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陵墓有多惨?铜像被砍头鞭尸,子孙哭着要为他迁葬

夏菡说国际 2023-02-09 07:32:02

因为蒋介石当年的一念之差,才导致台湾和大陆多年来关系微妙,台湾问题也成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事情。

蒋家王朝多年来把持台湾的朝政,在蒋介石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为他办了一场极为风光的葬礼。

虽然身在台湾,但蒋介石的心却一直在大陆,他死后,最后的心愿就是能够回归大陆,所以他留下遗言,要把自己的遗体暂厝台湾,将来有机会,还是要迁回大陆的。

蒋经国为了纪念蒋介石,将蒋介石塑造成“民族英雄”,在台湾铸造了大量的纪念碑以及雕像。

但蒋经国去世之后,蒋家王朝就此止步,台湾又兴起了一股“去蒋化运动”,蒋介石的铜像被推倒,当成废铁卖掉,他的子孙后代哭着想要给他迁葬。

蒋介石的葬礼

1975年4月5日晚,蒋介石的病情突然出现恶化,被紧急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几个小时之后,蒋介石被宣告死亡。

当时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以及蒋介石的几个孙子蒋孝武、蒋孝勇都在身边,按照蒋介石的遗愿,蒋经国当晚便将他的灵柩,暂时存放在台北市南60公里处的慈湖湖畔。

慈湖原本是普通的四合院宾馆,因为周边环境优美,和浙江奉化的景色很像,蒋介石十分喜欢,便把这里当做思念母亲的场所。

不能返回大陆,是蒋介石最大的遗憾,他选择暂时栖息在慈湖,停在这个和自己故乡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

4月5日当晚,蒋介石的消息就在台湾以及国际上传开,蒋经国更是利用一切的宣传渠道,来表达蒋家以及台湾人对蒋介石的哀悼之情。

蒋介石在生前,都未必有这么风光过,但在死后,他拥有了一切赞誉。

当时台湾所有的报纸,都换成了黑白版面,上面的内容,皆是对他多年来的“政绩”歌功颂德。

当时台湾媒体的报道大致是这样的:蒋介石病逝时,天海一线东北角的地方,出现了一颗金红的巨球,四周围绕着五彩祥云,划过天空,紧接着就是电光闪闪,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这种论调,虽然大家一看就是极为夸张的手法,但这波宣传的确很到位。蒋介石死了,立马就天有异象,这更是为之后神化蒋介石做了铺垫。

一时间,“民族英雄”、“民族救星”、“尧舜禹汤、孙中山先生的中华道统传人”等等字眼充斥着整个报纸的版面。

当然,这一切都是蒋经国安排的。

在死后被人神化,蒋介石并不是千古第一人,蒋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给蒋介石戴高帽,让他成为台湾土地上的“帝王”。

蒋经国费尽心思营造这种气氛,台湾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对于那些跟随着蒋介石来到台湾的大陆人,更多的痛苦,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等着蒋介石,带领他们反攻大陆,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

然而“大业”未成,蒋介石却先走一步,这无疑是带走了那些人的全部希望,仿佛失去了蒋介石,台湾这些人就失去了顶梁柱。

大陆人民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有的欢庆,大骂蒋介石,说他死有余辜,比如海岸边的城市居民,敲锣打鼓,摆席庆祝,比过年还要热闹。

有的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充其量会为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走向,以及台湾当局之后的命运感慨一番。

