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内乱,伊朗终于明白要打大胜仗:要避开美军,专干以军

旧闻档案 2024-04-18 12:25:20

4月7日,一直对联合国调停努力置若罔闻的以色列,突然全面回收战线,将加沙南部几乎所有的地面部队全部撤出,仅仅留下一个旅继续撑门面。

令人不解的是,不久前内塔尼亚胡还在叫嚣要战斗到底,如今以军却全面撤军,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色列撤军的背后,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损失惨重的以色列

以色列此次撤军规模之大、行动之迅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因为这意味着以色列在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之后,又吐出了侵占95%的加沙地区。

换言之,以色列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残暴、将二战以来犹太人积累的一切光辉形象挥霍殆尽后,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做出如此选择,以色列的撤军之举的背后,一定有着诸多必须结束加沙战争的不可抗因素,而这其中,最为直接的便是以色列在军事上的巨大伤亡。

为了打击哈马斯,以色列被迫卷入了治安战的泥潭。

而治安战,素来是军事强权的噩梦,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曾在治安战的泥潭中将国家推向崩盘的边缘。

以色列自然也不例外,几组数据可以对以色列的兵员损失窥视一二。

根据以色列国防部康复司的公开数据显示,自入侵加沙以来,以军已有超过6000人受伤,其中约2000人受伤严重,已经被判定为因伤致残。

而在以色列卫生部的另一份报告中,也指出以色列已有6800余名伤兵接受治疗,其中残疾人数高达3500人。

这么看,以色列官方承认的受伤人次便在六七千人上下,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字都是截止2月12号以前的数据,在此之后,以色列官方因为各种因素已经停止了数据的更新。

之所以停止更新数据,这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

考虑到以色列官方素来有意报低伤亡数字,以色列的全部军事损失将远超其公布的六七千人的受伤数字。

实际上,美国《纽约时报》在今年三月就曾做过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

其结果是以色列截止今年3月初,至少伤亡了1.5万人,是其官方数据的两倍以上。

对于以色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高的伤亡数字。

在前五次中东战争中,面对阿拉伯联军的围攻,除了差点亡国的第一次战争以色列损失了2.6万人,其后的四次战争没有一次伤亡超过1.5万人。

其中,第二次和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损失不足3000人,对比之下,以军目前保底1.5万人的损失是有多么的失败。

这样的军事失败,无疑是以色列难以承受的。

一方面,高昂的战争开支以及伤亡人员的疗养、抚恤费用,使得以色列的财政十分吃紧,且给以色列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经济上的损失和财政上的压力,使得以色列的国内情况持续恶化,被战争拖垮已经初现端倪。

另一方面,比起经济上的损失,政治威慑上的损失对于以色列而言则更加要命。

通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树立“不可战胜”的军事神话,这是以色列以弹丸之地生存于包围网之中的基石。

但随着对哈马斯的军事失败,以色列如今废弛的军备,无疑会唤起阿拉伯世界再次围剿以色列的雄心,让以色列再度陷入亡国的危局中。

军事上的及时止损,无疑是以色列突然撤军的重要考量。

美国的幕后掣肘

当然,以色列被迫大规模撤军,咽下巨大军事、政治投入打水漂的苦果,也离不开美国的从中掣肘。

在以色列入侵加沙之初,美国其实是全力支持的态度,毕竟犹太财阀在美国国内有着根深蒂固的强大影响力,美国对于全球舆论之掌控力也能很好地为以军的反人类行为擦屁股。

但随着以军在加沙陷入战争的泥潭,局势开始出现变化。

一方面,以军在加沙持续屠杀巴勒斯坦平民的行为,使得美国逐渐面临全球舆论的声讨,这其中最令美国头疼的,便是其阿拉伯盟友们。

众所周知,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便是“石油美元”的绑定,而这一绑定的基础则是美国与沙特等国的政治结盟。

可以色列如今在加沙的种种反人类行为,使得美国不得不承受来自阿拉伯盟友的巨大压力。

尤其是在近些年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东国家深化合作,乃至是推动“沙伊大和解”的情况下,与阿拉伯国家产生嫌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美国也十分担心内塔尼亚胡政权走向失控,最终将战争扩大化而把美国拉下马。

