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看似不知变通,实则暗含大智慧

丰丰谈历史 2024-01-26 21:12:04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就是我们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嫡长子继承制。

从大约商周之交开始,到清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差不多2700年间,我国古代的皇位的传承,一直奉行嫡长子继承制。

可以说,一个皇子,只要母亲是皇后,自己是长子,且自己能活过父亲,又不作死被废,那么就相当于赢在了起跑线了,基本上能够顺利继承皇位。

其他的皇子再优秀,也很难撼动嫡长子的地位。

很多人就要问了:嫡长子,不过是占据了出生比较早和母亲是正妻的优势,不一定是兄弟们当中最优秀的。皇帝可是要肩负天下的,为什么不选一个能力最强的皇子做继承人呢?

古人如此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甚至皇帝想要废了不够贤能的嫡长子,大臣们都要和皇帝争得头破血流,这是不是不太聪明?

如果这么想,那就太小看了古人的智慧了。古人之所以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是有道理的。

原因1:是否贤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不是嫡长子,却有明确的指标。

在讨论嫡长子的问题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陈玉莲、李若彤和刘亦菲,都曾扮演神仙姐姐王语嫣。她们谁更贴合原著呢?

这个问题,在网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基本上都吵得不可开交,没有统一的答案。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神仙姐姐。

如果我再问:她们三人,谁的年纪更大呢?

只要对她们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来:当然是陈玉莲啊。

她们的出生年份就摆在那呢,是客观事实,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皇帝选接班人,也是一样的。

如果问皇帝,他的众多儿子里,谁最贤能,皇帝可能选不出来,甚至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选。

但是如果问皇帝,他的儿子中,谁是嫡长子,那么每一个皇帝,都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来。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真实案例。

隋文帝杨坚,一开始立的太子,是嫡长子杨勇。

可是,他对杨勇横挑鼻子竖挑眼,总觉得杨勇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在隋文帝眼里,杨勇把铠甲装饰得漂亮一些,都是难以饶恕的大错。

而杨勇的弟弟杨广就不一样了。他才华横溢,生活简朴,不好女色,简直是隋文帝心目中的完美继承人。

几经考虑之后,隋文帝不顾大臣的反对,废了不够贤能的杨勇,而改立他眼中贤能的杨广为新太子。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杨广在隋文帝面前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隋文帝的喜好而伪装的。他在登基之后,露出了真面目,暴戾而好大喜功,导致隋朝二代而亡。

我们光看宋神宗的几个儿子,没准也会有人觉得,赵佶的才华最高,最适合做皇帝。而且他在登基之前,也表现得非常谦卑。

可赵佶,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一手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可见,以贤能与否去看待皇子,是不靠谱的。一来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二来,那个看起来最贤能的皇子,也可能仅仅是演技最好。

原因2:选择皇位继承人,最重要的是稳定。

有人就要说了,虽然选贤有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选出来影帝,但是立嫡长子,也有可能嫡长子就是个能力不足的庸人呀,不能把选贤直接否决吧。

更何况,就算对于贤能的标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最终的选择权在皇帝本人的手里呀。

只要皇帝认定了自己最贤能的儿子,那么其他人的标准和他不一样,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选贤可能会导致的不稳定性。

虽然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一人的手里,但是皇帝的标准,也不见得是一层不变的。

我想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吧:小时候看一些电视剧,看得津津有味,觉得可好看了,一分钟都不想错过。可是长大之后再回顾,会觉得剧情老套,情节狗血,演员演技也不好,简直不知道自己小时候为什么会这么喜欢。

皇帝也是人,审美和喜好也是会变的。他也许年轻的时候觉得,读书好的孩子最贤能,因此早早立了太子。等到年纪大了,又觉得另一个孝顺的儿子更贤能了,而读书好的那个太子,太木讷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难道要废掉立了十几二十年的太子吗?这会引起朝堂动荡的。

如果皇帝迟迟不立太子,或者立了太子之后又看中了其他的人选,也会引起朝堂的动荡。

皇子们会为了向皇帝表示,自己是兄弟当中最贤能的,是最好的皇位继承人,而纷纷拉帮结派,并攻击兄弟。

康熙年间著名的九龙夺嫡,就是典型的案例。康熙皇帝的9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闹出了不少事,大臣们也纷纷战队,对朝堂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九龙夺嫡的最终结果,是史学家至今也无法确认,雍正是不是康熙选定的继承人,他是不是正常登基的。

参与夺嫡的皇子们,也很少能有好下场。他们背后的支持者,就更不用说了。

而如果皇帝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纵然也拦不住一些野心家想把嫡长子拉下马,但是这么做的难度要大得多,概率也要小得多。

对于皇帝而言,与其花费那么大的心思和代价,去选一个看起来贤能,但实际上不一定贤能的继承人,还不如早早选定嫡长子,尽心培养,维护好朝堂的稳定。

原因3:嫡长子背后的支持力量一般较强。

有人又要问了:如果只是为了尽早以明确的标准确定继承人,避免造成混乱的话,为什么要立嫡长子,而不是长子呢?