4月6日,台湾当局宣布,台湾进行一个月的“国丧”期,停止任何娱乐庆祝聚会,军、公、教人员一律穿素色服饰,佩戴黑纱,蒋介石的遗体会安放在国父纪念馆,供民众吊唁。

蒋介石的葬礼非常豪华,礼仪规格算是较为隆重的,4月6日,他的遗体被移到“荣民总院”的灵堂之上,周围插满了蜡烛和菊花组成的十字架。

随后蒋经国亲自为他整理遗容,将他的灵柩移到了国父纪念馆,然后在灵堂前跪拜哀悼。当时跟随蒋经国的官场官员,都纷纷跪地哀悼,场面十分壮观。

因为没有下葬这一说,要做的就是将蒋介石的灵柩,安放在慈湖。

16日,台湾当局派牧师,为蒋介石举行了哀悼仪式,后将他的灵柩放在灵车之后。

安放灵柩的灵车,用了20万朵黄色菊花来装点,车前放则挂着青天白日徽和鲜花组成的十字架,整个灵车车队共99辆,浩浩荡荡的朝着慈湖驶去。

因为想要保留蒋介石的遗体,因此就需要做防腐处理,之后采用浮厝的方式,暂时将蒋介石的遗体安放在慈湖。

蒋介石的葬礼举行完之后,蒋经国还想趁热打铁,在台湾大幅度的施行纪念蒋介石的各种形式,建造纪念馆还远远不够,还在各地区铸造铜像,用他的名字命名道路等方式,来纪念蒋介石。

被奉上神坛的蒋介石

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成了台湾的最高领导人,在他的“统治”下,台湾人仍旧保持着对蒋介石的高度“怀念”。

那些遍布在台湾各地的几千座雕像,还有军队传唱的《蒋公纪念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时随地纪念蒋介石,对他保持尊重甚至是敬畏,早已经是所有人潜移默化的事情。

为了巩固在台湾的声望,蒋家做了很多努力,他们也的的确确影响一代人。

那个年代的学生,自读书起,就知道要对着学校门口的蒋介石雕像敬礼。

内心一尘不染的小学生,对蒋介石是处于一种天生的敬畏和尊重,他们是真正把蒋介石看做是精神领袖般的存在。

每当蒋介石的诞辰,台湾都会当做盛大的日子来度过,人们习惯向蒋介石的铜像进行供奉,带着一家老小前来鞠躬敬礼。

就这一点而言,蒋家的宣传是成功的,无论蒋介石有没有被完美化,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蒋介石想必也想要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但被人费力装点的危楼,总有彻底倒塌的一天。而这一天来临时,那些纪念日,供人顶礼膜拜、瞻仰的铜像,会全部变成靶子。

1988年,蒋经国在台湾去世,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离慈湖1公里的大溪头寮宾馆,虽然蒋氏家族的子孙还算兴旺,但蒋氏王朝在蒋经国死后,也就正式走到了末路。

深刻和遗忘都是历史的常态,更何况,蒋介石在台湾被“神化”的岁月里,充满了水分,从蒋介石去世到蒋经国去世,蒋介石只享受了10年的“膜拜”。

曾经所有的荣光和败笔,爱恨和立场,都成了说书人口中的戏文,说到精彩绝伦处,人们或许还会大骂几句,就是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嬉笑怒骂,正在摧毁蒋家辛苦维持的威信。

蒋经国去世后,人们也不再伪装,蒋家带给台湾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

事实上,台湾很多人对于蒋家的统治,从来都只有怨声载道。

从1949年蒋介石进入台湾之后,很多人就一直期盼着解放军,能够早日解放台湾,民进党出现之后,更是旨在针对蒋家。

台湾解严后,蒋介石和蒋经国的过往再次被摊开,人们激烈讨论该如何书写他们的历史,是批判还是检讨,但绝不可能再是赞誉了。

大厦已倾

2000年,台湾进行了地区领导人大选,这次大选之后,民进党获得了压倒式的胜利,誓要清洗曾经蒋家对台湾造成的一切影响,这次的运动,被人称为“去蒋化运动”。

时至今日,这场行动仍然在继续,尤其是每逢“二二八”周年时,都有人跑去就去蒋介石的雕像前,侮辱一番来泄愤。

以前蒋经国执政时,人们只好装的若无其事,而蒋经国去世后不过几年,蒋介石的雕像和纪念碑,就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台湾市长首当其冲,做出了表率,台湾的总统府原本被称为“介寿馆”,市长陈水扁名人摘掉了“介寿馆”的牌匾,换成了“总统府”。

