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邻居姑娘欲复读却没钱,我将退伍费借她,如今她成了我家人!

老刘的回忆 2024-10-19 18:24:49

1982年,我退伍回家自谋出路。邻居姑娘向我开口借钱,得知她是想复读,但家里不支持时,我义无反顾将退伍费借给了她。后来,我们成了一家人,更是别人眼中的“黄金搭档”。

我叫罗成林,1960年出生在秦岭脚下的一个农村。

老家有些偏僻,和外界的交流不多。以前种葫芦比较多,所以就被人称为葫芦村。

我上完初中后,就回乡务农挣工分了。

1978年3月份,我到云南某工程部队参军。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了香蕉树……

部队这所大学带给我的新奇更多,我也从一个胆小怯懦的山区青年,成长为了一名成熟的解放军战士。

1979年初,边境上爆发了那场世界瞩目的战争。我们作为工兵部队,也参加了战斗。

不过虽然得到了上战场的机会,但并没有与敌人正面相搏,也没捞到太多的功劳。

但从滚滚硝烟中,我也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虽然我很想留在部队,但也只获得了超期服役一年的机会,于1982年底退伍回乡。

挥泪告别战友,心里充满了依恋和不舍,相比较刚出门时的紧张,此刻我已不再彷徨迷茫。我坚信,凭借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东西,回地方上一样能有建树。

我到家时,已经是1983年1月。此时距离春节已经很近了,到处都充斥着快要过年的氛围。

我给家里人都买了礼物,主要是云南当地的一些特产,另外兜里还揣着112元的退伍费。

家里人看到我归家,都非常高兴。大家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听我讲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也从家人口中,得知这几年农村的变化也非常大。

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2年初,已经全面实施。目前大家都撸起袖子干活,劳动热情非常高,生活条件相比过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在9月份正式实施了,我们这搞得也非常严格,以后只能生一个了,所以大家都希望能生男孩。这几个月,村里都出现了许多遗弃女婴的情况。

父母说起这事,也是长吁短叹,直言造孽。

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上面有一个妹妹,四岁时不幸夭折,他们很是痛心,经常在我们兄弟面前提起。如今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后,农村的手艺人更加吃香了。现在土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自由度很高,忙完自家的活计,有手艺的人,就可以外出做工挣钱。虽然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只能在周边乡镇,但也能有一份进项。

我是家中的幼子,大哥和二哥都已经成家。在分地时,也分了家。现在父母心中,唯一要操心的就是我的人生大事。

过完年我正好23岁,这年纪谈不上多大,但也不算小了。我告诉父母,自己先不考虑结婚的事,要趁这时候的好机会,好好看看,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父母倒也没打击我的积极性。他们看出来了,我在外边锻炼了几年后,已经不满足过曾经那种简单生活了,人也见了世面,有了自己的想法。

春节后,我先是到县里各个企业跑了一圈。最后在战友的介绍下,4月份,我进了县建筑工会工作。

这是一家县属集体企业,和我专业也对口。虽然没有编制,工资也不高,但我想的是能够多学些东西。

毕竟军队和地方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相比较部队,这里的机械化比较低,许多工艺都还是采用的民间土办法。

但这些非常符合当时的国情,民用建筑和军用建筑的要求也不同,这些都需要我去适应和学习。

正当我像一个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知识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

这个人是我的邻居-林小芝,她今年18岁,比我整整小了5岁。

林家是两儿一女,林小芝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因为两家以前发生过纠纷,所以关系很一般。

因为年龄相差大,我和林小芝也不是太熟。我很奇怪,她怎么过来找我,还找到县里了。

林小芝有点扭捏,但还是说出了来意。

原来她是来借钱的。今年夏天,她参加了高考,因为几分之差落榜。

她想要复读,但家里不愿意供她读书。无可奈何之下,她找到我想要借点钱,继续念书。

其实,她之所以能上高中,全靠她的外公鼎力相助。

当初家里,连初中都不愿意让她上。不过在当时,她外公是生产队的会计,有威望也有远见,他觉得林小芝是个读书苗子,于是就力主让她读书。

林小芝的父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眼里只有两个儿子,不过老丈人发话了,又愿意承担费用,他自然无话可说。

