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画册是根据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编绘的。这是第十四分册。
红娘子在豫东跑马卖解,常受豪绅欺侮。杞县举人李岩十分同情她的遭遇,曾数次仗义为她解围。崇祯十三年秋,红娘子被逼无奈,毅然起义,后来又向李岩求教行动方略。李岩的仇家就趁机密告官府,说李岩私通“反贼”,并煽动“民变”。官府当即把李岩逮捕入狱,判成死罪。红娘子闻讯即和李岩之弟李侔商量,攻破杞县,杀了狗官,救出李岩。在红娘子等推动下,李岩终于消除了疑虑,决心毁家起义,同投闯王,受到闯王的热烈欢迎和重用。
(1)崇祯十三年秋,红娘子带领一班子伙计在豫东商丘地方跑马卖解。当地的那些惯于倚势欺人的官绅富户,把她当成卖艺也卖身的贱人看待。
(2)有一天,商丘一个恶霸财主把红娘子骗入后花园,竟图持强把她留下。红娘子忍着怒火,要他不得无礼!那财主不听劝告,却嬉皮笑脸伸手来拉红娘子。
(3)红娘子“啪”的一记耳刮打过去,打得那财主鼻口开花,鲜血喷流,大叫“反了!”于是立即有一大群悍奴恶仆,舞刀弄杖,将红娘子围住攻打。
(4)红娘子姓邢,本是河北长垣人,从小父母就被财主逼死,苦大仇深。当时她心一横说:“反就反了吧,先杀了这班禽兽!”登时杀死三人,并乘势纵上墙头。
(5)红娘子领头造反,伙计们十分高兴。一阵呐喊,从前院杀到后院,杀了恶霸全家。他们收拾了银钱、细软,检点了骡马,放火烧了宅子,只留下粮仓不烧,将粮食分给当地饥民。
(6)自从树起了“红”字造反大旗,便进一步招兵买马。不久队伍扩充到一千多人,下一步怎么办?她心中还没辙儿。正巧打听到举人李信将从开封回杞县,便决定半路截住向他问计。
(7)李信字伯言,其父李精白,生前做过山东巡抚,因谄事魏忠贤,致名声很坏。因此李信备受当权缙绅歧视,无意仕途,喜读“经世致用”的书。他好打抱不平,曾几次仗义为红娘子解围,今天又不期而遇。
(8)红娘子为免李信日后受牵累,便佯装是半路将他劫走。到军中后则热情款待,问他今后该怎么办?李信认为只有大干下去,别无他路可走。
(9)李信平时也留心陕西各家义军的成败得失,并风闻李自成已率众入豫,在南阳一带打富济贫,从者如流。因而得出四句话,希望红娘子能照此行事,即:“兵精粮足,不守一地;严整军纪,多行仁义。”
(10)红娘子想到去年在杞县打了知县的小舅子,酿成大祸;今年在商丘则有虞姓富户因调戏她未遂而诬告她暗通白莲教,将她拘押,都亏李公子出面周旋才得脱身;今天他又赐教日后方略,更为感激。
(11)李信由于出身官宦世家,虽也同情红娘子的造反行为,但自己还不肯走此道路,所以当天黄昏就带着仆人回杞县李家寨去了。
(12)李信刚回到家,便有仇家密告官府,说他私通“反贼”红娘子,又说他平时赈济饥民,企图煽动“民变”。两“罪”俱发,立即逮捕入狱。
(13)李信下狱,夫人汤氏终日以泪洗面。她为救丈夫出狱,不惜重金贿赂官府。同时与李信兄弟李侔商议,要他亲到狱中上下打点,以免李信受苦。
(14)杞县百姓纷纷表示不平。他们说:“人家李公子救活过咱们,如今落难,死活难说,咱们不能坐视不理!”很多人摩拳擦掌,恨不得杀掉狗知县,打开监狱救出李信。
(15)红娘子听到李信下狱,非常着急,立刻差人分头到杞县和开封打听实情。她为了不引起杞县狗官注意,以便随时劫狱救李信,将人马暗暗开到商丘西北地方。
(16)李侔正在走投无路,红娘子派来开封的人找到了他,劝他别指望官府,还是到红娘子军中商议如何营救李信要紧。
(17)李侔到了红娘子军中,一合计,认为硬攻城不是办法,万一不克,反会使李信死的更快。
(18)这时,派往杞县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杞县穷百姓都痛恨官府,正想造反,救李公子出狱。李侔忙说:“民心可用,机不可失。”红娘子表示同意。李侔立即派人串通城中饥民作内应。
(19)从商丘境内出发攻杞县,本来攻东门或北门最便。但红娘子却故意兜个圈子,先到韩岗附近,亮出旗号,截断杞县通往开封的大道,使狗县官不敢起将李信悄悄押往开封的念头,然后准备由西门攻城。
(20)红娘子的部队一到韩岗,穷百姓争着送茶水、草料。许多年轻人都要求跟去攻城。红娘子挑选了五百人夹在人马中间,并一再申令:不许放火打劫、奸淫妇女、乱杀人。
(21)红娘子要攻城的消息飞快地传到了城内,知县陶诚闻讯大惊,立即命令关城门、查户口、抽调壮丁,协助两千兵勇守城。
(22)在杞县监狱后院,有个单独号子,十分昏暗,约摸一更敲过,一个人从床上忽然坐起,叹了口气说:“真没想到,我李信竟有今日!”
