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四人帮”紧逼华国锋,三次阴谋夺权,结果被强势化解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2023-11-22 03:49:01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举国悲痛。然而就在人们还沉浸在这悲痛中之时,“四人帮”早已蠢蠢欲动,预谋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活动。

被毛主席任命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自然也就成为了“四人帮”的“眼中钉”。

因此,“四人帮”认定,要想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目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把华国锋扳倒。为此,他们开始步步紧逼,妄图迫使华国锋交出权力。

然而,对于“四人帮”的野心,华国锋早已洞若观火。在此后不仅顶住了“四人帮”的压力,更是化解了“四人帮”三次阴谋夺权的危机。

毛主席逝世后,江青便把目光盯向了主席生前留下的文件和手稿,尤其是1976年前一两年的。

因为这些资料很可能会涉及核心机密,也是证明毛主席那时做出哪些重大决策的根据来源。

无疑拿到这些文件,就有了对毛主席重大决策的解释权,如此一来,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谁就优先得到了主动权。

江青看到了这一点,而华国锋也看到了这一点。

之后,江青先发制人,她以毛主席夫人的身份,率先提出要保管这些文件,甚至搬出了此前她曾担任过毛主席秘书的事情。

在她看来,有了这两个身份,保管毛主席这些文件,是理所当然的。

当她提出这样的要求时,立马引起了华国锋的警觉。他深知保管毛主席生前文件,并非仅仅在于保管本身,而是文件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由江青来保管,万一,她事后将这些文件,以此作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根据,给予胡乱的解释,那势必不利于当前的局势。

为此,华国锋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对于江青提出的要求,表示了拒绝。

江青见此,不依不饶,九月中旬,多次找到华国锋,对他进行施压,要华国锋答应自己的要求。

华国锋虽然在很多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一旦涉及关键或原则性问题,却绝不退让。

面对江青的胡搅蛮缠,华国锋始终未松口,坚决不同意。

江青见这一招不奏效,于是干脆找到毛主席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张玉凤,吵闹着要让张玉凤把毛主席生前的那些文件交给她。

张玉凤自然也不敢擅作主张,被逼无奈,只得将此事告知华国锋,询问如何处理。

眼见,江青如此胡搅蛮缠,不肯罢休,华国锋为了彻底断绝江青的想法,当即下令:把毛主席生前的文件,全部交由中央办公厅保管,由汪东兴负责。

这一处理方式,可以说非常高明,起到了双重效果。

一来,断绝了江青保管毛主席生前文件的念头,粉碎“四人帮”妄图依靠毛主席生前文件夺权的阴谋。

另外,华国锋提出把这些文件交由汪东兴负责,实则间接对汪东兴表示信任,事后来看,这一举措无疑对后来争取汪东兴的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是江青等人第一次阴谋,而紧接着就是毛远新的问题。

在毛主席晚年的时候,毛远新成为了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而事实上,毛远新其实是偏向于“四人帮”的,这一点,华国锋自然看在眼里。

毛主席逝世后,他这个联络言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按理来说,他也就没有留在中央的理由了,应当回到辽宁去继续担任他的书记。

可在这时,江青又打起了主意,以毛远新是毛主席亲侄子的身份,提出要把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

这样一来,在中央,“四人帮”就又多了一个帮手,这是江青等人的算盘。

华国锋心里很明白,把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又会是一个麻烦,于是表示坚决反对。

江青得知华国锋的态度,也没有就此退让。

对于无法达到的要求,她向来的方法就是将事情闹大。

为此,在之后,江青直接把这个问题搬到了政治局会议上去解决。

她临时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向华国锋施压,要他同意让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可任凭江青如何闹腾,华国锋就是不表态。

华国锋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身份摆在那里,他不表态,江青也无可奈何。

最后等江青闹够了,华国锋直接干脆地说道:让毛远新回辽宁工作,就这样决定了!

