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王安石写过一首诗,名为《古松》。一看这个诗名就知道,他要借物言志。令人好奇的是,他到底要抒发什么主张,难道像大多数人那样歌颂君子风骨?别猜了,读过这首诗就明白了。据考证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游览黄山之际,他看到黄山古松想到了先贤名句,就想也写一首发表和古人不同的看法。
王安石不是普通文人,他是一位主导改革的政治家。从他的身份就能看,他不愿意墨守成规,喜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王安石倡导变法,他遇到了很多问题。变法改革动摇了权贵阶层的利益。变法过程中王安石操之过急,没有团结更多力量,造成“保守派”对他进行强烈反对。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因为人才储备不够,朝廷识人不明。包括王安石本人为了推进变法也犯下了用人不察的错误。
他看到黄山古松,反思变法经历,把这首诗的主题引导到批判检讨变法得失。王安石身处逆境,遭遇贬谪也没有改变进行变法的决心。有勇气的人的很多,但未必会成功。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运筹帷幄,时刻反思检讨。当王安石远离朝堂之后,他开始思考变法过程中的得失成败。为什么一城一地可以富民的青苗法,全面推广之后竟成了贪官压迫百姓的手段?当他面对雄奇的自然景观时,终于豁然开朗。
王安石在黄山看到一棵古松,顶天立地有八百尺那么高。很明显,他用了夸张的手法。重点不在于古松真正有多高,而是借此表达出真实感受。这棵古松插入云霄,在一片松林里显得与众不同。夜晚来临,山谷中狂风不断,风吹到古松枝杈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天上一轮明月,月光笼罩古松,地面上出现了一大片阴影。
这棵古松可以长得如此高大挺拔,不是人工栽培、浇水施肥就能实现的。很明显这棵古松受到了大自然的庇护。如此粗壮的松树就是良材,只能用在宗庙建筑上面。如果没有优秀的工匠,没有可以体现松树价值的用途,千万不要随意砍伐这棵古松啊!
如何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如何凝聚人才为变法服务?王安石主导变法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要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窘迫。他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有大刀阔斧的魄力,这些远远不够。他更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更需要有才华的人跟他一起努力。
王安石也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么难寻,要不然他就不会说,一大片松林中只有一棵古松了。他什么都知道,但他没有更多时间去筹划,怪不得他会说优秀的人才一定要留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