(23)李信想起了今天下午监狱头目李老九向他透露的机密消息:一是知县得了仇家万把两银子,已经把他定成死罪上报;二是仇家准备买通狱卒将他就狱中害死.·.·想到此,李信心头一凉,直透脊背。
(24)幸亏李老九和狱卒们不肯伤害他,仇家毒计才未得逞。老九还答应去把知县呈文的底子弄来看看。李信心情烦躁,觉得度日如年。
(25)今晚狱中显得很不平常。所有给犯人送饭的人都被挡在大门外,狱门里还增添了十几个挂刀执杖的捕快。
(26)李信不知道前院发生了什么事,只感到不准他的家人进狱还是破题儿第一遭,莫非有何意外事故?突然,从高墙外传来一阵紧急的锣声,跟着有人传呼知县严谕,引起李信的注意。
(27)“贼人离西门只有五里,守城十万火急。各家丁男,立刻全数上城,不得迟误!街上不许闲人走动,不许开门张望!有胆敢乘机扰乱治安者,格杀勿论!”
(28)李信心中纳闷:“什么人前来攻城,竟来的这么突然?难道是李自成已到豫东,要攻杞县?”忽然李老九神色慌张地推门进来。
(29)“老九,弄到手了么?”老九低声说:“弄到手了。”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知县给河南巡抚和布、按二司的呈文底子给李信,并说:“这是花了一两八钱银子从刑房掌案的谢师爷处买得的。”
(30)呈文上写道:“李信暗以红娘为爱妾,权将戎幕作金屋;红娘明戴李信为魁首,已从鞍马订山盟···”李信将底子投在地上愤然叫道:“他们竟如此血口喷人,必欲置我死地,我死不瞑目!”
(31)老九俯身拾起公文底子,小声说:“大公子,这件事且放下,目下已出了一件天大的事,可不得了!莫高声。是红娘子的队伍今晚来攻杞县,声言来救你老!”
(32)李信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远在几百里外的红娘子忽然来攻杞县,这不是硬将自己推入绝路,促使快死么?正在发楞,忽听院中一连声地传呼:“大老爷请李公子去衙门说话!请李公子!”
(33)一个衙役推门进来,老九忙拉他至一边附耳叮嘱:“大公子为劝赈救灾,身受不白之冤,你也清楚,此去衙门,务必多多关照!”衙役点头。
(34)李信带镣乘轿到了县衙,直至二门,在大堂前下轿。见堂上空无一人,不象要对他审讯,他刚走上三层石阶,便见知县陶诚已笑迎出来。李信躬身说:“犯人镣铐在身,不便行礼,望老父母海涵!”
(35)知县骂下人“混蛋”,并命人立即为李公子去掉手铐。李信面带冷静的微笑,看着这场小戏演完。知县见他并无感谢之意,又陪笑说:“因学生一时疏忽,致先生多受委屈了!”
(36)知县把李信请进签押房,先说一通囚禁李公子实非本意,正在百计为之开脱等等,接着便开门见山地说:“红娘子今晚前来攻城,声言要救足下出狱。学生为兄台着想,窃以为此事对兄台极为不利。”
(37)知县冷笑一声:“攻城不破,适害足下。即令攻破,公子被救出,朝廷岂能宽容?恐老先生灭门之祸,旋踵而至。红娘子纵然凌迟,何足挂齿!老先生世受国恩,原非草木小民,万望三思!”
(38)李信望着这老官僚的奸诈面孔,淡然一笑说:“天下事常出李信意料,即信自出钱粮,赈济饥民,别人却必欲置信于死地,同出犯人意料。今日身在囹圄,三思何益?”
(39)知县忙俯身向前:“今夜此时,既是老先生身家祸福关头,也是老先生立功赎罪良机。倘足下能亲笔与红娘子写封信,劝她火速离杞···不然,陈副将永福驻军省城,朝发夕至,明日大军一到,内外夹击,必将覆没无疑·..”
(40)李信微笑说:“既然红娘子即可剿灭,今日修书实无必要。”知县沉吟片刻,说:“请问德齐二公子现在何处?”“舍弟李侔,一恐仇家陷害,二为替鄙人申冤,于数日前往开封去了。”
(41)知县进一步威胁说:“数日前二公子离开开封,而今日红娘子突来攻城,蛛丝马迹,岂不显然?事已至此,足下百口莫辩。但如能依我之见,使红娘子退兵,则一天云雾自散。请足下三思!”
(42)李信斩钉截铁地说:“这是仇家栽诬,好将我兄弟一网打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信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其它概不愿想!”知县脸色一沉,轻声说:“请!”李信立即起身告辞。
(43)李信被重新送入牢房。他开始担心红娘子攻城时,知县乘混乱之际派人来下毒手。幸好手铐已取掉,他把眼光 落在唯一的木凳上,自忖危急时也可凭以自卫。
(44)忽然,从西门外传来了一声炮响,震得窗纸索索作声,紧接着呐喊声、大炮小铳声震天动地。接着远处传来喊叫:“红娘子破城啦!··”李信抓起木凳,站好了迎战架势。
(45)红娘子的人马攻破了西门,冲入城内,守城兵勇纷纷向东门外逃。红娘子派人飞马传呼:“全城百姓不要惊慌!要紧闭大门,不许乱跑和窝藏官兵!”
