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临终前的“先克金陵者封王”的诏令,乍一听好像很慷慨,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当时的清王朝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外有英法联军的侵扰,咸丰帝被逼到绝境,只能出此下策来激励将领们。不过,咸丰帝选择在临终前发布这条诏令,显然是经过一番算计的——新皇登基,老皇帝的承诺自然可以不认账。
1内忧外患,咸丰帝的无奈之举
咸丰时期,清朝面临内外夹击的局面,西方列强虽然威胁不小,但真正动摇清王朝根基的还是太平天国。咸丰帝深知,西方列强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太平天国则直指清朝的统治地位。于是,他决定用封王的许诺来激励湘军,希望能尽快平定内乱。但这一招棋,其实是个“空头支票”。
2曾国藩与湘军:功劳赫赫,封赏寥寥
曾国藩及其弟曾国荃带领湘军攻下金陵,本以为能兑现咸丰帝的承诺,结果只得到了侯爵和伯爵的封赏。这一结果显然让曾氏兄弟感到失望。但实际上,清廷之所以没有兑现封王的承诺,一是因为祖制规定汉人不封王,二是朝廷担心曾国藩权力过大,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3咸丰帝的权术:遗诏的妙用
咸丰帝选择在临终前发布封王的诏令,实际上是一箭双雕。一方面,这个承诺可以激励将领们卖命作战;另一方面,作为遗诏,它给了新皇帝不兑现的借口。这样一来,咸丰帝既达到了激励将领的目的,又为自己留下了退路。不得不说,咸丰帝在这一点上,还真是个“高手”。
咸丰帝的这一招,看似慷慨大方,实则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智慧与权谋,而咸丰帝的这一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战术。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历史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更能让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声明:本文素材源自网络,仅供分享,不代表作者立场。真实性读者自辩,争议不担责。如侵权,请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