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放弃沈阳、长春,将沈阳主力一部撤向锦州,背靠华北做长期固守作战,一部(主要是指原远征军之新1、3、6军)调南京外围,当作御林军使用,守卫京畿。而作战方案为,适度增加锦州范汉杰部实力,由原来的第6兵团的1个多军(不足5个师,即第93军3个师和第184师及新组建的暂编第55师)增加到4个军左右,与沈阳主力,实施东西对进,接应出沈阳主力,然后西撤。至于长春守军,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要舍弃,到时候命令他们分散突围,并不打算使用沈阳主力,兵出四平,接应其突围。
蒋介石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很快便整训了新5军(后称第86军)、新8军两个军,整补了第184师和暂编第62师,从山东调来了阙汉骞的第54军,并补充进去一个暂编第57师。同时,又从山东,将李弥的两个军,第8军、第9军分别调入秦皇岛、葫芦岛,加入东北方向作战。范汉杰遵从蒋介石的命令,大有东出之势。
然而,卫立煌却不这么想,他提出了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
1、他判断,林彪的主力,就在辽北、辽西地区,监视沈阳、长春的国民党军队。
2、如果沈阳部队出城西进,要背辽河、新开河、饶阳河三条大河、侧敌而动,极有可能被林彪的部队层层截断,分割包围,最后一个个吞吃掉。恐怕这也正是林彪所想得到的。
3、我们走了,长春的郑洞国怎么办?这样做,道义吗?
4、沈阳、长春乃至于整个东北的失守,这个责任谁来负?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1、范汉杰集团,在上述兵力部署的情况下,至少再向锦州方向增加3个军。
2、由范汉杰率锦州主力东进,打通沈阳到锦州间交通。
3、等范汉杰部到达沈阳之后,与沈阳主力兵合一处,一同北上,接应出长春的郑洞国来,然后大伙一起撤往锦州。
4、此后兵力部署,以总统意见为好。
卫立煌这个方案,使蒋总统很作难,要是他手头上能调出3至5个军来,他也不犯愁了。更何况,此时困守东北的数十万兵马,全靠空运补给,国民政府已经承担不起了,再空运来这么多军队,吃什么、喝什么啊?然而,在卫立煌等人强势的“逼宫”式建议之下,蒋介石也只好答应,此事暂缓执行。
其实,卫立煌这个方案,才叫“屎”主意,这哪儿是东西对进,打通沈阳、锦州间交通,实施被动防御下的主动进攻啊?简直是让人家范汉杰,抬着八抬大桥去把他接到锦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