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刘永彪:潜逃22年的杀人凶手,摇身一变成知名作家

这里是打破迷雾 2024-09-27 22:10:50

听说过“两面人”吗?今天要讲的这位,可是把“两面”演绎到了极致。

他杀过人,而且一杀就是四个,逃亡了22年,没被抓到不说,还摇身一变成了知名作家,拿奖无数,甚至还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做过校友,同窗共读。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唏嘘的是,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理由,居然只是为了区区一百块钱。

是什么让他痛下杀手?这22年他又经历了什么?

咱们今天一起看看他最后的末日结局。

知名作家竟然是杀人犯?

2017年安徽芜湖,一场抓捕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目标是谁?说出来能吓你一跳-刘永彪,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

53岁的他,身材敦实,满身的书卷气,说他是大学教授都有人信。

谁能想到,他会是个穷凶极恶的逃犯呢?可浙江湖州警方千里迢迢跨省而来,可不是来喝茶聊天的。

说起来这案子在22年前可是轰动一时:湖州织里镇一家旅馆,老板一家三口外加一个住店客人,一夜之间全被杀了。

手段之残忍,作案手法之娴熟,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当时警方把旅馆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案子就这么一拖,就拖了22年。

22年啊,很多人都以为这案子成了无头案,谁承想,如今峰回路转,警方竟然找上门来了。

那天刘永彪正在书房里写作,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打开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几个身穿制服的警察按倒在地。

他挣扎了一下,随即平静下来,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在这里等你们到现在。”

这句话像是自首,又像是解脱。

消息传开,整个芜湖都炸锅了。

“什么?刘老师竟然是个杀人犯?不可能吧。”

“老刘平时文绉绉的,连只鸡都不敢杀,怎么可能杀人呢?”

认识刘永彪的人,谁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句“文化人”?

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靠着自己的一支笔,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作家”。

作品拿过大奖,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甚至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做过校友,一起在鲁迅文学院进修过。

这样的人,竟然会是22年前那起灭门惨案的凶手?说出去谁信啊。

可事实胜于雄辩。警方的证据确凿,DNA比对的结果,更是铁证如山。

可是当年他到底为什么要犯下如此大错?

文学梦的起点与迷失

1964年刘永彪出生在安徽南陵县的一个小村子里。

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可不像现在这样好,吃饱穿暖就是头等大事。

可刘永彪这孩子,从小就有点“不走寻常路”。

别人家的孩子,七八岁就帮着家里干活,割猪草、放牛羊,小小的肩膀就学会了分担家务。

可刘永彪对那些事儿一点都不感兴趣,成天就爱往村里的“识字先生”家里跑,缠着人家教他认字读书。

“识字先生”看他聪明伶俐,也愿意教他,一来二去,刘永彪就迷上了那些书本上的文字,觉得比花花绿绿的画片好看多了。

那时候村里经常放露天电影,一到晚上,大人小孩都搬着小板凳去看,热闹得很。可刘永彪呢,却总是抱着本破书,躲在墙角看得入迷,连电影都不去看。

邻居们都笑话他:“这孩子,怕不是读书读傻了吧?将来能当个作家不成?”

刘永彪听了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说:“作家?作家好啊,等我以后成了作家,就给咱们村写本书,让大家都知道咱们村。”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谁也没想到,长大后的刘永彪还真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高中毕业后,他没像其他小伙伴那样去城里打工,而是开始给报刊杂志投稿。

虽然稿费少得可怜,有时候连买包烟钱都不够,但他却乐此不疲。

用他的话说,能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比什么都高兴。

可是生活可不总是诗情画意。结婚生子后,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

女儿出生时,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一大笔手术费。

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刘永彪四处奔波,想尽办法筹钱,可借遍了亲戚朋友,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看着日渐消瘦的女儿,他心如刀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女儿受苦吗?

