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9.6%,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 20.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 20.9%。而房屋竣工面积增长 1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增长 17.2%。2024 年上半年销售承压,下半年有望稳步回暖,但仍面临挑战。从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在 2023 年呈现明显下滑态势,新开工项目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降低,房企投资相对谨慎,拿地规模降低所致。同时,竣工面积的增长说明各地楼盘交付工作进展良好,这也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信号。
(二)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下降2023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111735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 8.2%。商品房销售额 116622 亿元,下降 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 6.0%。2024 年市场仍在调整中,但部分指标降幅收窄。2023 年全年商品房市场表现不及 2022 年,虽然政策端出现较大改善,购房者购房成本较低,但新房市场面临房企信用风险和项目交付风险,购房者对于购买期房较为谨慎,将目光转向二手房。从 2023 年 12 月单月成交数据来看,成交规模出现翘尾现象,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 1.13 亿平方米,销售金额 1.13 万亿元,环比分别上升 41.56%、38.58%。开发商在去年年底冲刺业绩、举办营销活动以及在售优质楼盘较多,带动了市场的成交规模上升。
(三)待售面积增长2023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67295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9.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 22.2%。2023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库存压力较大。目前,楼市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量的存量住宅,新房还在建、建好了却卖不出去,库存越来越多。2024 年 3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74833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5.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 23.9%。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失去流动性,房企的资金链断裂成为常态。二手房也是如此,想卖却卖不出去,只能不断降价,越是降价,买房越是观望、越是不买,恶性循环。
二、房地产行业回暖因素(一)政策推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旨在稳定市场预期。例如,国务院出台的五项政策措施、“国六条” 以及 “2024 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实施细则” 等政策,从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住房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同时,央行也发布了四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包括允许变更房贷利率加点幅度、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统一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 15%、提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比例以及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为房地产行业的回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此外,政府还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推动市场需求,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大量的新增住房需求。住建部指出,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涌入城市,从年轻人开始置业到老年人改善居住条件,住房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 66.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 50%,这意味着还有大量人口待迁入城市,其中包括约 2.97 亿的农民工未完全市民化。这一部分人口中许多人尚未购房,他们的市场需求将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新的增长空间。随着城镇化的深入,这一潜在需求将逐渐释放。同时,大城市的新市民,如农民工、新就业的大学生和年轻人等,对住房空间需求更强烈。对于农民工来说,特别希望有一张床;新就业的大学生特别希望有一间房;转移来的有家庭的新市民则特别希望有一套房。然而,现在的供给和需求是不匹配的,这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住宅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居住环境质量和服务。改善性住房需求也较为迫切,这种需求的增长,对于房地产市场推动优质房屋的建设和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金融市场支持金融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有助于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央行发布的四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比例从贷款本金的 60% 提升到 100%。同时,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 15%,降低了购房门槛,有助于刺激购房需求。房贷政策保持稳健,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更加灵活,允许变更房贷利率在 LPR 基础上的加点幅度,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使存量房贷利率及时反映定价基准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为房地产行业的回暖提供了金融支持。
三、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一)库存去化压力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较大的库存去化压力。库存房数量较高,去化速度较慢,这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回暖。一方面,大量的库存房源积压,使得市场供应过剩,竞争加剧。另一方面,购房者在众多选择面前更加谨慎,观望情绪浓厚,进一步延缓了库存的消化速度。
从市场情况来看,目前楼市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量的存量住宅,新房还在建、建好了却卖不出去,库存越来越多。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失去流动性,房企的资金链断裂成为常态。二手房也是如此,想卖却卖不出去,只能不断降价,越是降价,买房越是观望、越是不买,恶性循环。
为解决房市场去化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案:
精准市场定位: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潜在买家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房产产品。例如,针对年轻家庭可以设计更多亲子设施,而对于退休人士则可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健康设施,提高产品匹配度,增加销售。
灵活的价格策略:提供分期付款选项、折扣优惠或是捆绑销售其他服务,降低购房门槛,吸引买家。
强化营销和推广:利用数字营销工具,如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SEO)和在线广告,扩大目标受众范围。同时,举办开放日和体验活动,让潜在买家亲身体验房产项目的优势,提升知名度,扩大受众。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确保建筑质量符合甚至超过行业标准,同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如物业管理、维修服务等,增强买家的信心和满意度。
政策和金融支持: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税收优惠、低息贷款或其他金融工具,降低购房成本,刺激市场需求。
(二)销售回暖速度慢尽管有政策支持,但房地产销售回暖仍需时间,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恢复。近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意在破解当前房地产库存过剩的困局。政府将出资 3000 亿元支持收购库存房源作为保障房,以此刺激市场需求、推动存量房产消化。然而,政策的传导效应需要时间,从企业融资到项目启动,再到实际施工,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性。
此外,房地产市场自去年以来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新房和二手房的挂牌量增加,但销量和价格却出现下滑。市场观望气氛增强,开发商面临资金链困境。购房者对于购买期房较为谨慎,将目光转向二手房。尽管开发商在去年年底冲刺业绩、举办营销活动以及在售优质楼盘较多,带动了市场的成交规模上升,但整体销售回暖速度仍较慢。
(三)配套措施不完善交通、学校、医院、购物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物业费等费用高,影响购房积极性。部分城市对住房综合配套的城市软硬件服务跟进滞后、对居住者的生活便利性规划考虑不足,导致 “有房无人” 现象频现。
以海口市为例,该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永秀时代城大量限价房一度销售困难。该小区于 2014 年竣工,共有限价房 6192 套,已分配的 2000 多套中,常住居民只有数十户。小区门前已建好一排商铺,北区也有了学校和医院的雏形。但配套设施建设仅停留于此,目前仍少有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公共交通方面,最近的公交车站距离小区也有一公里左右,对广大 “无车一族” 来说,上下班出行成为一道难题。
此外,政策配套不齐全也将影响房地产市场。如保障房建设中,有资格的买不起、买得起的没资格,让保障房建设陷入尴尬。位置偏僻、配套不健全也是一些保障房遇冷的原因。
(四)房价虚高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合理区间,制约人们买房。当前,房价虚高不下,并有不断攀升之势,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房价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人员涌进城市。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大批农民涌进城市,形成强劲的购房势头,使需求增加,从而抬高房价。
原有居民改善住房条件。部分原来就缺房的户需要购买住房,一部分原来住房条件差的户随着收入的增加也要改善住房条件,在房价不断攀升的条件下就成了刚性需求。
