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科普|中国汽车维修工的前世今生(二)抗战阶段

一八八六车世纪说 2024-05-08 06:50:32

汽车的应用,经历了北洋时期萌芽时代。东北易帜,民国形式上得到统一,南京政府之外,各地军阀依然强盛。奉系、晋绥、桂系都发展了军工,也使用了汽车。战争,意外的使汽车得到广泛军事应用,作为军事装备,也培养了不少汽车驾驶员及维修保养人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德械师阶段(1928年-1937年)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苏联撤回军事顾问,德国开始与民国南京政府接触,经过多年谈判,达成中德军事合作。德国军事顾问团,根据中国现实需要,结合国产与进口,1932年编定陆军师暂行编制表,规划60个师,30个高配甲种师,30个乙种师,进口武器装备用钨、锌、锡结算。装备包含枪支、火炮、装甲车、摩托车、卡车及牵引车,有梅赛德斯奔驰L2000、3000,欧宝BLITZ。其中装备最全的是隶属中央军校的教导总队,可是军费很有限,几次批量进口,但装备仍不到位,方案再次改变,到1937年抗战爆发,30个师勉强调整完毕,被称为德械师,配备辎重营,使用卡车,牵引车,运输弹药、重型150榴弹炮、装甲车。教导队除了训练武器装备,也培训驾驶员及维修工,军事化的训练机制,在驾训中一直延续,笔者在90年代参加B级卡车训练时,还在使用军事化口令,上车,检查空档档位,启动车辆,轰一脚空油,观察一下机油压力表,向教官报告:报告教官,仪表正常,请求起步!

虽然装备屡次缩减,但德械师仍是中国军队首次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整编,也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抗战爆发,德械师都参战,经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华北几个大战,28个德械师消耗殆尽,无法补充装备,1938年,中德军事合作中断,德械师退出。

二、苏械师(1937年-1941年)

918事变之后,苏联对待国民政府的立场发生转变,经过多次接触,特别是西安事变之后,1937年8月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开展对华军事援助,通过贷款,提供武器装备,用钨、锡、镍矿等偿还。其中武器装备有枪支、弹药、火炮、坦克、飞机等,卡车就是著名的吉斯5。前几批物资通过海运,由黑海敖德萨、克里米亚运往广州,后来广州沦陷,海陆运输中断,陆运就是通过新疆进行的,通过兰新公路运抵兰州,吉斯5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吉斯5去程运送武器装备,回城运送钨,为了外交周旋,钨砂上覆盖羊毛,外称羊毛贸易,所以民间称吉斯5为羊毛车。由于飞行员短缺,飞机由中亚飞到伊犁,拆解,由吉斯5运送飞机散件到迪化,专门在迪化头屯河建立飞机组装厂,并成立迪化航校、哈密航校、兰州航校,培训飞行员、飞机维修人员。吉斯5的大量应用,也培训了大量的驾驶员、维修人员。吉斯5的特点,木质驾驶室,机械杠杆刹车,既不是气刹,也不是油刹,纯粹的杠杆凸轮,笔者的父辈1955年参加驾训,就是吉斯5,满载时刹车,有多大劲踩多大劲,开车绝对是体力活。

进口苏联的武器装备,飞机900余架,坦克82辆,火炮1300门,机枪14000挺,汽车1500多辆,装备成18个苏械师,6个苏械突击军。其中著名的200师,是国军首个装甲部队,在徐州会战、豫东会战大显军威。1941年,国际形势变化,苏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中苏军事合作终止。

这期比较长,分段,下部分讲美械师。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