文学梦固然美好,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可怕的念头逐渐滋生。

罪恶之夜

1995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格外早,11月底的浙江湖州织里镇,寒风凛冽。

一家不起眼的旅馆里,却透着些许暖意。老板姓闵,为人热情,做的家常菜也挺地道,所以来往的客人不少。

这天晚上,来了两个安徽口音的客人,一个叫刘永彪,一个叫汪维明,说是来这边找工作的。

闵老板也没多想,给他们安排了房间,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两个看似老实的家伙,心里正打着旅馆的主意。

刘永彪和汪维明,为了给女儿治病,刘永彪早已债台高筑,走到了绝境。走投无路之下,他找到了同乡汪维明,两人一合计,决定干一票大的。

他们事先踩好了点,发现这家旅馆的老板,每天晚上都要经手不少现金,而且防范也不严,正是下手的好目标。

午夜时分,整个旅馆都安静下来,只有呼呼的风声在窗外作响。刘永彪和汪维明蹑手蹑脚地摸到了闵老板的房间门口,手里紧紧握着事先准备好的榔头。

“咚咚咚…”刘永彪轻轻敲了几下门,压低声音说:“老板,开下门,水管好像坏了,漏水了。”

迷迷糊糊中,闵老板听到有人敲门,也没多想就披着衣服过来开门,门刚打开一条缝,一把榔头就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头上。

闵老板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随后刘永彪和汪维明冲进房间,把老板娘和年仅12岁的孙子也残忍杀害。

隔壁房间住着一个来收账的山东老板,听到动静出来查看,也被两人联手杀害。

但是没想到两人翻箱倒柜,把整个旅馆都搜了个遍,最终却只找到不到一百块钱和一枚金戒指。但是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位山东老板的内裤里,还藏着几千块钱。

只是当时二人可能来不及查看,匆匆拿着一百块钱跑了。

他能逃脱良心的审判?

逃亡的日子,一点都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潇洒”。刘永彪和汪维明,两个人就像过街老鼠,走到哪都怕被认出来。

白天他们不敢住旅馆,只能躲在偏僻的小旅店,或是网吧、游戏厅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晚上更是噩梦连连,一闭眼,就是那血腥的场景,吓得他们出了一身冷汗。

良心上的谴责,更是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地割着刘永彪的心。

有好几次,他都忍不住想,干脆去自首算了,一了百了。可一想到女儿,想到自己还没尽到的责任,他只能把这个念头压下去。

那段时间他开始疯狂地写作,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没日没夜地写。

他写人性,写那些被生活逼到绝境的人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他写罪恶,写那些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人,内心是如何备受煎熬的。

那些作品,就像是刘永彪内心世界的独白,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几年间,他陆陆续续出版了不少作品,有小说,有散文,甚至还有历史演义。他用“刘浪”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似乎是想和过去做一个了断。

2005年他出版的《一部电影》细腻地刻画了底层人物的挣扎和无奈,随后出版的《心灵的舞蹈》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拷问。

而那本让他获得安徽省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难言之隐》,更是被评论家誉为“一部深刻剖析人性之作”。

靠着这些作品,刘永彪在文学圈子里逐渐有了些名气。

他不再是那个走投无路的杀人犯,而是被人称为“农民作家”的文化人。

那时候的他看起来似乎已经完全融入了新的生活。

但是他真的能逃脱良心的审判吗?

22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DNA比对技术日臻成熟,当年那桩轰动一时的悬案,也终于迎来了真相大白的一天。

当警察出现在刘永彪面前时,他表现得异常平静,仿佛一切都是预料之中。

虽然逃亡这些年他没有再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鉴于当时犯案的行为实在太过于罪恶。

法院最后依法还是判处他死刑。

2019年10月22日他被执行了死刑,结束了自己看似“文艺”实则充满罪恶的一生。

临行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还说过自己的作品写的最多的、最会写的就是人性,自己的作品里没有一个坏人,可是没想到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坏人。

刘永彪的故事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你说他坏吧,他一个乡下出来的穷小子,为给女儿治病,被逼无奈才走了极端,说到底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你说他可怜吧,他可是杀了四个人啊,其中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这得多狠的心才能下得去手啊。

说到底,还是法律意识太淡薄了。为了钱,就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的生命吗?

而且杀了人之后,他还能心安理得地过日子,写文章,拿奖,甚至成了“人生赢家”,这简直是对受害者和家属的二次伤害。

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无论什么时候,遵纪守法都是底线。

遇到困难,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向社会求助,千万别走歪门邪道。

像刘永彪这样,最终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家人,更给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真的不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