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禾本科玉米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在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我国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和化工业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玉米极强的适应力为美洲带来繁荣,被视为神的植物提及玉米,人们总会想起那令人陶醉的酒桌小菜。无论是化作爆米花,让人唇齿留香;还是熬成金黄玉米汤,滋养肠胃;亦或作为煎牛排的雅致配肴,玉米之味,千变万化,皆令人垂涎。固然有人将其视为畜牲之食,然而在世人眼中,玉米无疑是一种庄严的主食。
简简单单的烹煮,或是一场热情的火烤,玉米即可呈现其纯粹美味。研磨成粉,化作墨西哥卷饼的曼妙身姿,亦别具风味。而谈及以玉米铸就辉煌强盛的国家,中南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必当首屈一指。相传玉米的发源地位于墨西哥中部,彼时,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它仅是南北美洲的独特佳肴,印第安人的主食之一。
至于阿兹特克与印加的辉煌财富,如今我们只能透过西班牙探险者的叙述来想象。据说,当时中南美洲的阿兹特克与印加王国人口众多,然而街头巷尾,却罕见乞讨之身影。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王国的都城,人口超过二十万,而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如此规模的都市难得一见。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南美洲,其富饶非欧洲所能及。
这一切的根源,便是玉米。它与马铃薯一同,成为美洲原住民饮食的基石。玉米易种,其适应性强,在小麦难以存活的土地上依旧能茁壮成长。正是依赖这些金黄的果实,中南美洲各国方能养育出庞大的人口。可以说,当年美洲与欧洲的贫富悬殊,实乃小麦与玉米之别所致。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感念玉米的恩泽,将其颂扬于神话故事之中。在玛雅的传说里,玉米被视为神明的馈赠,甚至有言人类即是神明以玉米塑成的血肉之躯。
改变殖民者的命运的粮食玉米,这一与新大陆息息相关的农作物,不仅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更在大航海时代后期,成为了英国殖民者摆脱生存危机的关键。
在那个时代,西班牙人率先踏足新大陆,占据了气候宜人的肥沃土地。而后来者英格兰人,不得不面对北方严寒的荒凉之地。无论是弗吉尼亚的森林,还是普利茅斯的岩石海岸,英国殖民者均面临严峻的食物短缺问题,能否安然度过漫漫寒冬,实属未知。就在这样的绝境中,当地的印第安人向这些异乡人伸出了援手。他们不仅馈赠了玉米,更是传授了玉米的种植与食用技艺。值得注意的是,玉米在印第安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它不仅是他们唯一耕种的作物,更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时发现了玉米
得益于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英国殖民者才得以从饥饿的边缘挣脱出来。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些获救的殖民者后来却为了自身的土地和利益,将屠刀挥向了曾给予他们生命的恩人。如果当初印第安人没有将玉米的秘密传授给英格兰人,那么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步伐或许会大大放缓,甚至有可能中途夭折。那样的话,由这些殖民者后裔领导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与建国,也将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尽管玉米救了英国殖民者的生命,但他们却并未对这种谷物产生感情。事实上,大多数欧洲人对玉米都抱持着漠视的态度。尽管玉米通过西班牙航海家的传播进入欧洲,但它并没有像马铃薯那样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重视。原因在于,玉米中缺乏谷蛋白,无法像小麦、黑麦和大麦那样被加工成松软可口的面包,这是欧洲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在饮食习惯上往往表现保守,即使常常与饥饿为伴,欧洲人依然对玉米提不起兴趣,至多将其视为家畜的饲料。在爱尔兰的马铃薯危机中,这种偏见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伦敦政府提供的玉米作为应急粮食,却未能得到爱尔兰人的认可。即便是在生死边缘,他们对玉米的排斥依旧根深蒂固。
巴尔干半岛以玉米种植铸就局部独立之路在大部分欧洲人对玉米抱以偏见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群将这种谷物纳入了他们的日常饮食之中。其中,巴尔干半岛的居民对此尤为青睐。历史追溯到奥斯曼帝国对该地区的统治时期,玉米便悄然传入这片土地。18世纪起,山地居民,特别是基督教徒们开始接纳玉米,并着手进行种植。直至今日,罗马尼亚与克罗地亚的人们依旧保持着食用由玉米粉烹制的粥的习惯。
在奥斯曼帝国强盛时期,其对巴尔干半岛山区的控制力相对薄弱,满足于对平原地区的占领与统治。那些可能潜藏游击战士的山区并未引起其关注。然而,正是在这些看似荒凉的山丘上,随着玉米的大规模种植,逐渐聚集起了一批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力量。
玉米以其超越小麦、大麦的营养价值和更高热量,滋养了更多的人口。因而,巴尔干半岛的山区地带逐渐演变为一个摆脱了奥斯曼帝国控制的独立区域。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在与俄国的连年战争中不断失利,其统治权威日益衰落。因玉米种植而赢得部分独立的巴尔干半岛,民族主义运动随之兴起,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巴尔干半岛,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尽管奥斯曼帝国曾力图压制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但独立的力量最终找到了突破的缺口。19世纪,巴尔干半岛的独立运动引发了一连串的战乱。在与奥斯曼帝国的不断斗争后,该地区又陷入了内部的纷争,不仅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为后来巴尔干半岛悲惨的内战埋下了伏笔。在此期间,玉米的种植和食用习俗也从意大利北部蔓延至中部地区。炖玉米碴和玉米面包成为了当地流行的美食。炖玉米碴,一种由玉米粉制成的粥状食品,与巴尔干半岛的玉米粥相映成趣。至今,它仍然是意大利的传统美食之一,不时地作为主食出现在餐桌上,甚至取代意大利面的地位。而玉米面包,由玉米粉和小麦粉混合而成,其独特的甜糯口感,迥异于其他面包,深受喜爱。
玉米或为我国清代人口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在欧洲一度不受人们欢迎的玉米,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可是备受人们喜爱。特别是对中国来说,玉米有可能是其人口爆发式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普遍认为是土耳其人或者欧洲人把玉米传入中国的。不管是谁传进来的,当时的中国人民很快就发现了玉米的优点。
“玉米”之名最早见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当时中国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可以说那时的中国人基本上是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但充满智慧的农民在无法进行水稻种植的山上大规模种起了玉米。
中国人口大规模爆发增长是在十八世纪之后。康熙皇帝尚在位的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人口突破了1亿大关。这也是中国人口爆发式增长的开始。
康熙帝之后,清帝国又迎来了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 在他们的统治下,人口增加了了三倍有余。到十八世纪末期, 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中国人口在十八世纪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是因为“清政府的统治带来了和平”, 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玉米和红薯的传入让一般市民可获取的营养更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