,因为涉及到了多个敏感议题,相关节目也给压了下来,并未公开播出过,仅在自媒体上小范围流传。直到今年波音吹哨人的神秘死亡,这才再次回归到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显然,波音-美国政府-主流媒体,他们几乎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你去找议员反应问题?
遗憾的是,人家议员本身可能就是波音的股东。
而且,在美国政坛,一直有个所谓的“旋转门”规律——美国高层公职人员在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间来回任职的现象。有些美国高层政客官员,他们不仅是波音的股东,还曾在波音干过。政府换届后,甚至也要回到波音接着任职——这是一伙人。
找主流媒体揭露?
人家媒体集体的老板和波音公司,也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吃的一碗饭。
于是我们看到,走向“金融化”后,波音最关注的不再是产品质量,而是股价——只要出了事故,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解决技术问题,而是赶紧捂住问题,并让发现问题的人闭嘴——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
结果,近20年来,虽然波音一直事故频发,但基本都没造成过太大影响。
这是空中突然“掉门”的波音737 MAX客机
原本,从管理程序上看,美国官方有权针对波音进行管理和限制,比如下令停飞某款客机。
但这样的政令一旦下达,就会马上引发波音股票的震荡。金融领域的损失,可远远高于其停飞的成本。
考虑到所谓的“性价比”,但凡遇见这类危机,波音处理问题的套路往往很简单粗暴,但效果直接——通过买通官员、游说集团的方式让美国政府保持沉默,不下停飞政令即可。
毕竟,人命才值几个钱?波音市值可有12000多亿呢。
只可惜了这位在波音公司工作了32年的老员工约翰·巴尼特。
难道他不清楚,自己的老板波音是什么来头?美利坚国本——五大军工复合体之一。有多少国会的老爷们拿着波音的赞助,是波音的股东...这也是你一个退休老人就能颠覆的,这是想动摇美利坚的“国本”?
可以说,约翰·巴尼特的悲壮结局,早在他2019年做出曝光决心的那一刻起,事实上就已经注定了。
很明显,约翰·巴尼特他懂的,他的同事们都相当清楚。但更多的波音员工能做的,也只是尽量避免乘坐自家产的飞机罢了。
不得不承认,这位波音吹哨人,确实令人钦佩。
另外,一个美国人在美国死亡,居然最早是由英国BBC进行的报道。这也可见,军工复合体对美国媒体的威慑强度,或许早已经远超了俄罗斯和上帝...
不坐波音的飞机在美国坐啥,自媒体啥都不是
垂直加速钻进地球也就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