(46)这传呼声到十字街口分开向南、向北、向东…………越过高墙传进监狱。李信不觉高兴地说:“好,全城都占了!”忽然老九慌慌张张地来扔给他一把大刀,然后转身就跑。
(47)李信握刀当门而立。只听得前院大牢里砸镣砸锁声响成一片,并仿佛听到有一群人冲进大门。他猛地看清,跑在最前边的是李侔。
(48)跟在李侔后面的是四、五十个家丁和仆人,再后还有一大群人。李侔大声说:“哥,大家来救你出狱!”兄弟重逢,又惊又喜。
(49)李信终于从口里冲出一句话:“德齐,我做梦也没想到你跟红娘子一起破城!”“不破城救不了哥,只好走这一着棋。”李侔请哥坐在地上,命家丁将脚镣砸开。
(50)李信说:“二弟!事已至此,我不再抱怨你们。你快去告诉红娘子,请她听我三句话:一、不要杀朝廷命官;二、不要伤害百姓;三、赶快打开仓库赈济饥民。”李侔说:“这些她都明白。”
(51)李信从家丁那里换过一把鱼肠宝剑,在一大群年轻强悍的家丁簇拥中向前院走去。
(52)人们热情地围住了李信,使他深受感动。
(53)李信问:“这些乡亲们是从哪里来的?”李侔答道:“都是城里城外的饥民。早已暗中串连了,所以红娘子攻城时里应外合,不用吹灰之力就把城破了!”有些饥民大声说:“李公子,事到如今,你老不造反不行啦!”
(54)李信向百姓拱拱手,大声说:“各位父老兄弟,李信无德无才,错蒙爱戴,万分惭愧。我李信无辜受诬,几乎丧生,今承各位相救,本应徇情起义,但李信世受国恩,不忍抛弃祖宗坟墓,不忍连累宗族亲友··”
(55)李信这么一说,立即引起群众不满,有人喊起来:“人家一心想要你的命,你还说‘世受国恩’。眼看即将抄家灭门,你还死死地留恋着祖宗坟墓,嗨!到底是宦门公子,不象咱穷光蛋说反就反!”
(56)李信听众人这么一说,也觉得要不是大家来救,还不是白死在贪官劣绅手中?他被仆人们簇拥着出了监狱大门,骑上了平日心爱的枣骝战马,正要扬鞭向城外出发,忽见一支队伍迎面而来。
(57)原来是他远房兄弟李俊带领着李家寨的几百贫苦农民来到县城,前边一个大汉还打着一面白绸旗,上用朱笔写了个斗大的“李”字。李信责问李俊:“老七,是谁叫你搞这面大旗的?快快替我卷起来!”
(58)一个中年农民抢前一步代答:“大公子,凡兴师动众,行军打仗,怎能没有旗帜?这是俺大伙儿要求做的,请不要生七爷的气!”李俊接着说:“大哥,别害怕,这大旗上并没有写大哥的名字呀!”
(59)李俊又说:“只要大哥能平安出狱,小弟愿承担树旗造反的罪名。我不是举人、秀才,三代清贫,加以父母双亡,身无牵挂。今一不做,二不休,不仅来救大哥,还要杀狗官,以泄万民之愤,天大罪名我来担,大旗决不能收!”
(60)李信听后自愧不如。他望了一下,只见在火光映照下,那个“李”字特别鲜明,却不好再叫卷起。忽然,一队骑兵从东门奔来,为首的高举着红绸大旗,上面绣着金黄色的“红”字。
(61)转眼间,这队人马来到跟前停止,大旗后面闪出一青年女将,用清脆而慷慨的声音向李信说道:“大公子,知县和守备我都杀了,衙门放火烧啦!事已至此,咱们快出城商议大事要紧。
(62)李信用无可奈何的口气:“唉,你们硬要把我逼上梁山了。”红娘子冷笑说:“不是我们逼你上梁山,是朝廷逼大家上梁山。大公子要是半月前即听我劝告,树旗造反,何至锒铛入狱,险些丢了性命?”
(63)红娘子的话刚说完,又有一起人马赶来,将十来颗人头扔在李信马前。原来是李府家奴跟着红娘子队伍去把城里几个仇家杀了。李信关心地问起开仓放赈的事。李侔说:早已作了安排。
(64)李信吩咐李俊留在城内,协助维持秩序。又派得力家奴飞马回家,告诉汤夫人他已平安出狱,请汤夫人赶快作好跟随起义部队离开李家寨的准备。接着李信和红娘子、李侔一行人策马出城,到了西门外红娘子的老营。
(65)李信见军容整肃,戒备严密,不觉心中称赞。
(66)李信见她比以前消瘦了,眼睛充满血丝,但仍眉宇间英气勃勃,顾盼间光采照人。笑着说:“这几天你很辛苦啦!”
(67)红娘子笑道:“能救出公子,这点辛苦算什么?你李公子一人有难,万人出力。谢天谢地,你出狱了,我这出戏也唱完了,下一步怎么走,正要听你的将令呢!”
(68)饭端出来了,每人满满一大碗芝麻叶糊汤杂面条,另外一碗生调葱花青萝卜丝,一小碟辣椒汁。红娘子对李信说:“你好好休息,我回城里料理完急事就来。”
(69)李信问李侔下一步如何办?“只有毁家起义一条路了。”李侔毫不犹豫地回答。李信沉重地说:“只好甘作不肖子孙了。但不知红娘子下一步有何打算?”“听说她想拥戴哥哥做主帅。”
(70)李信暗自一惊。此刻一出狱就接替红娘子的主帅地位,既缺乏思想准备,又恐红娘子的部下心中不服。抬头对李侔说:“不行!”
