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宁:梦里故乡(连载)情系家园之想起父亲

汗滴化雨文化 2024-10-23 11:56:41

情系家园

想起父亲

看到《陕西广播电视报》的“孝星在我身边”征文,使我想起了早已去世的父亲。

祖母离世早,是爷爷含辛茹苦把父亲和两个姑姑拉扯成人。父亲排行老大,深知爷爷不易,便千方百计孝敬爷爷。爷爷一生辛劳,没什么爱好,唯一喜欢的就是干一天农活累了,晚上喝两口小酒解乏。

这在今天算不得什么,但在那时却近乎有些奢侈。爷爷的酒瓶是一个普通的玻璃瓶,用橡皮塞盖着。记得六十年代,因粮食紧张,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酿酒被严格限制,所以特别难买。

有一回,爷爷的酒瓶眼见要空了,正对着空酒瓶发愁,就在这时父亲回来了。父亲说:他估计爷爷的酒快喝完了,心里十分着急,但想尽办法还是没有买到。偶尔听朋友说医用酒精勾兑后可以解馋,这才想办法求医生买点酒精救急。在我记忆里,不管多难,父亲从没让爷爷的酒瓶空过,直到爷爷离开这个世界。作为长孙,爷爷疼爱我自然更多一些。他每次喝酒,只要我在场,都让我也泯上一小口。现在生活好了,红酒啤酒应有尽有,我却对白酒情有独钟。每当陶醉在甘醇的酒香里,就燃起对爷爷的深情思念。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饿死人是常有的事。眼见爷爷吃不饱,父亲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为了让爷爷吃顿饱饭,父亲宁愿让妻儿挨饿,咬牙花费三十元让爷爷去三十里外的故市吃了一顿高价饭。在故市食堂,三十元可以尽饱吃一顿。三十元是父亲那时一个月的工资,一大家人的吃穿用度全指望它呢!为了爷爷吃顿饱饭,父亲得下多大决心啊!

后来情况稍有好转,父亲坚持让母亲蒸两种馍。一种是妻儿吃的,用玉米面加麸皮油渣做的,看上去黑黑糙糙的;另一种是用小麦粉做的白馍,供爷爷一餐吃一个。为防止孩子们嘴馋偷吃,爷爷的白馍高高挂在屋梁上的小马蹄笼中。用父亲的话说:娃们吃的日子在后头呢。父亲小时候家穷,念完村里的初小后虽然考上了四县庙高小,但每念几天家里就供不起了,只好辍学。

他的孝心除了爷爷的言传身教,可能还来自传统戏剧。父亲爱唱戏,五十年代是当地官底业余剧团的台柱子之一,男扮女装唱坤角,《杀狗劝妻》、《别窑》是他的拿手戏。当地民间有言:“快走快走,王宜耀的《杀狗》,快跑快跑,王宜耀的《别窑》!”可见当时父亲在民间是个很红的角色。

父亲在剧中扮演焦氏,在台上是不懂敬老的焦氏,生活中是尊老敬老的曹庄。也许父亲并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古语,但他对所有他能接触到的老人都孝敬有加。五十年代村上一位五保老人去世了,是他一手张罗着为老人送的终。

须知行孝要尽早,亲人不在悔来迟。父亲生前多次教诲我行孝要早的道理。如今,他虽然离我远去了,但他在乡亲们口碑中的孝行美名,却为子孙留下了一笔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王安宁,网名乡野村夫。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初中生,青春被军营染绿,一生在乡镇工作,爱好旅游唱歌,亦喜读书写作。在中省市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多次在中省市征文中获奖,作品被十多种国家级图书收录。著有散文杂文集《蝉儿声声》、《梦里故乡》,乡土文学《临渭地名故事》、《渭北民俗》和《话说寇准》。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渭南日报签约作家。《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