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增强了购买力,推动了需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全社会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增加。同时,物价上涨推动了人们收入的大幅上涨,对住房的购买力也显著增强。
心理预期造成的超前消费。由于房价不断上涨,许多没房或未来几年需要住房的人即使没钱也不敢等钱攒够后再消费,只有在近期超前消费,才能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住房梦。
许多人把住房当成了一种投资的手段。置不动产本身就是一种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的手段,同时,由于目前房市价格增涨快,更成了一段时间内人们投资的首选项目。
住房按揭制度门槛低也助推了需求。产生了一部分房奴和以投资房产来渔利的投机者。
房地产行业竞争不充分也造成房价过高。现在房地产开发权掌握在少数开发商手中,如果个人合伙建房能得到支持,房价会显著下降。
楼市释放重磅信号显示,房价过分虚高或靠提高实际价值,让价格和价值接近的方式解决。房地产投资行为有望被认可,《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住宅作为居民资产的金融属性得到中央终确认,房地产作为资产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多项 “杀招” 正在吹散楼市泡沫,当人们可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多,房价的投资泡沫自然不攻而破。
(五)消费观念改变年轻人 “房住不炒” 观念深入人心,对住房要求不高,消费观念转变影响购房需求。“房住不炒” 是在楼市过热,房价飞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是打击房产市场中存在的大量投机行为,让商品房回归居住用途,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房住不炒” 对个人购买新房影响较小,但对二手房市场影响很大。建议迟三五年买房,急着买房结婚的建议买新房,因为二手房市场很可能长期难卖,有价无市。
“房住不炒” 的必要性在于拉动内需,转移过热的房地产消费,把消费引入其他领域,促进经济内循环。同时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避免过高、过热的房价导致刚需客户买不到房子、买不起房子。楼市紧缩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二手房交易市场难有大的波澜,炒房团撤场,刚需客获益,商业产品或迎来转机。
在 “房住不炒” 的政策主基调下,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们观念的转变和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购房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投资性购房需求大幅减少,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更多的住房选择,缓解了一部分市场需求压力。
四、房地产行业未来趋势(一)经济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家居、装修、建材等行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这些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背景下,政府可以更加从容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将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人口流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涌入城市,对住房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这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包括交通、学校、医院、购物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
(三)住房租赁市场繁荣楼市的回暖将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流动,住房租赁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开发商可以关注租赁市场,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租赁房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可以针对年轻家庭设计更多亲子设施的租赁房源,针对退休人士提供更多休闲和健康设施的租赁房源。同时,政府将继续完善租赁市场相关政策,保障租户权益。例如,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租赁市场,建立一套关于租赁市场的长效机制,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税费的减免、长租项目土地供应模式的创新等。
(四)金融市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下,房贷政策将保持稳健,防范金融风险。同时,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对于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比例从贷款本金的 60% 提升到 100%,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 15%,降低了购房门槛,有助于刺激购房需求。房贷利率定价机制更加灵活,允许变更房贷利率在 LPR 基础上的加点幅度,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使存量房贷利率及时反映定价基准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五)新能源产业崛起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关注度的提高,新能源产业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推广。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提高建筑品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例如,太阳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的热水供应、光伏发电、空调与采暖系统等方面;风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的分布式风力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能热泵技术、风冷空调技术等方面;地热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的地源热泵技术、地热供暖与制冷系统、地热发电技术等方面。
(六)消费升级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推动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将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对高端、个性化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高端、个性化消费品和服务。例如,家居、装修、建材等行业可以推出更多高端、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也将促进商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物、娱乐、餐饮等服务。
(七)土地供应政策调整政府将适度调整土地供应政策,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背景下,政府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的规模和节奏,避免土地供应过剩或不足,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通过优化土地规划、提高土地开发强度等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
五、结论房地产行业虽在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回暖因素和未来发展机遇。政府、开发商、投资者三方共同努力,有望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从现状来看,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下降、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下降、待售面积增长,库存压力大、销售回暖速度慢、配套措施不完善、房价虚高以及消费观念改变等问题,使得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政策推动、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金融市场支持等因素又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回暖的希望。
政策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同时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推动市场需求。央行也发布了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为房地产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方面,城镇化持续推进,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大城市的新市民对住房空间需求强烈,但当前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改善性住房需求也较为迫切。
金融市场方面,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比例提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降低,房贷政策保持稳健,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更加灵活,为房地产市场回暖提供了金融支持。
尽管房地产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趋势依然值得期待。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同时政府可更加从容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方面,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有望迎来新一轮人口流入,政府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住房租赁市场繁荣方面,开发商可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租赁房源,政府将继续完善租赁市场相关政策。金融市场稳定方面,房贷政策将保持稳健,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新能源产业崛起方面,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推广,具有节能减排、提高建筑品质等重要意义。消费升级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推动消费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端、个性化消费品和服务。土地供应政策调整方面,政府将适度调整土地供应政策,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开发商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投资心态,审慎评估市场风险。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你觉得房地产行业还有春天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