(71)李信正想说下去,那个派往李家寨给汤夫人报信的仆人回来了。进门后递给李信一封信。李信拆开一看,脸色阴沉,将书信交给李侔,心情沉重地走出了大门。
(72)李信走到村边,看见红娘子的人马从城里押运粮食财物回来,许多百姓正在村头议论李闯王的事,见是李公子便围了上来,十分亲热。李信便趁机向他们询问李闯王现在何处?有什么消息?
(73)百姓们告诉李信,李闯王的人马从上月中旬来到河南,先在南阳附近,后又一路向北,到处攻破山寨,打富济贫,救活百姓,十分仁义,显然是一派夺取天下的景象。
(74)他怀着极不平静的心情回到村里,见李侔正靠着土墙呼呼大睡,手中还拿着汤夫人的信,他把信抽出又重读一遍。
(75)“自遭家难,日夜忧苦···还我夫君,实为大幸。然杀官劫狱,国法难容;历世忠孝,千秋名节,毁于一旦。妾虽无知,亦读诗书;反复思维,心胆俱碎。想公子岂揭竿之辈?万望悬崖勒马··”
(76)李信叹了口气,又走出老营。有一小头目奉红娘子之命驰回村中,见了李信滚鞍下马,躬身说:“红帅命小的回来看你老和二公子都睡了没有,请两位公子好生休息,吃过午饭便要离开这里了。”
(77)小头目又报告了红娘子在城内分粮放赈的情况,说多亏李七爷挺能干,分发粮食,秩序很好,红帅称赞李府人材真多!··李信听了也喜形于色。
(78)将近中午,红娘子和李俊一起回到老营。红娘子把李俊处理发粮的事夸赞了一番。
(79)大家吃过午饭,围坐火边商量今后打算。红娘子说眼下有三件事要二位公子拿主意:一是部队要整休和辎重拉向何处;二是全军需要决定谁当主帅;三是杞县一带一马平川,离省城又近,非久留之地,今后行动需早打算。
(80)李信说:“人马应该立刻开往李家寨和圉镇,到那里休息整顿,请红帅就去下令。”红娘子吩咐亲兵向几个头目传令:除巡逻骑兵和征收粮食以及负责放赈的人马外,余皆向圉镇开拔。
(81)红娘子回到屋里,向着李信笑问:“七爷带来的人马也出发吧?”李信反问:“刚才不都是你亲自下令么?”红娘子在火上搓着手说:“七爷不是我的部将,我怎敢僭妄?”李信笑道:“想不到你竟有那么多心眼儿!”
(82)李信只得自己吩咐李俊率领人马火速动身,接着商量第二件大事。李信坚持不肯当主帅,红娘子笑道:“我说穿了吧,无非两点:一是你怕树大招风,恶名远扬;二是还忘不了你李府上什么‘世受国恩’呀!”
(83)红娘子又说:“豫东是你的家乡,你当主帅有利于号召饥民,我并非自己不能统兵打仗。另外,我把话说在头里:我要为天下穷人和女流之辈争气,一反到底,你们若半路上变卦,咱就分道扬镖。”
(84)李信兄弟深受感动,同时对红娘子愈加敬佩。他拔出鱼肠剑“唰”的一声,砍在屋柱上,口气决断地说:“红娘子,我听你的,不再推辞。我们一定一反到底,义无反顾。我李信兄弟若中途变卦,犹如此柱!”
(85)红娘子也拔出一支箭,一挽两断,激昂地说:“我同二位公子同走一条路,一心向前闯,纵有千难万险,誓死不变,倘有三心两意,犹如此箭!”李信说:“好!不过现在仍要用‘红’字大旗,‘李’字旗不要再打。”
(86)红娘子近来听说李闯王到了豫西,极得民心,声势日大,便已怀有投闯之意,所以她也同意李信的主张,暂用“红”字旗,日后另作计较。她立刻命亲兵将刚才决定的事传告全军,随后听见老营大门外一片欢腾。
(87)李信对李侔说:“德齐,你马上回家去,将不能不毁家起义的道理,好生劝解大奶、二奶。叫她们速作准备,下狠心舍家随军,千万莫生短见。”
(88)李信兄弟一起走出老营,将士们又是一阵欢呼。李信向大家点头致意,然后腾身上马,向城门奔去,准备到城里看看后即同红娘子率领老营出发。而李侔则带着一群家丁,直奔李家寨去了。
(89)圉镇是杞县的一个较大集镇,有四五百户人家,一条南北大街,隔日一集,颇为热闹。红娘子的人马到圉镇后就驻在一座大庙和一些空房子内,也搭一些军帐。对镇上百姓平买平卖,秋毫不犯。
(90)李家寨就在圉镇旁边,李信和红娘子在黄昏时来到,李侔带了一大群人在北门外迎接。
(91)走到李府大门外边,李侔向紧靠西边的一座插着红娘子大旗的大门指一指,说老营就扎在那里,但是他紧接着满脸笑容道: “家嫂在内宅恭候大驾,就请马上光临。”红娘子想起关于她和李信的流言,脸颊刷地红了。
(92)红娘子先到老营,用心梳洗了一番,然后换了衣服。她找出两份礼物,是起义后从大户人家抄来的名贵首饰和锦缎,命四名稍懂礼节的健妇捧送李府大奶、二奶。这时汤夫人又派仆人来催请。
(93)李信回府后先在客厅中与近房长辈略作周旋,再向总管家作了些吩咐,便到后宅与大奶奶见面。汤夫人眼泡红肿,脸色憔悴。
(94)她一面抽咽,一面劝李信说:“你兄弟二人远走高飞,由我拚着一条命在家顶着。等过了三年五载,是非水落石出,你们即可平安回家,那时纵然已倾家荡产,也是清白良民,强似失身做贼。”
(95)李信愤然:“你不看今日事逼势迫,只能同红娘子率饥民起义,破釜沉舟,方可死中求生。既破了杞县城,杀了朝廷命官,朝廷必然悬赏缉拿我和二弟。你望我们兄弟逃生,实是劝我们早日送死。唉,真真糊涂!”
