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等于炮灰,落地就成盒?看苏军伞兵如何硬刚德军,改变战局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9-27 10:52:27

航空器的出现,对世界战争史产生巨大的变革,不仅打击火力可藉由航空器投射,远程打击能力也可超越地平线。对地面部队而言,更可以航空器为运输工具,在机动速度与范围上,产生无远弗届的跃进,此乃空降部队的出现。通过降落伞、滑翔机等降落方式,空降部队能够在缺乏正规机场的状况下,在战线深远后方着陆,并夺取敌后纵深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首支空降部队,是苏联红军所创立的。

在1920至1930年代,苏联红军在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观念较先进的诸位将校领头下,利用当时方兴未艾的内燃机,带动强大机动能力,发展新进的“纵深作战”准则;所谓的“纵深作战”,可谓是苏联红军版的“闪电战”。

该战法强调,应在与敌方第一线部队接触的同时,利用各种手段与资材,攻占敌人战线后方的深远目标,歼灭作战、战略预备队,崩解敌方作战体系。

为打击敌人后方不同深度的目标,大规模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将成为作战的主力,而迫切想要投送部队至战线深远后方的苏联红军,所以才发展出史上第一支空降部队。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兵分三路,入侵苏联,苏联措手不及,导致德苏战争爆发。德国装甲部队利用犀利的闪电战,接连打出数场大规模歼灭会战,歼灭苏联红军数十万兵力。至10月中旬,德军已挺进莫斯科大门的路途上,莫斯科岌岌可危。

莫斯科是绝对不能丢的,苏军浴血抵抗,德军愈接近莫斯科,苏军抵抗也愈猛烈,当德军实际推进至莫斯科近郊时,终于拖到了严冬!德军因推进过速,补给线绵长,前锋兵力已是强弩之末,斯大林乃调集来自西伯利亚的新锐兵力,对德军发动反击,将德军打得节节败退,收复大量失地。

双钳攻势,围歼德军

此次苏军所发动的反攻,即是动用以“纵深作战”为主的攻势规划:以双钳攻势,围歼猬集于莫斯科近郊的德军。

为了让攻势深入德军后方,使歼灭任务顺利达成,苏军统帅部便想到了利用手中这支犀利的空降部队!顺带一提,此前由于地面战斗的迫切需要,许多空降部队已被当做步兵单位,在第一线上消耗殆尽,此时所投入的已是苏军仅存的空降部队。

1942年1月底,苏军准备投入空降第4军,截断一条自斯摩棱斯克经佛亚斯马的德军重要补给线;然而,能装载此支空降部队的运输机,仅能凑集62架,大大限缩空降部队的兵力强度。

第1波跳伞于1月27日夜晚展开,由于运输机的缺乏,2个伞兵营分为2批空运投入,唯有伞兵降落分散辽阔,且偏离预定着陆区过远。

一般而言,分批抵达的伞兵兵力,已不足以进行有组织的行动。即便如此,苏军在后数日内持续投入的兵力,仍成功牵制德军大量兵力。

根据德军记载,当时曾在公路区域6、7处发现苏军空降部队出没。为了要消灭苏军空降部队,德军的第4装甲军团与第4军团,不得不自第一线上抽调5个师的兵力,其中包含1个装甲师。一直到2月中旬,德军才宣告肃清苏军伞兵,重新开放补给线。

苏军空降部队,切断德军交通补给线

事已至此,苏联统帅部下定决心,将空降第4军投入决定性的行动中:凡未投入至斯摩棱斯克——佛亚斯马公路的部队,皆将空降下去,往幼哈诺夫方向攻击,致力截断罗斯拉夫尔——佛亚斯马公路。其后,空降第4军旋即与骑兵第1警卫军取得联系,并与第10军团配合向北攻击,构成红军双钳攻势的南翼,随后更与由北向南攻击的西洛夫骑兵、机械化群会师,围歼德军部队。

苏军空降第4军于2月16日,开始向指定的着陆区空降。

耿军德军资料显示,共发现3个伞兵旅在德军后方着陆;但事实上,苏军一共投入6个伞兵、空降旅,人数约莫1万至1万2000人。苏军伞兵曾经一度截断罗斯拉夫尔公路长达2天时间,并令德军因后方交通线受到突袭,一时陷入极度紧张的情境,被迫放弃幼哈诺夫据点,撤退至雷莎河对岸,以便自第一线抽出更多部队,维持交通线的作战。苏军伞兵随后协同骑兵第1警卫军再行攻击,一度接近至公路线4公里之处,才被德军拒止。

攻入补给基地,德军受挫

与此同时,苏军还另以一个约450人的伞兵营,空降于西边的耶尔尼,该部队的伞兵集结后与当地游击队会合,攻入德军补给基地。

随着伞兵在德军后方的活跃,造成德军补给线吃紧,加上苏军第10军团的攻击持续,德军方面陷入危急之境,不得不动用一整个步兵军,进行补给线沿线作战,但在此前早已有数个德军师,用于后方地区的肃清任务。为改善此间情势,德军步兵第131师奉派前往扫荡集结于鲁吉以南区域内的空降第4军各部。

苏军伞兵作战十分顽强,德军一度陷入苦战,数次激战之后,付出不小代价后,德军才将苏军伞兵撵出威胁范围。

苏军伞兵自3月19日被迫退入森林中,开始游击战斗。由于苏军的地面部队进展缓慢,位在南部的第10军团与北面的苏军骑兵群均遭到德军顽强抵抗,最终德军反击奏效,这才重新打通罗斯拉夫尔公路。

苏军此波攻势,虽然仍以失败告终,使围歼德军第4军团、装甲第4军团的企图化为泡影,但德军仍苦战良久,损失颇大。由于苏军伞兵部队系处资源短缺的处境,运输机严重不足,导致部队需逐次投入、落地后四散,却在集结、恢复协同作战后,依然发挥极大作用,于敌军后方地区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接下来的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若您对德苏战争还意犹未尽,可以去观看《巴巴罗萨行动》,本书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血腥而残酷的战争本身,而是以漫长的战争进程为导线,深入挖掘德国入侵苏联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背后的各种潜在因素,对以苏德两国为代表的众多参战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战略战术分析,全方位、多层次为读者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这段鲜血与生命铸就的伟大卫国战争,喜欢战史的朋友不要错过,下方是正版链接↓↓↓

0 阅读:7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