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说:打这样的突围战,只有红军,别的军队都不行!

陈冠任 2024-08-16 07:49:55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在强敌的围攻下,不得不离开了鄂豫皖苏区,开始了战略转移。

但是,敌人调集了更多的兵力进行围堵。

11月上旬敌情出现了——从西面、东南面和南面三路围堵上来。 红11师与敌第65师激战于南化塘东部的化山坪、 太山庙一带;红12师则阻敌于南化塘北面的鲍鱼岭地区;而南面的敌胡宗南第1师进展迅速,已达距离南化塘十余里的七棵树,东南方向的敌51师前进到了不足40里的白桑关。

红四方面军再次面临险境,只好决定取道漫川关,经鄂陕边境转向汉中。

但是,此时漫川关已有3个团的陕军据守,红军前进的道路已被封堵。

形势的严峻程度,还不止于此——从东南、东北、西南、 西北四面聚拢的敌人正逐渐缩小包围圈,敌人也已看到了从康家坪至任岭那绵延10余里的峡谷,企图将红四方面军最后聚于此。距离最近的胡宗南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对面的山头。暮色中,他们无法辨认对方是哪家军队,调过号来询问。

红四方面军上下都预感到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眼看战局越来越被动,张国焘竟出一下策:部队化整为零实施突围。

这无疑是一项势必导致断送方面军的决策,它将使敌人很容易地将四方面军全军各个击破。这个主张遭到了总指挥徐向前的反对。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怎么办?”张国焘说。

徐向前回答:“全军从北面敌人最薄弱的部位野狐岭突围。”

于是,且战且退的战斗开始了。这样的战斗是很多人此前所未遇到。除了激烈的战斗,他们还必须专拣那些险峻的路段转移,所走的小道两尺来宽,由于敌人火力封锁,必须夜间行动,小路一边是陡壁,一边是深渊,人走马踏,许多路段便垮了,不少牲口掉下去,不少人也掉下去牺牲了。

11月的秦岭山脉早已是寒气彻骨,将士们一路攀岩涉水,一直处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中。

几十年之后,时任红11师特务连连长的唐凯将军回忆当时的突围,还心有余悸:

“那是唯一的一条羊肠小整,几个师的敌人围在峡谷两边,几挺机枪就完全可以封锁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条出一条血路,拼了!”

11月13日,竟日激战。红四方面军将士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被包围”——全军处于险峻山岭中的谷地,四面响着激烈的枪声,每个方向好像都是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敌人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当晚,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四面的爆作和子弹弹道炫目地闪烁着。红11师奉命抵御西面之敌,73师抵御南面之敌。突围的先锋任务交给了红12师的34团。34团团长叫许世友。他带领一个营,在73师219团配合下,一路血战,往前冲杀。

500多人的一个营打得只剩100余人。

处在侧翼的红11师32团,则如同拉锯一般,与敌轮番进行冲击与反冲击,拼死不让敌人的包围圈收拢。唐凯将军回忆说:

“上级下达的任务是突破野狐岭直抵竹林关要隘,全军上下都深深意识到这一任务的实现,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冲出去了,就是生。否则,就是死亡!”

但是,经过一夜激战,红四方面军终于再次撕开了敌人铸就的铁壁,如同一条巨蟒沿着迤俪的羊肠小路游离了险境。

艰难的突围行军持续了6日。

11月19日,红四方面军付出2000人代价后,终于突出重围,进入陕西杨家斜镇。战后,徐向前说:

“在夜间那么多的部队能走过来,那时只有红军,别的军队都不行。”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徐向前元帅指挥的漫山关突围。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0 阅读: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