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十点来读书 2024-11-01 15:54:25

从小到大,你有没有挨过父母的打?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最近有个网友发出疑问: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评论区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认为现在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内心越来越脆弱了。

也有人认为以前的孩子不是没有心理问题,只是大家都不重视,所以一直处于被忽略、被打压的状态。

何况,以前网络不发达,即便有问题,也不会大规模传播。

更有句高赞评论称:“现在有问题的孩子的父母,都是当年那些没问题的孩子。”

看了这话,让人既心酸又无奈。

的确,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网友@小莉 曾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

她小时候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长大的,一有什么事没做好,就会挨打。

有次期末考试,她数学考了80多分。因为题目难,这个成绩在班里能排到前五。

可妈妈看到后,二话不说就给了她一巴掌,大声斥责道:

“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一辈子都不会有啥出息。”

还有一次突然降温,妈妈准备好秋裤让她穿上。

她知道妈妈是为她好,可青春期的她有些臭美,于是穿上后偷偷脱下来藏到枕头下面。

妈妈发现后,拿着皮带在村里追着她打,一边打一边骂:

“一天天不学好,妖精似的,冻死你算了!”

爸爸在家没什么话语权,看到妈妈打她,不仅无动于衷,反而还会跟别人调侃:

“孩子大了,管不住了。”

为了不挨打,小莉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做什么事都看别人的脸色。

这让她显得情商很高,却也让她在感情里吃尽苦头。

她有3次恋爱,最后都是无疾而终。前男友直接说:“跟你在一起太累了。”

爱是一项能力,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没有被好好爱过,自然学不会如何爱人。

他们在亲密关系里,往往很自卑很敏感,所以总是不自觉地去讨好别人,结果让别人很有压力。

很多时候,一个孩子小时候越听话越懂事,长大后可能越痛苦。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想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听别人的话。那个被压抑的自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跑出来。

所谓心理问题,本身就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明显,而是存在滞后性。

罗翔老师在谈论原生家庭时,有句话特别触动我,他说:

原生家庭最让人窒息的,不是父母一味地压制你,而是他们让你窒息的同时,又让你感觉到他们内心是爱你的。这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负罪感,这种感觉就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有着独立人格。

父母应该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理想的自己。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孩子们在被打和被爱这两种环境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起初,家长和老师对这些所谓的坏孩子不抱希望,羞辱和体罚是家常便饭。

一个孩子做恶作剧,校长便把所有孩子带到操场上,让他们揭发凶手,否则所有人关禁闭6小时。

孩子们表面服从,但背地里却很不屑,一有机会就报复校长。

新老师马修的到来,悄然改变了这座学校的氛围。

马修老师喜欢音乐,他认为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坏的。

因此,哪怕孩子们抢他的公文包,甚至画他的画像来嘲笑他,他依然没有采用高压政策。

校长和其他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劝他不要对这群无可救药的孩子太好,不要太天真。

他不为所动,一次次主动释放善意,带着孩子们组建合唱团,还给每个孩子分了中低高音。

音乐的力量,渐渐打开了这群孩子封闭的心灵,他们逐渐不再叛逆,也不再抗拒周围的关爱。

要知道,孩子是环境的产物。

倘如他们日常收到的都是否定和抨击,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反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时,也会更有自信。

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鼓励的那样,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那些习惯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大人,表面看让孩子屈服了,但带给孩子的不是成长,而是痛苦、悲观、冷漠。

其实,大多数父母和师长,都是爱孩子的,可又为什么会打孩子呢?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提出:

与其说这种行为是孩子导致的,不如说是源于大人自身的疲惫、压力、焦虑或不快。

然而打孩子真的有用吗?

《一个经济学家的育儿指南》一书中明确写道:

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发现打孩子能够改善孩子的行为,其他形式的体罚也同样没有任何积极效果。

使用暴力,是一种廉价而方便的交流手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贯穿一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除了打骂,其实有太多方法更有效,也更简单。

第一:用三平一低代替大吼大叫。

所谓“三平一低法”,就是平静、平视、平等、低声。

当孩子犯了错后,父母可以尝试着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孩子说出事情原委。

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可以点到为止,而不是反复唠叨。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要是父母揪着自己的错误不放,他们就会挫败感满满,甚至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有时,大人大吼大叫时,孩子不会听,反而是当大人用低于正常声音来说话时,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用指出问题代替一味指责。

父母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不是为了发泄情绪,而是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

可惜,有时父母情绪上头,就只顾着打骂,命令孩子“不能这样”或“不能那样”,但就是不告诉孩子哪里错了,也不告诉他们如何改正。

这不叫批评,而是发泄情绪。孩子下次依旧会重蹈覆辙,且容易缺乏自尊和自信。

曾看过一句话:

我们总说孩子不讲规矩,其实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讲清楚规矩。

作为父母,不妨耐心一点,跟孩子讲清楚具体方法论。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内化这些道理,也才能真正成长。

第三:用适可而止代替老翻旧账。

“你怎么总是这么做!”

“你天天睡懒觉,这可不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抱怨?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喜欢用“总是”“经常”“天天”这些词,给孩子贴标签。

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看不到自己的进步,索性摆烂。

其实,有问题才是生活的常态。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一言不合就翻旧帐,这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就事论事,适可而止,才是真正有效的捷径。

哥伦比亚大学伊丽莎白·汤普森·吉尔肖夫博士曾研究过“挨打对孩子的影响”,搜集并分析了62年的数据。

她发现,体罚确实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遵守规则。

可长期来看,这种行为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

一方面,体罚并不能教会孩子明辨是非。

孩子可能只是因为“不想挨打”而听话,可并不知道背后的原因。

另一方面,孩子在挨打后会产生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

这些情绪会让亲子关系长出隔阂,也会让孩子对陌生人涌现出极大的敌意。

并且暴力行为还会在代际之间传递,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未来很可能对家人继续采用暴力行为。

因此,不是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就好比我们在墙上钉一个钉子,拔下来时难免有痕迹。

无论何时,在教育时拒绝暴力,用沟通代替打骂,用鼓励代替否定,用倾听代替抨击,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