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正四品的道员,因岗位和缺的不同,地位和实权也有高下之分

左都御史有料 2023-10-24 18:57:03

清代的知府、知州、知县,其岗位高低标准是以“冲、繁、疲、难”四字而定的,具体分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四种类型。就是说,字数占得越多,岗位职责也就越大。

反映在仕途晋升上,就是要按照顺序递升,即简缺升中缺,中缺升要缺或最要缺。正因为府州县官有了“缺”这一划定标准,所以在品级同等的情况下,仍是有等级区别的。

知府以上的道员,就没有“冲、繁、疲、难”之说,那么同为正四品的各分巡道、分守道、专职道,又是如何区分等级高下的呢?

道的类型和岗位划定标准

关于道的官职设置情况,御史之前写过很多文章,最基础的知识这里就不细讲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历史发文记录。

按照清代的官制,道大致分为守道、巡道、专职道三类,实际上还有一种道叫“专管关税道”,即直隶天津海关道,但因该道只有一缺,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清代中期全国的道共有93员,其中分守道20员、分巡道72员,外加天津海关道1员。

分守道和分巡道的区别在于:分守道是布政使司衙门派出驻守某一地方者;分巡道是按察使司衙门派出巡查某一地方者。分守道主管钱粮,分巡道主管刑名。

不过乾隆朝以后,分守道、分巡道的定义已经很模糊了,工作性质差别较小,我们很难从工作职责上进行区分。

专职道顾名思义,就是主管某一方面事务,比如粮储、河道、盐政、邮驿、茶马,等等。其中河道又是专职道中最专业的道员,一般都是精通治河的专业人才。

不管是守道、巡道还是专职道,从乾隆十八年以后,品级统一为正四品,地位介于知府与按察使之间,性质属于省级大员。

清代官制中,品级同等的官往往“缺”和兼衔不同,其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会有很大的出入。

道员之缺分以及兼衔

前面说了,道员没有“冲、繁、疲、难”之说,但是不同的道根据职掌的不同,还是有缺的区别。

从道员的设置情况来看,越是偏远边疆的省份数量越多,比如甘肃省,就有平庆道、驿传道、巩秦阶道、宁夏道、西宁道、凉庄道、肃州道、安西道等8个道。

而中原省份的江西、安徽、浙江等省,数量从2员至6员不等。当然,道的设置也会根据各省的经济情况而定,经济发达的省份道员数量多,经济落后的省份道员数量少。

按清代官制,道员的缺分为请旨缺、中缺、简缺三类,凡归入请旨缺之道员,需是军机处提名,皇帝钦点。而中缺、简缺之道员,由地方督抚或吏部推荐,总体而言,后两类道员的任职资格不及前者。

道员是否属于请旨缺,完全取决于任职地,凡经济发达区域所设之道,以及边疆省份地理位置险要之道,皆属请旨缺。比如江苏的苏松道、浙江的杭嘉湖道,都属赋税重地,任职要求较高;再如甘肃的宁夏道、陕西的潼商道,地处要冲,其道员人选也需精挑细选。

性质和府州县一样,道员升迁一般要按照顺序,简缺升中缺,中缺升请旨缺,请旨缺升按察使。

各类道员中,粮道的性质较为特殊,不是每个省都设粮道的,只有漕粮的省份才设粮道。粮道是受两头领导的,既受该省督抚的节制,同时也受漕运总督的节制。

因漕运事关国家命脉,所以凡是粮道都属于请旨缺,不能说地位高于其他诸道,但应排在道员的第一梯队。

守道、巡道的数量占比最多,这类地方行政类道员中,除了缺分不同外,其政治地位和实权,是通过兼衔体现出来的。

道员兼衔不像督抚那么复杂,通常情况下只兼“兵备衔”,有此兼衔之道员被赋予了节制辖区绿营的特权,反之则无。

不过同样是“兵备衔”也有高低之分,有一类道员的兼衔为“整饬兵备”。带兵备衔和整饬兵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节制,通俗地理解就是可以节制,但不具体参与绿营的管理。

整饬兵备之道员,其主要职责就是整顿行伍,约束官兵,更具有武职性质。所以这一点是需要搞清楚的。

清代93个道员中,有80%都带兵备衔,但整饬兵备之道员数量很少,不超过10个,且都在偏远省份。

道员的另一类兼衔,则是兼任其他职务,这类道员数量极少,似乎只有台湾道兼按察使衔,以及学政,这是因为台湾与福建一海之隔,朝廷必须赋予最高长官台湾道更多的实权。台湾建省设巡抚后,台湾道的地位下降,不兼按察使和学政,与其他各省道员同。

关于道的岗位缺分以及兼衔问题,暂时就讲这么多,可能有遗漏的地方,欢迎诸位读者朋友在评论区指正批评。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