(96)汤夫人如梦乍醒,叹口气说:“可是忠孝大节···”李信截断道:“倘按书生愚见,囿于‘忠孝’,自古至今就不会改朝换代了。吊民伐罪,正是顶天立地事业,何谓大节有亏!”
(97)汤夫人无可奈何地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再乱你方寸。只是你这两年倘不与红娘子来往,也不至于此。听说红娘子非泛泛女流,我素来多病,又无子女,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即劝你纳她为妾,也免别人乱说。”
(98)李信苦笑道:“我知你心神已乱,不必多说了。此刻望你隆重款待红娘子,万不可因她出身微贱而有轻视之意。”汤夫人随即唤管家安排迎接红帅,但仍觉名门主妇,屈身迎接绳妓有失体面。
(99)红娘子带着四名戎装健妇,随着引路女仆来到李府。只见仪门大开,灯火辉煌,气象森森,红娘子心头怦怦乱跳。李信兄弟在二门迎送她进内宅。
(100)汤夫人离很远就暗暗打量着这个“江湖女侠”,是否有轻浮举止和习以为常的风骚神情。但在红娘子走到面前时,见她是一位高条身材,面貌端庄,眉眼英气照人的巾帼英雄,与自己的想象大不相同。
(101)红娘子神态大方,步履矫健。汤夫人和上下女眷、仆婢们都感到十分新鲜、吃惊,不觉发出轻轻的啧啧声,无不肃然起敬。
(102)红娘子与汤夫人相见礼毕,分宾主坐下。汤夫人先是感谢红娘子搭救大公子之恩,接着想请红娘子劝说李信兄弟离开义军外逃。但话尚未出口,即有彩云带进一名身背大刀的健妇,向红娘子禀报:官兵已分两路前来会剿!
(103)汤夫人担心地问:“这怎么好呀?”红娘子笑说:“不碍事,请大奶奶放心。”接着要到前面去和李信兄弟商量如何对敌。汤夫人说:“且慢,我同二奶奶准备了一些薄礼奉送,请贤妹过目。”说毕即有丫环抬进一只皮箱。
(104)箱中全是各色上等绸缎,貂皮女袄。彩云又捧上一盒贵重首饰,另有两个丫环端着四百两银子。汤夫人说:“这些首饰有的是我的陪嫁,有的是我母亲遗物,有的是李府祖传之宝。我已用不着了,贤妹留做念物吧。”
(105)接着她又说:“这四百两银子是我们二奶奶的体己,略表微意。”同时又示意彩云从墙上取下一柄古剑,捧到红娘子面前:“这是我们大爷去年在开封买的,早就想送给贤妹。原来宋朝安国夫人梁红玉的爱物,应配巾帼英雄。
(106)红娘子微微一笑,爽利地说:“多谢二位奶奶厚情,收这么多礼物实不敢当。衣料、首饰我都不要,以免戎马之中反成累赘。宝剑和银子就拜收了。”随即向身后一名叫红霞的健妇吩咐:“把宝剑带回老营,银子入公。”
(107)汤夫人说:“贤妹过戎马生活终有尽日,一旦脱战袍享富贵,仍须打扮,好衣裳好首饰怎可不要?”红娘子笑答:“大奶奶替我想的太远了。我既已造反就须反出个名堂,也许战死沙场,也许等我脱战袍时,已经双鬓苍苍了!”
(108)汤夫人把自己珍藏的衣饰送给红娘子本有深意,但红娘子坚辞不受,她带着怅惘的神情说:“贤妹请用便饭,明天再治宴为贤妹洗尘!”
(109)吃毕晚饭,汤夫人又拉红娘子到她卧房坐下,便把打算请红娘子劝李信兄弟外逃的心事讲了。
(110)红娘子有点激动,回答道:“我起义原靠的是穷哥们穷姐妹,并不指望二位公子。我可以和他们各奔前程。但要我劝他们不造反,逃祸异乡,日后做安分百姓,这无异要我劝他们束手就擒,我决不能拿这样糊涂主意劝他们。”
(111)汤夫人的话被顶到南墙上,但并不生气,又说:“他日倘蒙朝廷宽宥,可接受招安··。”红娘子不等她说完,脸色一变道:“接受招安便是忘了老人的仇,小民的苦,成了朝廷鹰犬!我是宁在马上战死,决不跪地投降!”
