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去了,说说他带来的几个蝴蝶效应!

大渔的江湖 2022-09-02 23:24:45

8月30日夜间,苏联最后一任话事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对于此人,网上的评论分化十分的厉害,有人说,盖棺定论,虽然现在才进棺材,实则三十年前他就已经“死”了。有人说,是他轻信西方的谎言,导致苏联彻底崩了,是后续一切苦难的根源,有人说,他是一位“有着非凡远见的人”,为了世界的和谐,致力于与里根共同削减了两国的核武库,让世界各地都松了一口气。(猜猜是谁)

我自个到是觉得,他只是时代洪流下,裹挟出来的一个人物!

国家欣欣向荣,处于上升期,哪怕这个人没什么才能,也没做出多少成绩,大势所趋之下,无数人在资源饱和式的浇灌下,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之前,根本无法想象,诸如分配工作,分配房子的好事,大伙自然会对他大加赞赏,历史给他的评价也不会低。

与之相反的是,随着国家到了下行期,资源瓜分殆尽,顶层又大搞阶级固化,老人特权,尤其为了证明自己的高层次,优越性,到处拍小电影,没成想,美国整合全球资源,完成了产业升级,促使生产力出现大爆发,自己反倒是为了些生活物资,成天的排队,两家一对比,实在感觉不到有何优越性。(同时代相比,苏联圈的生活水准,比不上美国圈,但依旧比其它地方好许多,不过,事就怕对比嘛!)

戈尔巴,在我看来,是有些背锅的,注意,我不是想洗白谁,只是就事论事,一个国家只有在开国时,身处其位的领袖们,才可凭借功劳,威望,获得比和平时期更大的权力,越往下,权力是呈现蛛网型,极少有人能够在一言九鼎,古代的皇帝,在大伙印象中,已经够集权,够独裁了吧,实际上大多只有三代的独掌乾坤,越往后,越是一言难尽。

所以苏联的倒塌,与其说是戈尔巴,还不如说是某种意志的具象化,是它推到了苏联,戈尔巴,充其量只是代表,客观上来说,他的出现,也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

1984年2月,戈尔巴已经是苏联第二号人物(实际一号),主管农业、经济、教育、意识形态和外交事务,在位期间,为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先是推动两国大量的经贸往来,后又力排众议的消除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之后才有我国,“负担”尽去,打开国门的一幕。

等到叶利钦上去,主导俄罗斯的经济变轨,更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盖达尔的休克疗法相信不少人听过,这个基本套路如今通常被称为“华盛顿共识”,简单来说,可归纳为三个步骤,第一,将锅油资产撕油化(见谅),第二,政府放开价格管制,第三,严肃财政政策(就是顶层尽量啥也不要管,即所谓的小政府),从字面上来看,每一项似乎都没啥问题,这项套餐再推荐叶利钦之前,玻利维亚就已经使用过,还一度被誉为在经济危机中创造了奇迹,俄也是看到了这点,才觉得大有希望,所以别以为俄是真的傻到家了,没有这个先例,这套餐俄还真不一定敢吃!

至于为啥后面有了先例,还是玩崩了,依照我查看的资料,原因就一个,太着急,也不知是性格如此,还是被困了太久,休克师一到位,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以大无畏之精神,制定出了一个“500天进入资本主义”的计划,此计划速度之快,堪称地球第一,但问题是,计划只有一个,具体执行的步骤却有很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根本容不下有多余的想法,反对的意见,为了跑步进入发布国家,俄决定所有步骤一起来,颇有日本那种,皇国兴废,在此一举的意思,所以,他们非常合理的一起跌倒了!

早期的苏联由于人口所限,和西方的对弈中,无法做到全工业齐全,只能选择性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轻工业虽说不是一点没有,但生产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在加上东欧尚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兄弟,所幸直接分工,一方生产重工业和军事,另一方直接生产日用品!

