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中国教授称中国文化低级,要儿子当101%美国人,报应来了

江卿曻啊 2024-11-22 09:20:37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2018年,中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位引发舆论轩然大波的知名教授,他公开宣称,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101%的美国人”,拒绝学习中文,不认同中国文化。

他不仅用言论表达对祖国的不满,更付诸行动,卖掉北京的房子和积累的资产,带着妻子和尚未出生的孩子移民美国。

他的决定在国内外引发热议——有人为他的勇气喝彩,也有人对他背弃培养他的祖国深感不满。

然而五年后,这位教授的“美国梦”却以彻底失败告终,从受人尊敬的学术明星到沦落为美国社会底层劳工,他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颠覆?

逐梦路上,一意孤行

徐思远曾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颗耀眼明星,他年轻有为,是国内一流高校的教授,研究成果丰硕,常常受到学术界的瞩目。

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甚至多次被媒体报道,成为年轻学者的典范,在普通人眼中,他无疑是“人生赢家”,在北京拥有一套豪宅,开着高级轿车,出入高端餐厅,享受优渥生活。

而在学术圈内,他更是被学生们争相追捧,课堂座无虚席,但这样的成功生活却没有填满他内心的虚空。

一次国际经济学研讨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在那次会议上,来自西方国家的学者穿着高定西装,举止优雅,言谈间充满“自由”的气息,这一切让徐思远深受触动。

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被“束缚”在体制内的教授,难以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他的目光越过国内的高楼大厦,盯上了大洋彼岸的“自由国度”。

这种对美国的向往在那次会议后急剧膨胀,最终成为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

当这个念头愈发强烈时,他开始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愿,他在课堂上公开赞美美国的“自由”和“开放”,对国内的环境却颇多批评。

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激进言论,认为只有美国才能给学者更大的舞台,他还特别提到,为了自己的下一代,他必须让孩子彻底成为“美国人”,不受任何“中国思想”的束缚。

但是他的妻子对此极为反对,妻子认为他们在国内的生活已经相当优越,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幻的“美国梦”放弃现有的一切。

那时她正怀着孕,正是需要丈夫支持的阶段,但徐思远的态度异常坚定,他以离婚相要挟,迫使妻子妥协,他相信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是他“美国梦”的一部分,不容动摇。

为了移民,他开始变卖资产,将北京的房子和其他财产统统换成美元,他还花费大量时间为自己和家人准备移民手续,从英语学习到美国生活攻略,他都做得一丝不苟。

他甚至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幻想着这个名字将会出现在未来的美国精英阶层中,徐思远坚信,只要踏上这片“自由的土地”,一切都会按照他的计划发展。

2018年,他带着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怀着无比的憧憬,踏上飞往美国的航班,那一天,他的亲朋好友并没有来送行,而是用沉默表达对他决定的无奈和失望。

但是他相信,作为中国的顶尖学者,美国一定会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然而他的“美国梦”真的能如他所愿吗?美国,这片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度”,是否会接纳他?

现实打击,梦碎异乡

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徐思远以为自己终于来到了“自由的乐园”,洛杉矶的阳光洒满街道,高楼林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让他觉得一切都充满希望。

他兴奋地租下了一间公寓,开始憧憬着新的生活,他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在国内积累的学术荣誉,信心满满地向多所美国大学投递了简历。

他确信自己的教授头衔和研究成果足够吸引美国高校的目光,甚至乐观地准备好了参加面试的西装和演讲稿。

然而现实给了他重重的一击,简历投出后没有任何回应,那些他引以为傲的论文和学术成果在美国的招聘市场根本无人问津。

几个星期后,他接到的唯一电话却是一家连锁快餐店的面试邀请,而不是心目中的学术殿堂,徐思远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感。

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头接受社会底层的工作,他开始在一家中餐馆打工,从每天整理仓库到刷碗收拾油腻的餐盘,这份低薪的体力活让他筋疲力尽。

更让他不适应的是,曾经衣着光鲜的教授,现在被油渍和厨房的蒸汽包围,他偶尔会遇到餐馆里的顾客带着刻薄的语气嘲笑他的亚洲面孔,有人甚至在饭后摔下硬币,用侮辱性的词语形容他。

