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中,捉住蒋介石的人到底是谁?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9-11 03:44:40

1936年的冬天,西安的寒夜笼罩在一种不安的沉默中。12月12日凌晨,几乎没有人预料到,华清池中,一场惊天动地的突袭正悄然展开。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支精锐的队伍迅速逼近蒋介石的住所。枪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卫队的抵抗如同虚设,蒋介石仓皇逃离。然而,当他以为可以躲过这一劫时,却在虎畔石的夹缝中被一只坚定的手掌握住了命运的绳索。那双手的主人是谁?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发难,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在短短的时间内,东北三省迅速沦陷,这对当时中国的国防和领土完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日本军队的侵略,东北军作为当时中国东北的主要军事力量,本应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然而,在张学良的率领下,东北军却选择了撤退而非坚守。

撤军之后,张学良立即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日本的军事威胁依然存在,他们在占领东北后并未停止扩张的野心,这使得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国内的抗日情绪逐渐高涨,全国各地的人民纷纷谴责张学良的撤退策略,认为他在关键时刻未能守住国土,是失职之举。

然而,局势的复杂性远超外界的简单判断。此时的中国政府以蒋介石为首,推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认为,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内部必须首先统一,特别是要消灭共产党的力量,才能集中力量抵抗外敌。因此,他要求张学良优先执行“剿共”任务,暂时放缓抗日的行动。

张学良虽然是蒋介石的部下,但他内心深知,东北的失守并非因为军队的不战,而是因为实力的悬殊和战略上的无奈。他曾多次向蒋介石表达了抗日的决心,并希望能够将部队力量集中在对外防御上,但他的建议并未被采纳。蒋介石坚持要先解决内部问题,这让张学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张学良奉命率领东北军参与了多次与红军的作战行动。然而,面对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红军,东北军屡次失利。战场上的连连失利使得东北军内部士气低落,士兵们对前途充满了不安和疑惑。

与此同时,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也让张学良感到无比艰难。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日益高涨,许多人对东北军的撤退耿耿于怀,甚至有人公开指责张学良是“卖国贼”。

张学良的抗日主张

1936年10月,蒋介石亲自飞抵西安,这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加紧对共产党的“剿共”行动。在蒋介石看来,国内的统一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必须全力以赴。而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最高指挥官,此时已经深感国际形势的严峻,日本的侵略步伐愈加逼近,中华民族的存亡危在旦夕。面对这样的局势,张学良无法认同蒋介石的策略,他认为当前应该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对外,抗击日本的侵略才是重中之重。

在西安的会谈中,张学良多次向蒋介石陈述自己的看法。他详细说明了东北的局势,强调日本已经控制了东北三省,并且正在向华北扩展,形势不容乐观。他指出,如果继续耗费精力在内战上,国家将无力应对外敌的侵略,最终会导致民族的毁灭。张学良的语气坚定,言辞恳切,然而,蒋介石对这些建议并不感兴趣。

蒋介石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坚信共产党才是国民政府的最大威胁,必须彻底剿灭才能保证国民党的统治稳定。在他看来,共产党在国内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如果不尽快解决,将来不仅无法对抗日本,甚至可能失去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蒋介石的强硬立场让张学良非常失望,几次恳切的建议都被蒋介石一一否决,甚至还遭到了斥责。蒋介石责备张学良不理解大局,认为他不应该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停止内战的主张。

会谈结束后,张学良回到了自己的驻地。此时,东北军的将领们已经对蒋介石的政策颇有微词,尤其是经历了多次对红军的失败后,部队内部的士气十分低落,士兵们对继续内战充满了疑虑和不满。

张学良与杨虎城逐渐达成一致,认为如果蒋介石继续坚持“剿共”政策,国家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于是,他们开始考虑采取非常手段来逼迫蒋介石改变政策。两人私下多次会面,商议如何才能有效地迫使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转而全力抗日。经过一番慎重的讨论,他们决定采取武力胁迫的手段,也就是后来的“西安事变”。

紧张的夜半行动

1936年12月11日傍晚,张学良召见了白凤翔。两人坐在桌前,张学良神情凝重,他压低声音,对白凤翔说道:“我想了很久,决定派你干一件天大的事,把委员长扣起来,逼他抗日。现在,我命令你到临潼‘请’蒋委员长进城,共商抗日大计!记住,不要伤着委员长!”这句话出口,标志着西安事变的序幕正式拉开。

