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君看过电影《八佰》之后,意犹未尽,因此翻遍抗战史料,将“八百壮士”的结局讲述给各位。)
谢晋元和他的白马
1937年10月30日深夜,谢晋元接到上峰命令,率领“八百壮士”(实际为四百二十多人)退出四行仓库。他们一边沿路将日军探照灯击毁,一边冒着枪林弹雨、迅速冲过北西藏路、由垃圾桥撤至公共租界。
“四行保卫战”打响时,上海闸北一带硝烟弥漫
“四行保卫战”打了四天四夜,此刻终于落下了帷幕。实际上,这只是一场小规模战役,但却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上图便是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记者从苏州河南岸(租界内)拍摄的照片,反映了10月27日中午战斗刚刚打响时的情形——闸北一带燃起了熊熊大火,日军正扑向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红色箭头下方即为四行仓库所在地。)
就在孤军撤离四行仓库这一天,国民政府发表通电,为“八百壮士”各晋一级,谢晋元擢升为上校团长,颁授青天白日勋章。
晋升为上校的谢晋元
但是,四行孤军退守租界后,当即失去了自由。租界方面违反与国民政府达成的事先约定,不仅将谢晋元所率孤军全部缴械,而且当即将他们圈禁。
按照事先的约定,租界只能暂时保管国军武器,再将谢晋元部队官兵和武器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并送出租界,到沪西归队。但是,租界方面迫于日军的武力威胁,始终不敢放还这些中方官兵。
但是另一方面,当日军要求引渡孤军时,租界工部局也同样予以拒绝。就这样,“八百壮士”被羁留在了上海公共租界。
租界当局将四行孤军带至胶州路的士兵营寨羁留,这里被称为四行守军的“孤军营”。
羁留四行孤军的“孤军营”
上图便是孤军营在胶州路的营寨,租界当局称之为“留禁营”。四行孤军的处境非常尴尬,他们既不是俘虏,但也无法获得自由。他们虽是军人,但却失去了武器,无法再次抵达抗日前线。
虽然四行孤军全部失去了自由,但全团官兵仍在谢晋元的率领下,坚持过着有组织的集体生活,每天照常早操、值勤、站岗,从不间断。谢晋元还坚持每天写日记。
租界当局因为孤军不是俘虏,不肯供给伙食。孤军在最初两个月全靠上海爱国团体供应给养,以后则由国民政府按照国军待遇,源源不断地接济。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公共租界沦入日伪手中才停止。这期间,四行孤军还自力更生,自造肥皂、编织毛巾、做一些木工活等等。
谢晋元在孤军营中阅读报纸,以了解战事,随时准备重返抗日战场
1941年4月24日清晨5时许,孤军营官兵照例在操场集合,列队准备早操。点名时,谢晋元发现士兵郝鼎诚等3人迟到了几分钟,立即予以训斥。随后全体开始跑步。
让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是,郝鼎诚等人实际上早已被日伪方面诱骗,正在寻机除掉谢晋元!跑步途中,他们趁着大家不备,用短刀向谢晋元的头部和腰部猛刺两刀,谢晋元当即倒地不起。这位抗日英雄就此殒命!
副团长上官志标中校上前试图援救,也被刺成重伤。随后,3名凶手当场被附近官兵团团围住、捕获并移交给了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租界当局并没有立即处置这3人,只是予以羁押。(1941年底日军占领租界接管了“孤军营”后,便将刺杀谢晋元的3名凶手处死以灭口。)
事后国内报章对谢晋元的介绍
谢晋元的死讯传出后,上海同胞哀痛至极!爱国同胞数万人前往吊唁,素车白马,途为之塞。
4月28日,国民政府再次发出命令,追赠谢晋元为陆军少将,并通电全国官兵效法忠贞,一代完人,永垂青史。
在5月11日的追悼会上,上海市民在马路上汇成洪流,他们不畏强暴,纷纷前来向这位爱国将领致以最后的敬意。
他们拥进了孤军营,瞻仰将军的遗容。3天之内,前来为谢将军送行的人数累计达到25万人,且人人显露出悲愤的面容。
在谢晋元葬礼上参加吊唁的人群
胶州路在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晋元路”,以示对谢将军的追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12月28日,数百荷枪实弹的日军突然闯入孤军营,将手无寸铁的孤军全部押送到宝山月浦机场拘禁。
此后,这些四行孤军被日军从宝山押送到新龙华游民习艺所,强迫挖壕沟、作苦工。此后又将他们押送到南京、杭州等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另有一些人则被押至南洋群岛做苦工。最远者竟被押送到新几内亚——日本战败投降后,原四行孤军中有36人从新几内亚出发、经澳大利亚政府派军舰护送,这才重返上海。
在上述拘禁期间,四行孤军的成员中,不少人早已被日军折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