但就在今年春节后,林小芝的外公病逝了。这下,她背后没有靠山了,林小芝求着家里人,一定要让她参加高考。她通过了预考,但最终却在高考时名落孙山。

她父亲不再让她复读了,他计划通过换亲的方式,给自家小儿子成家。

林小芝自然不愿意,但复读要花钱,外公去世后,也没人能资助她。

她从村里人口中得知,我在县里上班,正好她到学校来领毕业证,就想找我碰碰运气。

我看得出来,她内心其实很忐忑。毕竟我们不是很熟,而且两家的关系也一般。不过此刻的她,也是将我看成了救命稻草,想博一个希望而已。

看着眼前哆哆嗦嗦的女孩,我的内心也被深深触动了。在外边磨砺这几年,我对自己当初轻易放弃学业感到了深深后悔。

如果我当初学历高点,我就有资格在部队考军校,哪怕考不上,我也能看懂各种图纸,成为连队骨干,转志愿兵也相对容易些。

如果林小芝就此辍学,可能她也就和村里大多数的女孩子一样,早早嫁人结婚生子,然后为柴米油盐辛苦劳作。

我沉吟了片刻,便决定帮一帮她。若她真的是那块料,明年高考考上了大学,那我也算功德无量了。

我凑了凑,将身上的退伍费,加上这几个月的工资都借给了她,总共140元钱。我也不知道够不够,但这已经是我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林小芝哭得情不自已,要跪下给我磕头。看到周围传来的异样眼光,我赶忙阻拦住了她。告诉她,不要跟别人说。如果后面不够的话,过来找我,我到时候发了工资再给她点。

林小芝红着眼眶,一笔一划给我写了欠条。此刻,任谁也没想到,这份欠条竟会在日后成为我们感情的见证。

她是怎么跟家里人说的,我不太清楚,只不过总算是能回到学校复习了。

她复习的这一年,林小芝总是利用周末时间过来,帮我洗衣服。我劝说了她几次,说不用了,有那个时间多复习功课。

但每次,她都笑着说,自己天天在学校复习很累,出来帮我做点事,也算放松心情。

周围的人都笑,说我找了个女学生当对象。我赶忙澄清,说是我的妹妹。林小芝在一旁听到了,也不恼,只是捂着嘴偷笑。

1984年夏天,林小芝参加高考,发挥得还算可以,虽然没有考上大专,但也上了我们省里的一所高中专,学财会专业,学制三年。

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这已经是“山窝飞出金凤凰”了。林小芝的前途有了,她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当成换亲的筹码了。反而因为她出息了,她那无人问津的二哥都成了香饽饽。

林小芝私底下专门感谢了我,要不是我的资助,她根本不会有今天。她承诺,在学校每月发的补助金,她会节省一部分,慢慢还给我。

我连忙阻止了她的这种行为,中专生虽有补助,但也不多。真要搞坏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了。真要还钱,等到以后参加工作了,挣工资了再慢慢还吧!

我开玩笑说道:要是你过意不去的话,你到时候连利息一起给我就行了。

林小芝去省城上学了,她并没有翻脸不认人,每隔两月都会写信给我。对我来说,能在闲暇之余,收到姑娘的来信,也是一种慰藉。

虽然我在单位因为表现好,转了正,但我也感觉自己的文化程度不足。受到林小芝的刺激,我开始了学习,想通过函授拿到更高学历。

林小芝得知我的想法后,特别支持我。因为她在大城市,平时多去图书馆、书店,看到有适合我的书籍,她买下后给我寄回来,对我帮助很大。

三年后,林小芝毕业,分到了我们县里的财政局上班。

我也顺利取得了建筑方面的函授中专学历,在单位得到了重用。

此时我也27岁了,去相过几次亲,但都没成,父母愁的不行。虽然说以我的条件,倒不至于娶不上媳妇,但事情没落定,他们心里一直牵挂着。

22岁的林小芝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他们局里的一位高干子弟,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她父母很高兴,希望她能嫁到大户人家,以后家里的两个哥哥也能借势。

但林小芝并不希望如此,她对那个人很讨厌。父母的念叨让她不厌其烦,于是她干脆也不回家了,也不住宿舍(害怕那人前去骚扰),而是租了间房子独居。

我去帮她搬家时,听到她这般抱怨,我也说了自己的苦恼,可真是同病相怜啊!

此时,林小芝突然说:“成林哥,要不咱们谈吧?”

我吓了一大跳,连忙摆手,“开什么玩笑?你一个中专生,怎么能和我一个初中生在一起?况且我还大了你那么多?你可别误会,当初我帮你可不是图你人去的。”

林小芝莞尔一笑,“成林哥,你忘了,你也是中专生啊!就是因为你不是有目的的,我才佩服你善良、有爱啊!你就说这事成不成吧?要是我俩成了,我剩下的钱,可就不还了哈!”

说完她还比了比手指,这些年她陆续从我这借了200多块钱。工作了以后,还了一些,但还有100多没还。

我看她认真地,问道:“你没开玩笑?”

她郑重其事点头,“其实,上中专时,我就喜欢上你了。但这么多年你没说,我也不好意思提。”

就这样,我和林小芝谈起了对象。到我们要结婚,挑明关系时,遭到了她家里人的强烈反对。

但林小芝态度强硬,最终我们于1988年夏天,结了婚。

1991年,我从集体单位辞职,自己开始创业。得益于这么多年的积累,加上后天学到的东西,我在工程行业,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后多年,我一直从事工程行业,也从老家带出了不少人。这期间,也遇到了不少的坎坷,但小芝一直是我身后最坚定的支持者。那张欠条,也被我俩一直珍藏,成了我们感情的最好见证。

素材:罗成林;撰文:老刘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