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茹是一名高二女生,短发,一身运动装,和母亲一起来到中心。她很拘谨,头一直低着,声音特别小,几乎无法听见她在说什么。从她的脸色和情绪上,我感觉到她内心积压了很久的负面力量,而且很痛苦。我给她倒了一杯水,与她聊了聊学校近期的活动和她们班级里的一些趣事,尽量让她先放松心情。对于这样一位来访者,我需要给她足够的安全和无条件的接纳。并且从正面关注开始。
我们从班级活动聊到人际关系。阿茹喝着水,声音略微大了一些,慢慢地开始讲述。她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叫阿玲,高中开学时认识的。两人分在一个宿舍,都是离开家来住校。幸好彼此陪伴才不至于思念家人。她们一起复习,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形影不离,甚至连偶尔的周末回家,都会特别想念对方。她经常会送给阿玲一些自己都舍不得用的东西。如果阿玲和别的同学玩,她会觉得特别难受,甚至为此哭泣。
近期她听到有些同学说她们俩那么好,是恋人关系,也感觉到当她俩在一起玩的时候,背后有很多眼睛在看她们,还低声交谈。好像在说她们坏话。她感到害怕又迷茫,害怕阿玲会因此不跟她玩,也迷茫自己的这份情感是否正常。这两周心情糟透了,几乎天天晚上难以入睡,无法安心复习。阿茹妈妈在官网预约了面诊时间后,和她一起来到了中心。
叙述至此,阿茹泪流满面地问我:“刘老师,我是喜欢女生吗?”
我采用记忆重组干预对其扭曲认知进行调整。纠正阿茹的错误认知,推动其自我成长。阿茹怀疑自己有喜欢女生的倾向。为了深入了解她的人际交往情况,看她是否有这种倾向,我引导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我:“你和男生相处与你和女生相处,两者有什么不同?”
阿茹:“和男生交往不是很自然,和阿玲交往就很自然。有时候会和阿玲聊些班级里的男生,有的男生很优异。但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和他们讲话。”
我:“为何不去和他们讲话呢?”
阿茹:“自己长得不好看,成绩又一般。偶尔有男生靠近和我说话,我心里会很害怕。还是和阿玲在一起感觉好多了,也很快乐,又特别谈得来。”
我:“你有没有想过,以后会和阿玲结婚,不去认识男生吗?”
阿茹:“结婚?和阿玲?这个从来没有想过。”
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两小无猜期、疏远期、爱慕期和婚恋期。但有些青少年在疏远期可能有另一种自然倾向依恋,比如阿茹现在的状态。我耐心分析给她听,依恋女生和喜欢女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两个女孩或者两个男孩特别亲近,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互相倾诉喜怒哀乐的情况,并与彼此分享家庭、学业上鲜为人知的秘密。对其他同学的介入还会产生嫉妒,这在女生中似乎更突出些,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爱”上自己的好朋友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大多是属于青春期孩子的依恋情结反应。
阿茹说她从来没想过要和阿玲结婚,也没有过分的亲密行为。我明显感觉到她的内心轻松了许多。阿茹正处于青春期,她有欣赏的男生,却不愿和男生说话,男生靠近她和她说话时会害怕。其中肯定有着更深一步的问题。通过阿茹的讲述,她在感情上没有创伤,基本就没和男生有过交往。提到童年,她的表情凝重了很多,回答“不太快乐”。从她的回答中可以排除交往感情创伤带来的阴影。我敏锐地意识到她说她童年的不快乐,这很可能是她心灵深处不愿意告人的秘密,也可能是引起她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茹的创伤记忆,阿茹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她有姐姐和弟弟,她在家中排行老二,父母对她关注很少,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若自己是个男孩子,父亲就会开心了,所以尽量穿男生的衣服,剪短头发,姐姐也是这样,剪短头发,因为爸爸不喜欢她们扎小辫。童年的记忆就是父母的吵架、打架,阿茹说她痛恨吵架,长大了也不结婚,除非对方承诺永远不和她吵架打架。看着阿茹充满恐惧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我感知到家庭的争吵对阿茹人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在阿茹的心灵深处,父亲不喜欢女孩,致使她自卑、自闭。父亲对她母亲的攻击,让阿茹渴望与男生交往,又害怕与男生相处。
我对阿茹的创伤记忆进行重组,她对男生的厌恶减少了许多。她说自己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父亲其实很爱母亲,也很爱她和姐姐,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很辛苦,只是父亲不知道如何表达爱。之前是自己过于偏激的认知使她对父亲甚至是男生产生了误解,其实父亲还是很慈爱的,以后会经常和父亲聊天。另外,和其他同学交往也让她感到很愉悦。我对阿茹这些正面的变化,给予了正强化。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阿茹再次体会父亲的内心,理解和原谅父亲,减轻对父亲之前的怨恨。让其体会周围同学的心里想法,提高她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降低其对周围人的过度反应。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茹目前状态稳定,心情得以改变。入睡困难的现象消失了,能够静心复习。阿茹妈妈反馈说她较以前更乐观主动一些,能够主动地应对问题,课堂回答问题更自然,不像以前那么慌张。阿茹开始和其他同学交往了,不像以前只和阿玲玩,同学们也很愿意和她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