在中东重新陷入战争泥潭,是如今的美国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因为这几乎意味着美国霸权的终结。

自以色列入侵加沙以来,尽管美国持续不断地为以色列提供贷款和军援,但从未有亲自下场的打算。

因为美国如今的全部精力和60%以上的机动兵力,全部投放在了西太地区与中国对峙。

如果第六次中东战争在此时爆发,美国将陷入难以抉择的死局:

既不敢抽调机动兵力前往中东支援,导致西太空虚被中国一举解放台湾、拿下日韩、彻底击碎岛链封锁;又不敢坐视以色列覆灭,失去钳制中东的最重要楔子。

以色列的莽撞之举,或将终结美国的霸权。

所以,美国在援助以色列的同时,自身保持的十分克制,即便是面对胡赛集团的军事袭击,也保持了极高的战略定力。

但内塔尼亚胡却不想让美国置身事外。

为了自身的政治生命,内塔尼亚胡不惜冒着将伊朗拖下水的危险,也要袭击其大使馆,迫使美军亲自下场协助以色列实现吞并加沙的军事目标。

如此疯狂的行为,美国显然不可能任由他胡来。

于是,在袭击伊朗大使馆后的数日内,从耶路撒冷到特拉维夫,规模达到数万人的“反内塔尼亚胡”游行示威,便不断在以色列国内展开。

如此庞大且持续的示威活动,这其中固然有以色列国内对内塔尼亚胡不满的因素在,但素来善于策划“颜色革命”的美国显然也脱不了干系。

不仅如此,拜登政府还找到民主党内犹太人势力的代言人——舒墨,尤其出面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打出了“反内不反犹”的招牌。

美国不愿加沙事态升级的态度,不言而喻。

磨刀霍霍的伊朗

除了以色列和美国方面的因素,从内塔尼亚胡政权冒险袭击伊朗大使馆后,随时可能下场的伊朗也给了以色列巨大的威胁和压力。

无论是哈马斯,还是黎巴嫩真主党,亦或是胡赛武装,这些阿拉伯反抗军的背后,都离不开伊朗这个区域大国的援助与支持。

伊朗作为中东地区唯一的工业化国家,素来与中俄两大强国关系密切,亦是中俄在中东的重要的支撑点。

因此,伊朗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有利因素下,具备强悍的军工生产能力,这其中,以无人机和各种便携式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生产尤为强悍。

哈马斯等伊朗支持的反犹武装,虽然正面军力难以与以色列抗衡,但凭借充足好用的无人机等武器,以游击战术给予了以色列巨大的杀伤。

在伊朗尚未亲自下场的情况下,以色列就已经被搞得十分头疼了,一旦伊朗真的出兵报复,那以色列的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以色列的全部现役部队和预备役的总数,加起来不超过四十万人。

且其中大多为缺乏军事训练的预备役武装,以军真正的基层骨干不过数万人,而这些人在此次入侵加沙的军事行动中损失惨重。

实际上,如今的以军就剩了半付架子,靠着昔日的余威尚且可以震慑大多数阿拉伯国家。

可一旦伊朗下场,那么这层遮羞布就必然被戳破。

因此,内塔尼亚胡最初的想法是拖美国下水,凭借美军的实力来压制伊朗等国,从而吞并整个加沙。

但随着美国态度坚决的不愿意卷入中东这一泥潭,内塔尼亚胡借美国之威压制伊朗的计划落空,于是全军回撤防备伊朗的威胁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实际上,在大使馆被袭击后,伊朗就作出一副磨刀霍霍的姿态,也是看准了美国的软肋下出的一步好棋。

因为伊朗看透了美国如今兵力的捉襟见肘,几乎全部的机动兵力都被中国牵制在西太地区,根本不敢与伊朗发生正面军事冲突。

所以,伊朗只要作出专打以色列、不打美军的姿态,美国便大概率不会与伊朗真的发生军事冲突。

反而可以逼迫美国出手约束以色列,为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胡赛武装等亲伊势力减轻压力。

结语

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失败,将成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中东地区出现难以预测的大变局。

新的中东战争正在开启。

2 阅读: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