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听力下降的人变多了?医生:3大行为是“帮凶”,做好4件事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9-28 13:02:41

听力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沟通、交流和感知的重要助手。近年来,感觉周边听不见、听不清、听不准,说话要重复好几遍的现象,明显增多,而且多见于30岁到50岁的人,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我们的听觉系统是很精密的,耳朵中有鼓膜,有一个像“蜗牛壳”的感官,叫耳蜗,里面有液体,还有大量的毛细胞,这些组成了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基础。

听觉的过程是这样的:耳朵收集到声音,通过外耳道传至鼓膜,声音引起鼓膜震动,经过中耳到了耳蜗,耳蜗里液体运动起来,刺激毛细胞,毛细胞产生了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将声音翻译出来,就能辨别是什么声音了。

通过声音传递的过程,可以知道,鼓膜、毛细胞是听力的“核心组件”,它们一旦受损,必定会出现听不见、听不清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毛细胞是没有新陈代谢说法的,消耗一个就少一个,没有办法再生。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到六十岁以后,毛细胞损耗差不多了,听力会变差。如果年轻的时候多次让鼓膜产生强烈震动,造成毛细胞大量损耗,听力的衰退将无法避免,听不清、听不明、听不见的时间大大提前。

研究发现,噪声是让听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娱乐环境的噪音、个人音频设备产生的噪音、职业工作长期持续的噪音,是听力衰退的主要因素,常见于3个场景:

1、频繁在高分贝场合活动,广场舞的大分贝喇叭、高分贝的迪厅、KTV、酒吧、嘈杂的室内运动场等,这些场所声音分贝可达100—120分贝,耳朵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2、经常使用入耳式音频设备,比如耳机,常见于在地铁站、公交站等场所,本身噪音就比较高,为了听清音乐、讲话,又调高音量,达到110分贝以上,连续听2—3小时,听力不知不觉受损了。

3、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噪音冲击,如酒吧、迪厅的工作人员,矿山的操作工、建筑工地的装修工等,机械、电钻音响的冲击,大部分超过100分贝,让听力加速退化。

科学实验证实,当声音强度在80分贝以上,持续时间每周不低于40小时,会造成毛细胞不可逆的大量损失。噪音分贝越大,时间越长,听力受损就越严重。

听力受损有几个层次:较轻的症状,表现为听不清,要多听几遍,或到跟前说话才能听见,耳鸣和耳内胀痛,通常休息半天至一天后消失;稍重的症状,表现为持续耳鸣和听力损伤,不能恢复;特别重的症状,比如有突发、近距离强烈的声音冲击,还可能出现鼓膜破裂,声音传播链条中断,要及时就诊。

为了挽救听力,医生建议做好4条:

1、远离高分贝嘈杂的环境,置身其中时,尽快缩短逗留时间。

2、职业的高噪音环境,要有听力防护设备,且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听力越早干预越好。

3、减少入耳式设备的使用,换用耳罩式耳塞,且注意不能超过1个小时,音量在80分贝以下。

4、不能在周围嘈杂的环境看电视、电脑和听音乐。

2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