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是怎样对不倒宰相冯道进行史料裁剪的?

网络天马行 2024-02-10 10:48:36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做《新五代史》,他最恨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的不倒宰相冯道,在为冯道作传时,不但首先就大骂一通说冯道无廉耻,而且故意对冯道的史料进行裁剪。

冯道早年做过幽州军阀刘守光的参军(相当于现在参谋)。刘守光想打真定军阀王榕,冯道劝阻,结果被刘守光抓进大牢,被人救出之后投奔后唐李存勖,被李存勖阵营中重要人物宦官张承业(张承业虽然是宦官,为人十分正直)赏识,几年之后刘守光才兵败被灭。

不倒宰相冯道

这些事情史料,在欧阳修的冯道传中是不存在的。他的《冯道传》只有这么一句: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

后唐庄宗李存勖去世之后,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冯道由于劝谏得当,才受到重用。在愍帝李从厚、废帝李从珂时,冯道都靠边站,在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时才真正位高权重,任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为什么石敬瑭重用冯道,欧阳修却语焉不详。其实冯道帮了石敬瑭很多大忙。尤其出使契丹,虽然没有做到“不辱使命”,但是冯道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体现冯道做人风格。

后晋虽然是契丹帮忙建立,但是契丹毕竟是蛮族,做事完全不按汉人套路,当时后晋石敬瑭想派人出使契丹,没人敢去,结果已经是宰臣按理绝不应该他出使的冯道主动要求去。冯道去了契丹,结果被契丹留下来,冯道和他们斗智斗勇,才能脱身回来。这事最体现冯道在乱世中的处事风格,也因为这事他才深受石敬瑭信任,但欧阳修的《冯道传》却只字不提。

冯道画像

欧阳修故意隐瞒冯道在军阀刘守光处下狱的经历,就是为了引出“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否则,前面由于谏诤差点性命都丢掉,后来不敢谏诤读者也理解)”。后来在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后,后周世宗柴荣刚继位时不去讨伐后汉,冯道反对,惹得柴荣生气。柴荣不顾冯道反对出征,获胜归来,以此衬托冯道沽名钓誉。

为了进一步贬低冯道,欧阳修来了一句所谓春秋笔法:其击旻(刘旻,后汉皇帝)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

柴荣出征之前,让冯道做郭威的山陵使,也就是给郭威修坟墓。在欧阳修的表达里,就是因为柴荣见到冯道反对他出征,所以罚他为郭威修坟墓。实际上,唐、五代,前朝皇帝去世,都是由前朝宰臣做山陵使的,这个职位可不是处罚,如果不是年高德勋的长者,根本上没法获得该职。之前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晋太祖石敬瑭去世,都是冯道做山陵使。

实际上,后周世宗柴荣即使因为冯道反对他出征很生气,获胜归来之后,起码表面上是非常尊重冯道的。不久,冯道去世,“世宗闻之,辍视朝三日,册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曰文懿。”在欧阳修的《冯道传》中,最体现柴荣尊重冯道的“辍视朝三日”是不存在的。

冯道曾经作过一篇《长乐老自叙》,欧阳修摘录了这篇文章的一些句子,对此大肆批判了一番,“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然而,冯道自命”长乐老“,不是表明他在乱世中很快乐,而是因为他的祖籍是长乐郡的。对此,欧阳修只字不提,为了批判而批判。

看来,即使是文学大家,写史也喜欢塞进自己的私货。

新五代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