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为报私仇,差点灭亡了整个楚国,为什么仍然受到后人尊重

秋珊说文化 2025-01-01 09:10:49

楚国作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可少有人知道楚国在春秋时期被不起眼的吴国灭国。而楚国灭亡的关键人物就是伍子胥,伍子胥是楚人,按理说他是一个“叛国贼”。可知要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会觉得伍子胥是个大丈夫,可他的人生过于凄惨,自己的父兄因为楚平王的猜忌而被杀,伍子胥也一夜白头,逃到了吴国。来到吴国,他也真正见到了自己的恩人公子光,在当时吴国上下都不敢因为伍子胥而得罪强大的楚国。可公子光却支持伍子胥,伍子胥也帮助公子光登上吴国的王位,也是以后的吴王阖闾。

阖闾也没有辜负伍子胥的信任,在群臣的齐心协力下,吴国有了跟楚国对抗的资本,他帮助吴国灭亡了楚国,将楚平王的尸首拉出来鞭尸。报了杀父之仇,后面伍子胥就帮助吴王阖闾争霸,阖闾死后,他尽心尽力的辅佐阖闾的儿子夫差,可夫差一直跟伍子胥有隔阂,最后被夫差赐死,可他在最后也在为吴国谋划,对于楚国来说,伍子胥或许是罪人,可也是楚王先对不起伍子胥在先。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伍子胥的评价,都是赞美之词。

明代李贽称赞他“绝孝纯忠,惊天动地,楚之烈也”;近代的梁启超也称赞他“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要知道古代文人对忠孝看的非常重,忠还要在孝之前,可为什么对伍子胥这个叛国者这么宽容。说起伍子胥的叛楚之路,就要从费无忌这个小人说起,费无忌是太子少傅,协助太子处理政务,按照道理说,等到太子继位后,费无忌作为近臣也就飞黄腾达了。可费无忌这个人喜欢小聪明,很不受太子待见。费无忌自己也知道太子不喜欢自己,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费无忌这么聪明,明白自己跟着太子没有什么出头之日,就想要为自己的前程博一把。机会很快就来了,楚国为了跟秦国结盟,楚平王为太子建求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为妻。派费无忌作为特使去往秦国求亲,费无忌来到秦国发现公主的美貌,惊为天人。费无忌就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

常规的操作,就是看见公主貌美,以后肯定会受到太子的宠爱,那么费无忌就可以百般讨好公主。通过公主作为跳板,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太子心腹,从而为自己博得不错的未来。而爽文男主的做法,就是看到公主貌美,萌生得到公主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的英雄救美,得到公主的芳心,最后跟公主私奔。跟电视剧一般的偶像剧。可费无忌最后却选择了,将孟嬴的美貌绘声绘色的跟楚平王讲了,楚平王也是昏庸之人。

楚平王在听说公主的美貌后,假意推脱一番,也就虚心纳谏了。费无忌也因此得到了楚平王的信任,毕竟太子是未来之君,楚平王是现在之君,孰强孰弱还是能分的清楚的。费无忌毕竟得罪过太子,也害怕太子继位后对自己不利。他先是向楚王建议让太子去守卫边关,后又诬陷太子谋反。楚平王抢了太子的媳妇,本来有点心虚,就借题发挥,诛杀太子和他的党羽。太子建先逃亡宋国,可太子太傅伍奢就惨了,不仅被楚王囚禁,还要求把他的两个儿子召回来受死,对此,伍奢很平静,似乎能预料到自己的结局。

就对楚王说,我的大儿子伍尚仁孝,肯定会过来受死。可我的小儿子伍员刚烈暴戾,忍辱负重,能成大事。他料定来到国都一定会被擒,一定不回来。可楚平王还是派出使者去告诉了伍奢的两个儿子。知子莫若父,果然如伍奢所说,伍尚主动受擒,而伍子胥却逃了出去。当伍尚来到国都后,楚王将伍奢和伍尚父子给杀了。而伍子胥开始了逃亡。

伍子胥想要逃亡的吴国,可路途遥远,只能做罢。之后他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去到了宋国。后宋国内乱,他们就逃到了郑国。郑定公精心款待了他们,可太子建暗中于晋国有联系,意图颠覆郑国,自己取而代之。可因自己的行事不够缜密,被自己的仆人告发,太子建被诛杀。作为太子建的心腹,伍子胥自然不能幸免于难,于是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亡,而当时天下敢跟楚国抗衡的只有吴国,于是伍子胥就确定了目标,吴国。

他们一行人风餐露宿,多次被追兵追杀,甚至乞讨为生,途中经过陈国的昭关,昭关的守卫正在捉拿伍子胥,他只能徒步逃跑。伍子胥离开昭关,怕有追兵追来,急忙逃跑,可前面有一条大江拦住去路。其中一位渔夫拉着伍子胥过江,期间伍子胥将随身的宝剑给了渔夫,可渔夫却说:“楚王为了追杀人,出了五万石粮食作为奖赏,甚至封爵”,如果我贪图钱财,就不会冒险渡你了。来到吴国后,伍子胥先见到了公子光,在公子光的引荐下见到了吴王僚,他看到吴王僚并没有跟楚国决战的决心。