几乎是同一时间,总统府前那条“介寿路”也被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

“介寿”一词,是当时为了纪念蒋介石的寿诞而起的名字,如今被换掉,人们议论纷纷,但很快也就接受了这一事实。

台湾的“中正国际机场”也改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纪念馆上写着“大中至正”的牌匾也被撤下。

台湾在以前,每逢蒋介石的生日,还有假期政策,而这些在大选之后,纷纷被废除,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也在用新一代的方式,来进行“去蒋化运动”。

蒋介石去世后,他的铜像承担了这一切,基隆市“中正公园”里的蒋介石铜像,被人毫不留情的喷上了涂鸦,红白相间,惨不忍睹。

政治图书馆的坐姿铜像,被学生们当做玩物,喷的到处都是油漆,这些类似事件,每天都在发生,有的铜像被涂成白脸,有的铜像被吐得全是口水。

还有人在铜像下方,写着“二二八”以及各种不堪入目的辱骂词汇,有的将蒋介石的铜像当做是任人打扮的模特,随意给铜像带上墨镜,披上毯子。

蒋经国当时在台湾为蒋介石塑造的铜像多达2000多尊,但这些雕像最后都被人当做玩弄的对象,还有很多铜像直接被拆除。

由于铜像被涂鸦的面目全非,实在是影响市容,台湾政府最后只好抢救性的选出了100多尊铜像,移到了慈湖,建成了一个“慈湖纪念雕塑公园”。

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公园里,除了花花草草,最多的竟然是蒋介石的铜像,各种姿态,各种神情,坐姿、站姿都有,整整140多尊。

但在慈湖雕塑纪念公园中,蒋介石的群像,仍旧没能逃脱厄运,这样的铜像聚集地,反倒更给了人民群众“创作”的灵感。

凡是去过那里的人,都恨不得在他的铜像上大做文章,恶作剧之后还要拍照合影留念之后,才肯罢休。

曾经的领袖,如今变成大众娱乐消遣的对象,如果长眠在慈湖的蒋介石有灵,看到这样的惊人场面,不知会作何感想。

事实上,这些行为都算是比较保守的,有些激进分子,更是将巨大的铜像推倒,大卸八块,用卡车拉走,当做废铁一样卖掉。

还有的铜像被砍头,只剩下一幅无头铜像,阴森诡异。

每一次的大选和“二二八”周年纪念日,蒋介石的铜像都会被蹂躏一番,就差没有把蒋介石的遗体,拉出来鞭尸了。

面对这样的变化,蒋家后人只能说太无奈了,蒋经国的几个儿子相继离世,蒋家几乎无人从政,而且大多都移居海外。

对于铜像的遭遇,蒋家的第四代孙蒋万安只能无语哽咽,多年来,蒋家后人也多次尝试,想要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遗体,迁葬回大陆。

1993年,蒋经国的儿子章孝慈曾经回到了大陆,为他的母亲扫墓,之后章孝慈几乎每年都会带着家人们,回到大陆祭祖。

在之后,就是蒋经国的第三个儿媳妇,蒋孝勇的妻子方智怡,带着家人们来大陆扫墓。

蒋介石生前,最喜欢的孙媳妇,就是方智怡,而现在方智怡也在为了蒋家能够落叶归根,而奔波。

方智怡曾多次来回两岸,多次提议,希望能让蒋介石和蒋经国魂归故里,但事到如今,仍旧没能实现。

如今的慈湖雕像纪念公园中,有一个最大的坐姿铜像,这个铜像曾经被人切割成一百多块,而后又被政府回收,做成了一尊不完整的铜像,美其名曰“伤痕与重生”。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那个时代的人,早已是茶楼酒肆中的谈资,不同的是有人是神奇,而有人是腐朽;有人是骄傲,有人是荒诞;有人开辟新时代,有人做着黄粱梦;有人循规蹈矩却敢于冲破规则,有人喊着民主自由却封建入骨。

2 阅读:172
评论列表
  • 2023-02-24 21:24

    没有老蒋带这么多金银财宝去台湾,台湾能有今天这么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