几个月后,他又尝试去送外卖,觉得这一份工作起码能让他少与人接触,但语言障碍和对当地环境的不熟悉让他的外卖工作屡屡出错。

生活的重压让徐思远逐渐失去了最初的信心,他开始埋怨起自己的选择,但还不愿承认自己走错了路。

更严重的一次是,他在街头送外卖时被一群喝醉的白人青年拦住,他们用各种侮辱性的语言攻击他,甚至动手推搡。

在那一刻,他才真切地感受到美国社会的冷漠与偏见,他心目中平等开放的“自由乐土”,此时展现出的却是冰冷的现实。

内外夹击之下,徐思远陷入深深的迷茫,他开始把所有的不幸归咎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种族歧视和偏见。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的言论变得更加激进,他公开发表辱华言论,称自己过去的成功是因为“被体制限制”,而美国才是唯一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

他甚至宣称要让自己的儿子彻底“美国化”,完全割裂与中国的一切联系,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讨好美国社会,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

但现实却并没有因此改善,美国主流社会并不在意他的表态,甚至觉得他的行为可笑且无意义,而在华人社区,他的言论更是引发了一片反感。

那些曾经愿意帮助他的华人朋友开始远离他,认为他的辱华行为无法接受,徐思远彻底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他无法融入美国社会,同时也失去了华人圈的支持。

他所寄予厚望的“美国梦”逐渐变成了沉重的枷锁,每天的生活如同一场没有尽头的折磨,他从一个被学生追捧的知名教授,沦为社会底层的一名苦力。

然而即使身处困境,徐思远仍不愿彻底面对自己的失败,他试图通过社交媒体继续维护自己的形象,但那些试图掩饰失败的文字越来越苍白无力。

悔悟与无路可归

在美国的种种经历让他逐渐意识到,梦想中的“自由”其实只是他幻想出来的泡沫,而现实的残酷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经那个意气风发、言辞犀利的教授变成了一个疲惫的普通人。

他不再高谈阔论,而是更多地低头沉思,生活的重压、身份的孤立和内心的矛盾让他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种怀疑逐渐转化为反思,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徐思远坐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翻看着自己在中国时的旧照片。

这个场景与如今的困顿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内心五味杂陈,那一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过去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糟糕,而他对“美国梦”的执念似乎成了毁掉一切的根源。

然而他的反思并没有改变现实的困境,过去的极端言论让他失去了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他曾经的同事和学生听闻他在美国的言行后,无不感到失望。

国内的学术界也对他避而远之,他的名字从科研论文中消失,他的研究成果也无人再提,对于一个曾经以学术为生命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羞辱。

更让他无奈的是,家庭也因为他的决定而支离破碎,妻子在生完孩子后,因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压力和他日益偏激的态度,最终选择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徐思远试图挽回,但发现自己已经无力改变局面,他曾以为美国能给他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活,却没想到这个选择反而让他失去了所有重要的东西——事业、家庭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失去了家庭的支持,徐思远更感到孤立无助,他开始尝试通过网络与国内的学术界取得联系,希望重回曾经的圈子。

但他收到的只有冷漠的回应,他过去的言行在国内已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反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公众都对他失去了信任,他想回国,却发现回国的路早已被他自己堵死了。

尽管现实让他备受打击,徐思远并没有完全放弃,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尝试弥补过去的错误。

他让儿子开始学习中文,教他中国的历史和传统节日,希望他能了解自己的根,并从中找到认同感。

他还在网上发表了一些文章,表达对过去行为的忏悔,他在文章中写道,曾经的他被虚假的自由和所谓的优越感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真正的身份和归属。

尽管他做出了这些努力,但结果并没有如他所愿,他的悔悟并未得到广泛的谅解,那些曾经受他伤害的人对他的态度依旧冷淡。

美国社会仍旧把他视为一个“外来者”,华人社区也没有对他伸出援手,他像一个被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幽灵,既融不进美国,也回不到中国。

他试图通过弥补错误来找回自己的价值,但却发现过去的行为已经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结语

一个人若抛弃根本,迷失文化认同,无论在哪里都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

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而那些对自己的祖国不自信、对外界盲目崇拜的人,注定被现实击碎梦想。

参考文章

红色文化网2023年1月21日《这个吃里扒外的知名公知教授出走美国后,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