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长子可是所有兄弟的大哥啊。

这就涉及到嫡长子背后支持者的问题了。

首先,皇帝的第一个女人,不一定是皇后。他很有可能在正式大婚之前,就已经宠幸过身边的宫女,生过儿子了。

在这种情况下,长子的生母身份是非常低微的。

而皇帝对皇后的家世,是有要求的。早期的皇后,要么是出身世家,要么高官之女,哪怕到了明朝,皇后一般出身平平,也至少是个大家闺秀。

在这种情况下,是宫女的儿子支持者更多,还是皇后的儿子支持者更多,不言而喻。

在嫡长子继承制初步建立的早期,王后大多是诸侯王的女儿,背后的支持者异常强大。

西周末年,就发生过一件因为天子废黜嫡长子,而惹恼了王后母家的事。

周幽王宠爱宠妃褒姒,以至于废了王后以及王后所生的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

然而,周幽王的这位王后,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西周的这些后,可是手握大权、兵力强盛的。

申侯一看周幽王废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一怒之下,联合缯国和犬戎攻打周幽王,以至于西周灭亡。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嫡长子继承制诞生之初,嫡长子背后的支持势力,是多么地强大。

而到了宋、明时期,皇后的家世已经远远没那么强大,足以左右一个朝代的兴衰了,为什么这些朝代依然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呢?

明朝的皇后是出身最低的,基本上选自民间,可是明朝却可以算是最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了,除了篡位的朱棣之外,每一个皇帝都是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继承顺位登基的。

这是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将来是要当太后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如果皇后有儿子,但是她的儿子不是太子,将来她当了皇后,但她的儿子不是皇帝,那么,不管是她的儿子,还是太子、皇帝,都会惶恐不安。

这同样会造成混乱。

所以,皇帝选择继承人,在有嫡长子的情况下,哪怕嫡长子不是长子,也会选择嫡长子为继承人的。

而且,有的皇帝为了避免嫡长子不是长子的情况出现,还会先和皇后生下嫡长子,再宠幸其他女人。明初的几个皇帝,大婚在古代算比较晚,但他们的长子都是嫡子,这应该不是偶然。

原因4:大多数情况下,儿子们的资质差距不会很大。

或许有人又要问了:皇帝们如此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就不担心嫡长子的资质实在是不行,能力太差,坐不稳江山吗?

其实,同一个父亲的儿子,大多数情况下,资质不至于差得太远。

像晋武帝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衷比较傻、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顶级天才这种极端情况,并不多见。

大多数情况下,皇帝的儿子们,或许会有一两个天资比较出众的,且正好不是嫡长子,但这是可以通过教育弥补的差距。

嫡长子,从小就被确立为继承人,享受最好的储君教育,有自己的监国班底,甚至很多太子都有帮助皇帝监国或者理政的经验。

而他的兄弟们,基本上是当做富贵闲王培养的,平时也没有机会接触朝政和大臣。

这种教育的差距,在大多数情况下,足以弥补兄弟间的天资差异。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历史上的皇帝,在失去了精心培养的嫡长子之后,接下来上位的儿子,由于没有受过储君教育,就实在是能力平平了。

写在最后

虽然古代大多数时候,皇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并不意味着皇子的嫡长子就半只脚踏上了皇位,万无一失了。

毕竟,规则是人制定的,也可以由人来打破。

例如,汉景帝没有嫡子,一开始是立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后来刘荣的母亲惹恼了他,加上他喜欢庶出的第10子刘彻,于是刘荣无过被废,刘彻成为新太子。

汉景帝为了表明自己依然是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还废了原配皇后,立刘彻的母亲为新皇后,让庶出第10子刘彻,一举成为嫡长子。

而汉武帝刘彻,则比他的父亲汉景帝更无视规则。他的嫡长子刘据自尽之后,按照嫡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定,该立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三子刘旦为太子。

但汉武帝无视一切规则,直接跳过自己的前3个活着的儿子,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连把刘弗陵母亲立为皇后的流程都不走。

到了唐朝,更是出现了著名的“玄武门继承法”。

唐肃宗在第一次登基的时候,曾立嫡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可是他第二次登基时,连皇位都是三子李隆基为他争来的,太子自然也是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则因长子毁容,影响君仪,先立次子、后立三子为太子,从来没有考虑过作为理论上第一顺位继承人的长子。

唐肃宗是在安史之乱中立太子的,为了大局着想,舍弃年幼的嫡长子,立已经成年的长子为继承人。

更别提,历史上被废的嫡长子,不在少数。

所以,嫡长子的身份,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古代大多数皇帝在正常情况下愿意遵守的规则,但并不是唯一的真理。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4-02-04 18:58

    嫡长子大家都知道,但是贤~很难界定,司马懿当了几十年的忠臣啊[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