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辽代:四时捺钵制度的游牧文化与政治特色

正瑜河套 2024-02-11 13:16:03

“四时捺钵”制度是辽代政治体系中的一项独特制度,深刻映射了契丹民族的游牧文化和政治特质。契丹民族以游牧和狩猎为生,因此,辽朝皇帝在春、夏、秋、冬四季都会巡游各地,一方面进行渔猎活动,另一方面也确保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延续。

在“捺钵”期间,皇帝会在渔猎之地设立行帐,朝中官员随行。在此期间,皇帝会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处理政务,颁布诏令等。这种制度不仅确保了皇帝对国家政务的掌控,而且完美地融合了契丹民族的游牧文化。

“四时捺钵”在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辽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这一制度对后续的金朝和元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朝皇帝为了更好地联络各民族的感情,根据四季的变化不断迁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时捺钵”制度。

《辽史》等史书对“四时捺钵”制度有详细的记载。例如,正月初,契丹君主的“牙帐”从冬捺钵营地启程,前往春捺钵地,大约停留60天。四月中旬,随着春天的结束,牙帐再次迁移至夏捺钵地。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君主到达目的地后,居住了50天。到了七月上旬或中旬,他们又会转移到秋捺钵地。当天气转寒时,他们将迁至气温较暖的冬捺钵地度过冬天。契丹君主每年都会重复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巡守于捺钵之地。

辽朝虽然有五座都城,但契丹皇帝一年四季都会在四时捺钵之间巡游,政务均在此处理。捺钵实际上是辽朝的政治中心。而皇都和五京则是宰相以下官僚处理政务的地方,这是契丹族立国后的一大政治特色。

“捺钵”是契丹语的汉语译名,意为“行营”或“行宫”,是契丹统治者的临时住所。契丹皇帝与中原皇帝不同,他们会随着季节、气候和水草的变化进行“春水”、“夏凉”、“秋山”、“坐冬”等活动,从而形成了四时捺钵制度。初期,四时捺钵的地点并不固定,但从辽圣宗开始,地点逐渐固定,其中秋捺钵和冬捺钵多在今天的赤峰地区进行。

秋捺钵之地被称为“秋山”,并非固定山名,而是指辽庆州一带的群山,包括黑山、赤山、馒头山等。每年八月中旬,皇帝在此射鹿、猎虎。这种秋山涉猎活动具有浓厚的政治典礼色彩,随行人员会穿着特制的秋山礼服,饰以熊、鹿、山林等图案。行猎前,会祭祀麋鹿神,猎获后则举行宴会,饮菊花酒。冬捺钵的地点相对固定,通常选在广平淀(位于今赤峰境内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

由于契丹地处北方,冬季寒冷,需要避寒取暖,故有“坐冬”之制。冬捺钵的时间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四个月,是四时捺钵中皇帝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主要活动有三:一是狩猎讲武,训练军队;二是与南北大臣商议国事;三是接受宋朝及诸国礼贡。

四时捺钵的形成源于牧场广阔、交通不便以及无法确定固定居住地点等因素。为了便于管理,皇帝会按时节到不同地点就近处理政务,从而形成了这一经济便捷的管理方式。这一制度的创新与特色在于契丹人将其上升为国家形态和皇家制度,并予以保留长达200多年。

四时捺钵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始于辽朝并在辽朝得以理论化、系统化。这一制度是空前的,之后的任何朝代都无法超越。四时捺钵是契丹本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中原王朝皇帝巡守制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保持和发扬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传统,强化了民族意识,在巩固政权、维系部民人心等方面起到了特殊作用。与同样身为少数民族的鲜卑和女真不同,契丹并未因汉化而趋于文弱,四时捺钵反而让他们保持了民族特色和文化。辽朝灭亡后,捺钵制度被后来崛起的女真、蒙古、满族所继承并得到改进和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