然而,双双皆大欢喜的后背,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不论是苏联内部的,亦或是外部的东欧小兄弟,皆是靠着俄的供养,而俄的国运又和能源绑定,随着1980前后,石油红利消耗殆尽,俄是真心养不起了,能给的自然越来越少,那段时间,小兄弟,责怪俄给的太少,俄,则怪要的太多,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东欧国家已经暗暗靠兜售西方商品,勉强维持生活,俄的生活水准也急转直下,到了1989年,再也受不了的东欧,又受到西方的鼓舞,直接上演了一场,东欧剧变,更是让苏联的物资短缺到达极限,双方再也做不了彼此的天使,分家就成为了必然。

而这场迟迟缺席的轻工业,又是俄的休克疗法失败的重要败点,在休克疗法中的第1个步骤,将锅油资产撕油化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为什么最后接盘的,是俄的官僚体系以及外来资本,本体的企业家去哪了?

答案是,根本没来的急发展,俄实施的休克疗法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全盘西化,达盖尔、丘拜斯等人或许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又或是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迫不及待的人为加速撕油化,采取了无偿和优惠性的大众撕油化方法,每人只象征性支付25卢布,即可领到一张面值一万卢布的私有化券,于此同时,全面打开后,俄由于没有轻工业,日用品已经彻底依赖于进口,极致的物资短缺,让俄的通货膨胀率达到前所未有的2000%,在这股大潮面前,99.9%的企业(姑且有吧)或个人的财富,都成为废纸的情况下,他们拿什么来购买?哪怕最低只要1300美元的锅油企业?

或者说,只有提前将这些废纸,转变为保值的实物或套现成美元黄金的人,才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才是有资格瓜分这场盛宴的瓜分者,最后的结局也是不出所料,这群瓜分者,这群最有“能力”的人,和以前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哦,不对,以前多少要顾及下脸面,现在则在大众的倾力鼓舞下,大胆的,以某某的名义洗X某某(明白?),变得更富了!

而我国也在这场变局中,获得了宝贵的前进经验!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总是到处兜售某某崩溃论,尤其是在苏联这个铁幕倒下后,更是把某某称为竹幕,扬言,如果不听从西方的指示,崩掉只在旦夕之间,客观的说,如果按照西方的经济原理,倒也不是真的无中生有,以当时的情况下,某某怎么都不像是能够运行下去的样子,甚至摘得奇迹的称号。

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实事求是,就是唯一的理由!

上个世纪末期,全球进行经济转型的国家差不多有31个,真正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高收益的,只有我国和越南,神奇的是,当时两国的条件都不怎么好,资源稀缺,上下贫困,群敌环视,堪称是一手烂牌,可咱们凭借这幅烂牌,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奇迹般的打对了牌序!

刚开国门那会,我国的轻工业虽然也不发达,但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在对外开门的过程中,实行了价格双轨制,也就是不是一下全部放开,是根据市场的情势,有序的放开。

上图是我国近四年十的CPI走势,可以看到在第1次爆发,供需失衡引发的物价闯关,是在87年,第2次则是在94年,之后数十年则是一路平坦,不可否认,最高达到近130%的通货膨胀率,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简直是无法想象,那如果把它放在同时代转型的那一批,这已经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成果,要知道苏联那一批,最高可是2000%以上,最低也得200%起步。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因为逐步放开,时间线拉得够长,大众之中有些头脑活跃的,早已早早地下了海,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我以前不太理解,为啥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底好在哪里?后来直到看到苏联那一段,才突然醒悟到,只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他才能成为市场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人也在下一轮的股权变革中充当了先锋!

当然,我知道有一些人可能对此会有些意见,说这些资产在转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无法言说的事,我本人非常理解这些,也看过不少记录片,描述当时的苦难,也非常厌恶一些人的手段,但是大家想一想,以当时的情况有的选吗?

转型这种事,就算是轻装上阵的小企业也很少主动为之,更别说是一个国家,这种事能够出来,就一定说明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时候,而我们的运气也足够好,90年代后期的下岗大潮,确实引发了不小的问题,但好在2001年,我们随后加入了美国的贸易圈,入了世贸,这群大潮,几乎没怎么停顿,就在疯狂出口中,再度上岗就业。

过去数十年,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又在国运的加持下,次次皆是逢凶化吉,如今又到了国运的岔路口,在与美国的对弈中,产业升级成,则胜,不说超越美国,但达到日韩欧的人均GDO不是什么问题,产业升级成败,将会被锁死在底层,成为超级版东南亚,百年内难以翻身!

全文完,如果喜欢,请点个赞,帮忙转发下吧!

4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