(112)这时,李信派人来催红帅。汤夫人含泪说:“但愿今后在兵荒马乱之中,贤妹能常在大公子左右,我就是死在九泉也会放心。”红娘子虽已听出她话含不祥之兆,却没有时间认真去想,安慰几句便匆匆走了。
(113)已经是三更以后了,但李府上下仍在忙碌。凡值钱 的东西,有的随军带走,有的分送亲邻和奴仆,有的賙济穷人。粮食都运到大门外,除賙济穷人一部分外,余充军粮。合府奴仆也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等候主人发落。
(114)李信兄弟见内宅很乱,便邀红娘子到书房“三余斋”商议大事。红娘子环顾这摆满珍贵古玩、字画和珍本书籍的精致书房,不由笑笑:“你们宦门公子造反真不容易,不象我们一下狠心,扔掉的不过是破茅屋、冷锅台。”
(115)李信兄弟都笑了。接着商议下一步把人马开往何处。李信说:“杞县离开封太近,万难立足;远离豫东又人地生疏,既要同官军作战;又要防土寇攻袭。茫茫中原,竟难割据一方!”
(116)红娘子主张去投李闯王,李侔听后一拍膝盖说:“好!我们既不能独树一帜,不如投闯王。听说闯王一入河南,即号召饥民不纳粮,不缴税,除暴安民,确实象个得天下的气派。又听说宋献策、牛金星都投闯王了。”
(117)李信惊问:“他们都真的去了?”李侔答:“是真的,我在开封听人说,他们很受闯王重用,言听计从,将来会是闯王的左辅右弼。他们二位都是有见识的人,如李闯王无出众过人之处,决不会贸然去投。”
(118)李信叹息道:“投了闯王便同他有君臣之分,只能尽忠事之,不能中途背叛。这是一生大事,务必三思!路远无真信,万一闯王为人与传闻不符,悔之晚矣!倘离闯王较近,见闻真切,我就不会多此顾虑了!”
(119)沉默一会,红娘子说:“前年冬天,我在永宁县被恶霸追逐,正处于危险之际,高夫人即命刘芳亮来救。在江湖上,我混了这些年,还未见过那样仁义的人,那样好的人马。只看看高夫人,也就可以知道李闯王本人如何了。”
(120)恰在此时,李府一个管庄田的进来,向主人报到。他家住伏牛山区,奔丧今晚赶回。他告诉主人:李闯王行事,古来少有,穷人都把他看成救星,争着去投,连他庄上也去了几个。李信露出笑容:“吾意决矣,去投闯王!”
(121)忽然门帘一掀,汤夫人闪了进来。她显得特别憔悴和虚弱,望着丈夫说:“你们决定投闯王的事,我已在窗外听见了。在闯王麾下,望你们凡事小心谨慎,我既是李家的,人,即令我死,还要为你们操心。”
(122)接着又说:“自古树大招风,名高招忌,纵然闯王十分信任,成功之后,也要及早引退,不可贪恋富贵。”李侔说:“嫂子说的是,今后可随时提醒我们。”
(123)男女佣人和奴婢,黑压压地站满了天井院子。李信当众宣布:所有家奴,一律发还卖身契,永作自由身。丫环们或由父母领回,或另作妥善安置。所有遣散的奴仆都赏给衣物银钱。身强力壮,愿随军造反者集合待命。
(124)这时李俊闯了进来,说:“大哥,快出去!四乡百姓从半夜里就往这里来,人山人海,如今都聚集在南门外,要求投军,选上两万人很容易。”李信向南门外走去,心想:既然不是自打江山,去投闯王,人多势强,反而不美。
(125)寨外和圉镇方面,战鼓雷鸣,马蹄声急,旗帜招展,刀枪耀眼。新吸收的农民只是少数,正在编队,大部分不免要踊跃而来,失望而回。经李信再三劝说,才开始有人散去。
(126)李信正在继续劝说,忽然一个家丁神情慌张地跑到他的身边,小声道:“大爷,不好啦,大奶奶自尽啦!”李信骇得面色如土,眼神发直,慌忙奔回家中。
(127)原来汤夫人想到自己是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之后,怎可背叛朝廷,蒙受不白之名?所以决定一死。她将奴婢们发落之后,便掩门上吊了。李信走进卧室,见汤夫人面色蜡黄,双目微闭。他心肝痛裂,伏尸大哭。
(128)汤夫人留下绝命诗两首。头一首是:三千勇士刀枪明,金鼓喧天起远征;控鹤玉京遵别路,仍将后约订来生。第二首是:万语千言余血泪,难将珍重苦丁宁;幽魂夜夜随君往,化作清风绕旆旌。李信读罢,泪如雨下。
(129)官军听信了谣传,说有三万饥民参加了义军,要攻开封,已串通饥民内应,所以围剿队伍都缩回去了。李信得到探报,同红娘子商定,索性多停两天,办理丧事,休息人马。
(130)李信和红娘子又利用这两天时间,把新吸收的一千多农民以及原有的部队重新整顿一番,建立制度,发布纪律,选拔将校,赶制大小旗帜。全军上下,焕然一新,士气十分旺盛。
(131)第二天黎明,全军即向通许、尉氏方面出发。沿途百姓有准备茶水草料迎接的,也有要求投军的。许多老年人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纪律严明,臂缠红布的“仁义之师”。
(132)一天中午,大军到了尉氏附近,忽有六个人从北边大路上飞马来到军前。为首的一个武官下马向李信拱手施礼,说道:“鄙人是抚台衙门武巡捕张子勇,今奉抚台大人之命,携带抚台大人手谕,前来面交公子,并候回话。”
(133)李信脸色严厉地接过河南巡抚李仙风的手谕,冷笑一声念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地方事李,为严谕李信兄弟火速悔罪来归,投诚免死事···”红娘子气愤地说:“李仙风这老狗,武的不行,想来文的!”
