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政策通|解读《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

安用 2024-09-04 17:42:38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疗环境中,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职责。为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4 版)》。这一新版本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次重要提升,也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设定了明确的指引。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4 版)》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医疗质量的严格要求,也展现了对医疗改革深化的决心。本篇文章将对这一政策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背后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与以往政策的对比以及对公立医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

政策制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2023年全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人次为95.6亿人次,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11.6亿人次,增长率为13.5%。平均每人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8次。[1]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460元,增长16.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2%。[2]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福祉。因此,制定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成为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4 版)》的制定,正是基于对当前医疗服务现状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判。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加、医疗技术迅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始终将其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绩效考核手册的修订,旨在通过设定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考核指标,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的科技含量,更好地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4 版)》的发布,也是对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往政策的延续和深化。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医疗质量的严格要求,也展现了对医疗改革深化的决心。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预期将推动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医疗服务的需求。

2024版手册重点更新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4 版)》新增了考核内容、对部分工作要求进行了更新、强调了数据质控和监测,重点体现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对公立医院管理的精细化要求:

重点新增指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3月发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中明确了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包括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导丝、耳内假体等18类耗材。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耗材总收入的比例为33.17%,反映出高值医用耗材在医院运营成本中占有重要比重。[3]2021年,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为30.45%,已逐步呈现下降的趋势。[4]

在2024年版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手册中,持续强调了对“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的考核,标志着医疗行业对成本控制和资源合理分配的进一步重视。新增此指标的核心目的在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并维护患者权益,以及推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耗材采购和使用流程,促进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此考核指标同时鼓励医院采取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例如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耗材使用等。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分析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实践案例:

新增指标考核内容

1、计划重返再住院率:

手册在指标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原有内容基础之上,增设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的考核内容。这一新增指标是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延伸指标,关注患者在手术后或治疗后因相同或相关疾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30天)再次入院的情况。该指标的引入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再次住院,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确保患者在初次治疗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必要的随访。通过监测这一指标,医院可以更加关注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较低的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表明医院在患者出院后能够提供有效的恢复和随访服务,减少了患者因相同问题再次入院的需要,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较高,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医疗安全得到保障。

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在2023年8月发布的《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到2025年末,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不高于1.8%的目标,以及国医政于2023年5月发布的《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 年)的通知》也要求通过专项行动,降低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等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消除手术质量安全隐患。到2025年末,住院患者手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不高于7.5%。这些联动政策同时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于降低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的重视。

实践案例:

2、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手册在指标10: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原有指标之上,针对肿瘤这一重大疾病领域,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3年3月印发的《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新增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指标,包括首次治疗前临床分期评估率、首次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术后病理TNM分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首次靶向/免疫治疗前分子病理检测率、术中淋巴结清扫规范率等。这些指标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医院在肿瘤诊疗过程中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从而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实践案例:

3、流动比率

公立医院在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流动负债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流动比率平均值为1.8,较2020年的1.7有所提高。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风险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手册在指标36:资产负债率的原有指标之上新增了对流动比率的考核,标志着医院财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和风险控制的加强。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更高的流动比率通常证明更强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考核医院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可以促进医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产结构,确保医院财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工作要求更新

手册中引入了最新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等,为绩效考核提供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指导原则。更新的工作要求强调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要求医院在日常运营中更加注重患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数据质控和监测

手册强调了加强数据质控的重要性,要求医院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体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动态监测,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收集和处理中的问题,提升数据质量。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文件要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登录需完成实名认证,使用数字证书进行系统登录及相关操作。

实践案例: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4 版)》通过新增关键指标、更新工作要求以及强化数据质控和监测,全面提升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深度和广度。这些变化反映了对医疗质量、安全、合理用药、服务流程、运营效率、资源效率、收支结构、费用控制、经济管理、持续发展、人员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信用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关注和细致要求。通过这些更新和完善,旨在推动公立医院实现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的高质量发展。

往期推荐

1、

2、

3、

注:

[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国家统计局-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