12月12日凌晨,西安的街道在寒冷的冬夜中显得格外寂静,只有风声在耳边回荡。白凤翔按照张学良的命令,迅速而小心地集结了他的得力部下——刘桂五、孙铭九等人。他们在小东门的一个隐蔽地点会合,每个人都装备齐整,神色凝重。简单交代了行动计划后,白凤翔带领着这支队伍,悄无声息地向灞桥东面的军营进发。

经过夜色的掩护,这支队伍很快抵达了灞桥东面的军营地点。这里一片寂静,士兵们已经按照白凤翔的命令做好了战前的准备。尽管他们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怎样的任务,但没有人多言,每个人都在默默检查自己的武器和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天刚刚破晓,天空还带着一丝暗蓝的色调,白凤翔率领的队伍已经悄悄抵达了华清池。这里是蒋介石暂住的地方,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白凤翔下令,队伍分为几路,从不同方向包围五间厅。行动必须迅速、果断,不能给蒋介石的卫队任何反应的时间。

随着白凤翔一声令下,队伍迅速展开行动。他们从华清池的各个入口渗透进去,目标直指五间厅。蒋介石的卫队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一次突袭,但很快,他们也反应过来,激烈的抵抗随即展开。枪声在这宁静的清晨中显得格外刺耳,双方的交火打破了山谷中的寂静。

尽管进攻十分猛烈,但由于五间厅的地形复杂,正面突入的计划遇到了强烈的抵抗。白凤翔迅速分析了情况,决定改变策略。他选择带领一部分人,从侧面的假山石小道悄悄接近五间厅,这条路相对隐蔽,可以避开正面的火力。

队伍迅速而安静地沿着小道移动,很快就接近了五间厅。进入五间厅后,白凤翔仔细查看了周围的情况,发现蒋介石的衣帽整齐地放在一旁,显然他是匆忙逃离的。白凤翔走近蒋介石的床边,摸了摸被子,仍有些温热,这表明蒋介石刚刚离开不久。白凤翔立刻意识到,蒋介石一定还在附近。

于是,白凤翔果断下令,指挥部队进行彻底的搜索。每个士兵都分散开来,在华清池的各个角落仔细搜寻,尤其是一些可能藏人的隐蔽处。与此同时,白凤翔并没有放松对蒋介石的侍从人员的审问,试图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正在审问的过程中,一名士兵匆忙跑来报告:“在华清池外发现了一只鞋!”白凤翔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蒋介石可能在逃跑的过程中遗失了鞋子。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蒋介石很可能就在附近的山中躲藏。白凤翔立即指挥刘桂五、孙铭九和王玉瓒等人,带领士兵向山上搜寻。

山间小道曲折蜿蜒,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搜索每一个角落。他们沿着石阶和灌木丛仔细检查,终于在虎畔石旁的一处夹缝中发现了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躲在夹缝中,身上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睡衣,显然在突袭中没有时间做更充分的准备。

事变后的个人命运

捕获蒋介石后,张学良迅速下达命令,要求将蒋介石安全送往西安城内。白凤翔和他的部下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

蒋介石当时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睡衣,显然在突袭中仓促逃出,没有时间穿戴整齐。为了确保蒋介石在寒冷的早晨不至于受凉,白凤翔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狐皮大衣,披在蒋介石身上。

车队缓缓驶向西安城内,沿途的士兵们保持高度警戒,确保蒋介石的安全。在车内,白凤翔始终陪同在蒋介石左右,确保一切顺利。到了西安城,蒋介石被安排在一处安全的地方,等待接下来的谈判。这一过程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已经开始筹备紧急会议,希望通过与蒋介石的直接对话,促成抗日的转变。

然而,西安事变虽然达到了暂时控制局势的目的,但并没有像白凤翔等人希望的那样,立即促成全国团结一致对外。蒋介石在被扣押期间,国内外的形势愈发复杂,国民党内部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尽管张学良和杨虎城希望通过这次事变推动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们所愿。

随着事变的结束,蒋介石被释放,返回南京。在南京,蒋介石重新掌握了政权,随即开始对西安事变的相关人员进行清算。作为事变中的关键人物之一,白凤翔首当其冲地遭到了政治打压。国民党政府对他的军事职务进行了调整,取消了他的军职,仅仅授予了一个象征性的文职,而张学良本人也被软禁到老。

参考资料:[1]王春林.不对称的博弈:西安事变善后中的蒋介石与杨虎城[J].安徽史学,2024(2):74-83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