就这样在华国锋的坚持下,再次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尽管事后,毛远新一直住在中南海,但并未能进入中央工作,故而也就没什么太大的破坏力。

在这件事再次吃瘪的“四人帮”,之后又制造了另一个更的阴谋,那就是私自篡改毛主席临终嘱咐。

毛主席在生前最后几个月里,曾和华国锋说过:“你办事我放心”、“照过去方针办”等话,并且还曾把这些话,白纸黑字写到了纸上。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曾对张春桥说过“按既定方针办”的话。

按照意思来说,这两句话其实差不多,但在毛主席逝世后,这句话的涵义就变得意味深长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谁掌握了这句话,谁就掌握了对毛主席临终嘱咐的解释权。

其实毛主席逝世后,政治局在讨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追悼大会上,华国锋的《致悼词》文稿时,“四人帮”参加了讨论,他们都没有提过要在这两个文件上写进“按既定方针办”。

然而“四人帮”却在之后,有计划有预谋地在9月16日《人民日报》杂志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文里,偷偷塞进一个所谓毛主席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

然而,在华国锋与张春桥之间,华国锋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权,其实是占优势的。

首先,毛主席生前向华国锋说过这句话,而且还写在了纸上。

另外,在这不久后,华国锋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毛主席这句话,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华国锋已经掌握了“照过去方针办”这句话。

也就是说华国锋已经抓住了解释毛主席临终嘱咐内容的关键。

而毛主席和张春桥说“按既定方针办”时,其实只是毛主席对张春桥一个人说的,也没有写在纸上,不足以让人信服。

可“四人帮”在之后认识到了掌握这句话的作用后,即便明知处于劣势,但为了掌握对毛主席临终嘱咐的解释权,还会决定冒险赌一把,才有了前面说的,在《人民日报》上用黑体字把抛出了“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

并且在正式发表以前,“四人帮”四处将其散发出去,以便造成一种假相,好像毛主席真有一个临终遗嘱,而且是向他们说的。

这一苗头,自然很快引起了华国锋的注意,也立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最初他还是选择隐忍了下来,并未当即对这个问题作出表态。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华国锋正如“四人帮”想的那样,只懂农业,在其他方面能力不强?

显然不是,而是华国锋在等待一个契机。

因为,华国锋虽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但事实上,江青作为毛主席的夫人,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在此前也都深受毛主席的信任,他们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资历其实都比华国锋长。

华国锋在中央工作的时间并不长,而反观“四人帮”,在中央工作的时间都比华国锋长,而且他们此时已经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领导权,因此,华国锋在中央根基还没有他们牢固。

其次,华国锋长期是在地方工作,当时,在军队内也没有根基。另外,当时中央政治局内部,还是有一些人支持“四人帮”的。

所以基于这些因素,华国锋要想压制“四人帮”,那就需要取得老同志的支持。

华国锋之所以没有当即作出表态,就是在等。他要看一下中央政治局内的那些老同志对此事都是什么态度,只有他们先表态了,他才好出手。

事实也是如此,很快,叶剑英元帅看到了相关内容,叶帅也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随即拿着那张《人民日报》找到了华国锋,提醒华国锋注意这个问题。

有了叶帅的表态,华国锋此时心中就有了底,随即他开始对““四人帮””进行反击。

10月2日,华国锋便在外交部长乔冠华报送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的发言稿》中,删掉了“按既定方针办”六个字,并在一旁批道:

“剑英、洪文、春桥同志:此件我已阅过,主要观点是准确的,只是文中引用毛主席的嘱咐,我查对了一下,与毛主席亲笔写的错了三个字。毛主席写的和我在政治局传达的都是‘照过去方针办’,为了避免再错传下去,我把它删去了。建议将此事在政治局作一说明。”

华国锋的这个批语可以说一针见血,直接打破了“四人帮”企图掌握解释毛主席临终嘱咐的解释权的幻想。不得不说,极为高明。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华国锋岁寡言少语,为人谦和,实则是他是含而不露,大智如愚。他虽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谦让,但以遇到关键问题,却绝不退让。

事实上,华国锋不但在三个重大问题上顶住了来自“四人帮”的压力,而且还在之后毅然做出了粉碎“四人帮”的决策,扭转了局势。

故而,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转折点上的人物,他也因此留名青史,为后人所传颂。

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么看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