(134)李信将那招降手谕撕得粉碎,猛力向张巡捕脸上甩去,喝道:“你赶快滚回去,告诉李仙风这条老狗,休耍鬼花招!我们去投李闯王,不日将随他陈兵开封城下,与老狗相见。”
(135)张巡捕刚走,另一个下书人来到跟前,他是李信同窗好友陈举人的家人赵忠。书中大意说,陈举人愿为公子说项,奔走衙门,各宪台大人已明白口谕:如李信不再谋反,既往不咎;倘能剿贼自效,可将功赎罪,立刻题奏。
(136)红娘子见李信沉吟不语,便故意说:“大公子,现在回头并不迟,且眼前还有立功良机,不愁总兵印拿不到手里。”李信对赵忠说:“谢谢你家老爷好意。戎马倥偬,不及细述起义宗旨,写诗一首,权作回凭吧!”
(137)李信于马上写下七律一首:“猎猎黄风吹大旗,扬鞭西去壮心悲。百年朝政滋昏暴,一纪干戈靡止期。群虎纵横血满口,遗黎辗转命悬丝。千秋功罪君休问,只为苍生不为私。”写毕即给赵忠带走。
(138)赵忠走后,忽然从朱仙镇方向又飞来一骑,近前一看是个和尚。他双手合十行礼,说道:“小僧原在嵩山少林寺,上月随师来到开封,今奉圆通长老之命,前来下书。”
(139)圆通长老也无非要李信立刻回头,遣散人马,并说:“老衲已面启周王殿下,如公子释兵归来将法外施仁,力加保护。再者公子夙有慧根,倘肯随老衲云游普陀、罗浮,不惟今生可跳出苦海,且西方净土也将添一罗汉。”
(140)李信也写诗一首作为答复:“日月不明似覆盆,声嘶难叩九天阍。小民饮恨诛求急,大地残伤杀戮繁。佛国空闻存净土,人间何处有桃源?弯弓赴救红尘劫,即证前生有慧根。”和尚怀了诗稿,拜辞而去。
(141)红娘子忍不住笑道:“别人造反,都没有这么多麻烦事儿。谁想公子造反,竟比修仙得道还难!去豫西投奔闯王就象唐僧取经,一路上处处有魔难。可笑那老和尚也和朝廷一鼻孔出气,还要你成佛,都是骗人鬼话!”
(142)李信为免将士疑虑,立即命令大军加速前进。
(143)李信和红娘子的义军从新郑和长葛的中间穿过,第七天黄昏到了禹州西南六十里的神堂镇。忽有探马来报,从西边来了一支骑兵。李信决定等天明时再出寨查看。
(144)原来是闯王和宋献策早已得到李信和红娘子率义军来豫西的消息。便派双喜率五百骑兵,带了许多战马、绵甲、军装、神枪火器以及牛、羊肉、白酒、银两等犒师之物,星夜赶往神垕迎接。李信和红娘子等遇见后大喜过望。
(145)李信同红娘子、李侔、李双喜商量决定,由李侔同双喜率一百五十名骑兵立即出发,先去谒见闯王。并带上李信写给闯王和牛金星、宋献策的书信两封,一方面面陈投效诚意,一方面也提出许多建议。
(146)三天之后,崇祯十三年的除夕到了。一清早,李自成即同牛金星出寨看士兵操练,吃早饭时,忽然高一功差人来报,李信和红娘子的人马已到,离得胜寨只有三四里了。
(147)自成对李信的来投非常重视,昨天他和李侔相见后即派高一功、宋献策随着李侔去迎接李信和红娘子,这时听说他们来了,忙带着老营大小将校,走出寨门,往山下路上迎接。
(148)闯王把李信、红娘子迎入老营,这儿原是一乡宦住宅,东花厅名“看云草堂”,现已打扫得干干净净。李信等进入东花厅,红娘子由高夫人和慧英接入后宅。闯王和李信互致敬意,相见恨晚。牛金星也表示钦仰之情。
(149)因李信写给牛、宋的信中提到要改名伯岩,字林泉,以示与过去决裂。他日归隐岩穴。闯王说:“目下李公子前来共事就好,且不说将来归隐的事。至于改名嘛,伯言与伯岩听起来仍一样,干脆改为李岩岂不是好?”
(150)李信不觉把手一拍道:“闯王这一字之删,实在好极,如今方是与旧日之我真正决裂了!”四人同时大笑。
(151)说话间,刘宗敏一脚踏进风门,声如洪钟地说:“哈哈,果然来啦!欢迎!欢迎!”大家起身相迎,李岩同刘宗敏互相施礼,同时想起宋献策在路上曾对他谈到刘宗敏如何英姿豪迈,现在看到,果然名不虚传!
