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里的“知之次也”和“与其洁也”——《论语》重读有必要

万丈豪气文化 2024-03-15 12:22:45

不得不说,古代的一些知名大儒对儒家经典著作的解读多半是读后感级别的,《论语》里的只言片语也因为缺乏紧密的上下文,更容易让各种读后感解读大行其道,今天要讲的这两处更是如此,正巧是《述而篇》里相邻的两段: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的传统解释:

孔子说: “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全部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前面的翻译没有什么问题,但把“知之次也”解释成“这是次一等的智慧”简直莫名其妙。按文理逻辑,前面孔子反对在“不知”的情况下“作之”,也就是说要“知之”才能“作之”,然后提出要“多闻多见”,但这居然成了“次一等的智慧”。那第一等的智慧是要“不闻不见”就“知之”是吗?这倒的确是“道家”的追求,但绝对不是儒家的。

这段话的正确翻译应该是:

孔子说: “大概有明明不知道却胡编乱造的人吧,我不是这样。多听,选择那个善于此事的人来听从;多看,然后记在心里,知道了解要在多听多看之后。”

既然反对“不知而乱作”,那就要“知之而作”。如何“知之”?就要通过“多听多看”来“知之”。这里的“次之”,就是“接下来”的意思。是先后顺序的排列,了解一样事物当然需要多听多看并且记下来再慢慢消化,然后“知之而作”!这才是这段话最符合逻辑的解释!

我们再来看第二段的传统解释: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以同他们交谈,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弟子们都觉得疑惑。孔子说: “我是肯定他的上进,不是肯定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修饰容仪而来要求上进,就应该赞成他的这种做法,而不要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单看这译文倒也符合逻辑,但对照原文,非但不够精准,更是添油加醋的拍脑袋翻译。把“洁己”解读成“清洁自己”从而意译成“整理仪容”,“进退”解读成“进步退步”,都是些想当然的译法。那么如何解释才合乎文法逻辑呢?我先翻译再论证: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的人粗鄙难以沟通,那里有个童子来见孔子,弟子们都觉得很疑惑。孔子说:“应该让他进来,不应让他退走。何必做得太过分(赶他走)呢?一个人想洁身自好来见我,我就应该教给他洁身之法,不要让他保持以前的样子。”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因为“言行举止粗鄙”所以“难与言”,即“缺乏礼数”。那么就让倡导“礼”的儒家弟子很排斥那个地方的人,但却有个童子求见孔子,孔子的门生本想拒绝( “退”即“使之退”的意思),但没想到孔子接见了他,于是弟子们就很困惑。然后孔子就解释了:“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关键在于这句里的“与”是“给予”的意思!

“与其进也”就是“让他进来见我”的意思,故“与其退也”就是“让他别来见我,使他退走”的意思。因此前面半句的意思就是: “让他进来,不要赶他走,何必这么过分呢?”

后半句的“洁己”其实是“洁身自好”的意思!《孟子·万章上》: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为什么这么解释呢?既然“互乡”是个粗鄙无礼之地,居然跑来个童子要见孔子,那他自然就是想来学习,要求改变的。洁身自好不就因为不想同流合污吗?一个人因为想要洁身自好所以来见我(人洁己以进),我就要教给他“洁身”的方法(与其洁也),而不要他保持过去的样子(不保其往也)。他过去什么样子呢?在粗鄙之乡自然就缺乏礼数,所以要求改变,改变了就“不保其往”了!

两相比较,哪种翻译更像“人话”?更通顺合理,符合字词的常用意思?各位自己评判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