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大规模机械平整黄土高原,觉得不相信。
他认为:
“黄土高原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沟壑纵横,地上地下都缺水,水土流失严重,靠人类短期很难征服。
黄土高原想变成良田,需要大自然的巨变,需要地壳运动使其变平,需要天气改变雨水,需要江河经过使地下水充沛,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是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
国家现在投入一万亿,对黄土高原进行推平改造,建设五亿亩良田,引发很多人的怀疑和否定。
对上面这位的说法不敢苟同,他在担什么心?
这里都耕种几十年了,学大寨时人工干,那时衣食不足,肩挑背扛,没有机械,天寒地冻整合出来的土地都种庄稼,现在更能种。
现在整治,不只是改变地形而是因为抛荒的土地都是零星的小块土地,不好耕种,平整出大块土地,便于机械化生产。
谁来种
就有人说了,
黄土高坡改造后,农村的人力资源有限,种植需要大量资金来源,单纯这两点看,根本看不到希望。
这工程只是一厢情愿的决定,看看中国其它省份富庶之地或贫瘠之地,已经抛荒撂荒多少优质耕地了。
黄土高原新地整成熟地后,谁有积极性来种?
大动干戈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没人种,闹这么大的动静目的何在?
这位又想多了,
个人不承包,自然有国企承包,中铁十四局不是承包了山东一万四千亩耕地吗。
他所说的南方地块撂荒,肯定是耕地面积不大。
再有,也可以组织部分军队来完成,
我国在秦朝就有军垦囤田的历史,蒙恬率30万秦军在河套地区驻军囤田。
1941年,八路军面临艰苦环境,
三五九旅开垦荒无人烟的陕北南泥湾26亩地,以自给自足。
所以这是有底气的,都不用怕,以前不敢想的,不敢做的,现在国家经济实力允许了,才下大力气来做的。
因地制宜改造
有人看到,
机械一点点的进行推平地面,建议集中全部力量,着重一个地方,大型爆破后推平,变成大平原。
这估计实现不了,
因为山丘落差很大,低的有50米,高的上百米,只能因地制宜,沿各个山坡依次平整成高低错落比较大的地块。
黄土高原只要变成平原,就会加大力度整治土壤结构。
平原能存住水,用大型机械翻耕,种草种树搞覆盖,慢慢生土变肥土,变良田了。
我国耕地仍然缺乏
我国虽然有18亿耕地,但我们把有限的土地都种植了赖以保命的水稻、小麦和玉米,致使我国的油料不足。
大豆需要从美国大量进口,如果黄土高原开发出来,就有地种植大豆、花生这些产油的农作物地了。
而花生也适合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有农技术部门在黄土高原上做了种植花生的实验,效果不错。
黄土高原可以广泛种植各种植物
可以种植的农作物
有冬小麦,冬小麦秋播夏收,适应黄土高原气候和土壤条件,小麦收割后可翻入地,做下一季的肥料。
谷子,谷子耐旱性强,适合大面积种植。
玉米,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强,同时玉米秸秆、谷秸都可喂牛羊,也可粉碎入田,土地会越来越肥沃。
棉花,黄土高原的光照条件,利于棉花生长和棉纤维发育。
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
苹果,黄土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积累,产出苹果优良苹果。
黄土高原出名的苹果,有陕西洛川苹果、甘肃静宁苹果。
红枣,枣树耐旱、耐瘠薄,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名的有西临县红枣、陕西清涧红枣。
核桃:适应能力较强。
可以种植的树木
刺槐,刺槐耐旱、耐瘠薄,可用于水土保持和绿化。
杨树,杨树生长速度快,可起到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的作用。
侧柏,侧柏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可用于生态修复和绿化。
可以种植的中药材
黄芩,黄芩根可入药。
甘草,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合在荒漠边缘地区生长。
黄土高原现状
黄土高原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折合成亩的话就是9.6亿亩,是我国最能重新开发的大地块。
如果按一万亿五亿亩来算,合一亩两千,收回成本很容易,按正常一亩地一千元的利润算,两年就能收回。
如果修养生息,改造土地的话,可能时间要长一点,几年也能收回。
目前,黄土高原上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几条河流的冲积平原,也有农民在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坡上开垦。
由于地势原因,黄土高原的农民,都还在用原始的方法耕种。
在这里,
还能看到牛犁地,锄头锄地,
牛车、驴车还是人们的出行工具,他们还生活在70年代。
而且农民的收入也极其不稳定,
一个老农种四十亩地,如果受到干旱苗死,可能收入才只有两万元。
未来,就可以用机械耕种,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满山坡的地可以用来耕种,
到了收获季节,想象一下,黄土高原一片绿油油的盛景,既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推坡造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推动了甘肃农业化现代。
治理和修复黄土高原,是西北乃至全国人民的愿景。
推坡造地,肯定是经过考量的科学规划,如果完成,这片曾经干涸荒芜的土地,将迎来新的希望。
目前平整黄土高原工程,资金是由国家来解决的,土地是国家的,这涉及千年大计,造福于子孙后代。
现在国家内需不足、消费不旺、就业困难,国家拿钱来平整黄土地,可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