伍子胥看到了公子光的野心,为了报仇,伍子胥决定帮助公子光做吴王之位。伍子胥明白吴王爱吃鱼,于是亲自物色了一名刺客专诸,将剑藏在鱼肚中,出其不意杀掉了吴王僚。公子光成功为王,是为吴王阖闾。当时楚平王刚死,跟秦女的儿子楚昭王继承王位。而吴王阖闾继位后,十分感谢伍子胥,跟伍子胥共襄国事。伍子胥明白吴国目前的国力不足以跟楚国对抗,于是就推荐了自己的好友孙武作为吴军统帅。经过多年的绸缪,吴国的国力不断上升,而楚国的属国蔡国和唐国对楚国多有怨恨。

在吴国的牵头下,吴国联合两国攻打楚国,楚国虽是大国,可早已没有楚庄王时期的国力。在加上楚国上下君臣堕落严重,在孙武的带领下,很快就进入楚国国都郢,楚昭王逃亡。伍子胥重新进入了阔别16年的郢都,进入郢都,伍子胥的仇恨很快就被带起。下令寻找楚平王的尸首,找到的时候当街鞭尸300下,受到他的影响,吴国的士兵在郢都烧杀抢掠,洗劫了楚国500年所积攒下的财产,而吴王阖闾也觉得成功,于是在楚王的后宫中享乐,纵容士兵的所作所为。

楚国的士兵对吴国也感到怨恨,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伍子胥为了一己私欲,毁了楚国的百姓。如果事情到这里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伍子胥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可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楚国毕竟是大国,在“申包胥哭秦庭”之后,秦哀公出兵求援楚国,楚国上下响应,其中还有越国在后方偷袭,阖闾弟弟王子夫概叛乱,吴王阖闾无奈只能退往吴国。而楚国复国后,国力受损,短时间内不能攻打吴国,于是就支持吴国的邻居越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跟越国作战的一次战争中,不幸受伤死亡,夫差继位。伍子胥辅政。

夫差虽然也尊重伍子胥,可他的治国理念跟阖闾不同,他在打败越国,俘虏越王勾践后,越发志得意满。想要北上争霸诸侯,可伍子胥认为勾践狼子野心,只有杀掉勾践,灭亡越国,吴国才没有后顾之忧。公元前489年,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执意攻打齐国,在打败齐国后,吴国获得了大量的城池,夫差更加疏远伍子胥。后来,夫差又想要攻打齐国,甚至打服晋国,伍子胥再次苦谏,可夫差还是不听,伍子胥知道夫差是不会在听自己的话了,于是就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朋友鲍牧,自己留在吴国,为了报答阖闾的知遇之恩。

而太宰伯嚭对伍子胥的怨言很深,他认为伍子胥的原因,而让自己不能更进一步,于是就对夫差说,伍子胥早就有了背叛你的行为了。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不正是背叛吴国的前兆吗?夫差听了伯嚭的话后,感到有道理,于是就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裁谢罪。伍子胥明白自己是劝不动夫差了,于是自裁去全了先王的知遇之恩。

而伯嚭这个人是伍子胥引荐的,伯嚭楚国的世家,却被费无忌陷害,只有他跑了出来。后来听说老乡伍子胥在吴国功成名就,就去投奔了他,伍子胥也是看他可怜,就把他引荐给了吴国阖闾。伯嚭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在夫差继位后,他为了迎合夫差的胃口,为他网罗美人,在加上伯嚭会说话,深受夫差的喜欢。伯嚭没有什么大局观念,就为了自己的享乐。

伍子胥死后,夫差很快就北伐齐国,而中原各国也纷纷归附吴国,吴国跟晋、齐等国在黄池会盟,确立了吴国的霸主地位,可这个时候,勾践在后面作乱,夫差只能急忙回援,因吴军疲惫,吴国最终被越国击败,夫差在死前,也知道了伍子胥的好,可为时已晚,吴国被越国灭亡。而伯嚭在夫差死后,也因为不忠之名被勾践所杀。而伍子胥的好被吴人记在心中,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

伍子胥对吴国有恩,没有伍子胥,吴国不可能灭亡楚国,成为霸主。他来到吴国,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阖闾,士为知己者死,伍子胥是个传统的文人。如果楚国不对他那么残忍,他也不会这么对它。

0 阅读:181
评论列表
  • 2025-01-07 00:27

    当时都是周室,彼时的国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要不然范蠡,吴起,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全成叛国的了。

    梭哈 回复:
    对,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周朝内政。
  • 2025-01-07 18:43

    因为这个故事太励志了

  • 2025-01-07 11:57

    你这个“仍然”是什么意思?

  • 2025-01-01 12:37

    我觉得第一,楚国并没有灭亡,虽然伍子胥带领吴军攻破了郢都但并没有灭亡楚国,也只找楚平王墓鞭尸泄愤,,第二,吴国是接受周天子封号的诸夏之国,是华夏自己人,换作是戎狄就不一样了,第三伍子胥不管是在楚国还是吴国,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忠臣,伍子胥逃到吴国自始至终都是带着楚国太子健的儿子在身边,知道伍子胥死后,楚国接回太子健的儿子,对于吴国伍子胥也是已死明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