(152)刘宗敏向闯王汇报了破永宁城,杀万安王等情况。闯王说:“破永宁,只是开场锣鼓,破洛阳,才是出大戏,快要开始啦。”这时双喜来禀报,说从洛阳来了几个百姓,恳求义军去破洛阳。闯王很高兴,命即带来相见。
(153)不一会,洛阳来的三个百姓被带到闯王面前。有个二十多岁的后生,名叫邵时信,说他特意来迎接闯王义军去破洛阳的。他从怀中取出两张单子,呈给闯王。上面详细开列着福王和吕维祺的财产数目、重大罪款。
(154)邵时信又扯开衣襟,露出遍体伤痕,哭诉自己一家人与福王府的三世冤仇。宗敏恨恨地说:“真他妈的罪恶滔天!不日破了洛阳,捉到福王,替你们百姓报仇。如要解恨,吃他的肉,喝他的血都行。”
(155)闯王吩咐带邵时信等去吃饭休息。转身对李信说:“咱们接着谈均田的事吧!”李岩便列举了当朝贫富悬殊、土地兼并和王室侵占之弊,建议闯王日后大刀阔斧施行均田,从根本上杜祸乱之源。
(156)刘宗敏说:“眼下不先改朝换帝,把那些手里掌着印把子、刀把子,屁股下坐着成千成万顷土地的王八蛋统统杀掉,空谈均田能均个屌!”
(157)闯王道:“我常想,倘若咱们日后建立新朝,切莫走明朝老路,不能忘记百姓的苦,把天下作为一家的私产,一定要废除那些皇店、皇庄,限制封王,限制拿百姓的土地赏赐皇亲、勋臣,犯必严惩!”
(158)随后话题转入将来如何限田,如何垦荒,以及历代屯政的办法和利弊。闯王虚心静听。
(159)在后宅里,红娘子被接进上房,即向高夫人磕头行大礼。高夫人叫人快烧水给她沐浴。同时说道:“前年冬天在永宁与你巧遇,见你用弹子连着打伤了三个恶奴,我们都很钦佩。”
(160)说话间水已烧好,高夫人催红娘子快去沐浴。同时命人去请各家大将和牛、宋的夫人前来赴宴,为红帅接风。
(161)宴会上,酒过三巡,红娘子给高夫人斟满一杯,带着哽咽说:“我是个孤女,见了夫人就象见了自己的母亲,恳求夫人把我收为义女。”说完,双膝跪地,等待高夫人说话。
(162)高夫人边搀红娘子边说:“你攻破杞县,威名远扬,同李公子率领着几千人马,成为一营之主,我无德无能,怎好做你的义母?”
(163)高一功的妻子劝道:“姐姐你有红娘子这样有忠有义,武艺出众的姑娘做干女儿,不会辱没你跟闯王的赫赫英名,快答应吧!”高夫人叹口气说:“起来吧,只要你不嫌弃我无德无能,从今日起,我们就以母女相待。”
(164)在前院的五间抱厦厅里,闯王摆了十席酒,为李岩洗尘。正在互相敬酒,忽然慧英笑嘻嘻地走来,向闯王禀报:“红娘子姐姐已拜夫人为干娘了!”
(165)闯王哈哈大笑,说:“我怎敢收她做义女?真是一大喜事!”宋献策忙抢过酒壶说:“这才是义为君臣,情同骨肉。我要敬闯王三杯:一贺李公子贤昆仲前来麾下;二贺收红娘子为义女;三贺连破宜阳、永宁,活捉万安王!”
(166)午宴后,闯王将李岩、牛、宋和老神仙请到看云草堂谈破洛阳的事。尚炯说:“我从宜阳来,看到这一带穷百姓,盼望义师十分殷切。有一歌谣说:‘吃他娘,穿他娘,赶快开门迎闯王,闯王来啦不纳粮。’唱出了河洛民心。”
(167)李岩说:“我们何不将百姓的话多编几个歌谣,令人到处传唱?”闯王十分高兴,望着李岩:“林泉在杞县就做过劝赈歌,传诵远近。如今请你费心如何?”李岩满口答应。
(168) 自成听说高夫人同红娘子都去看男女亲兵操练了便约大家出去走走。一上寨墙,眼前一派雄伟的冬日景象, 万山重迭,白雪皑皑。大寨周围的平坦地已辟为校场,男女亲兵正在加紧练武。
(169)在西南角寨墙下,许多女兵列队操练。慧梅、慧英等一再要求红娘子赐教箭法,红娘子推辞不得,一边口授,一边表演,骑马远射,连发三箭,全中靶心,上下一片喝采声。
(170)看罢操练,闯王一行人又回老营,在闯王书房中小坐。书房门框上已贴了春联,系两句杜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是宋献策手笔。李岩心中明白:在牛、宋眼中,已将闯王比做唐太宗那样的开国皇帝了。
(171)坐下后,牛金星极力建议闯王攻下洛阳后便建立正式名号,宋献策也附和。闯王尚有犹豫。李岩觉得不便多言,只是敷衍地说了几句。
(172)晚饭后,李岩回到自己营地,想起来到闯王营中一天见闻,胜读十年书,心情颇为激动,便找来李侔谈心,觉得今后要注意自己的立身行事。
(173)李岩说:“闯王治军甚严,今后要事事谨慎,切不可放纵手下人犯了闯王军规,万不可再存往日的狂妄习气。”
(174)李侔提到献策献的谶记“十八子当主神器”。李岩微笑说:“此种事历代都有,宁可信其有,不可疑其无,在这事上说话要小心,以免杀身之祸。”李侔点头。这时远处传来了公鸡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