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扬州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末,扬州市常住人口458.29万人,2022年扬州市GDP为7104.98亿元。
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今扬州称广陵、江都。北周改广陵为吴州。589年,隋改吴州为扬州,完成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隋炀帝开大运河,扬州成为水运枢纽,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626年,复称扬州。唐代扬州有“扬一益二”之称。960年,北宋建立,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商业税收居全国第三位。元、明两代,扬州经济繁华。清代,扬州出现空前繁华,成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运河淤塞,漕粮改经海上运输,扬州在经济上逐渐衰落。1912年,“中华民国”废扬州府,置江都县。
1949年1月25日,今扬州市区解放,设置扬州市,另建江都县。1950年1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县、海安县给南通专区,划出东台县、台北县(今大丰市)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设立泰州专区。1953年1月,泰州专区改称扬州专区,原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领导的江浦县和原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直辖的扬州市划归扬州专区领导。1956年2月,六合县、仪征县、江浦县划归镇江专区,原属镇江专区的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1956年3月,江都县析为江都县、邗江县。1956年12月,扬中县划归镇江专区,六合县、仪征县、江浦县划回扬州专区。1958年7月,六合县、江浦县划归南京市。1958年11月,邗江县并入扬州市。1960年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1962年6月,六合县、江浦县划归扬州专区。1963年3月,复置新邗江县。1966年3月,仪征县、六合县、江浦县、金湖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1971年3月,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县、六合县划回扬州专区。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1983年3月,扬州撤地设市,设立扬州市。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1996年8月,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等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2000年12月,邗江县撤县改设扬州市邗江区。2011年11月,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
扬州市是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扬州曾铸就了两汉、隋唐、清康乾年间三次大的辉煌,留下了李白、杜牧、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郑板桥、朱自清等历代大批名人雅士的足迹。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称号。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旅游景点有瘦西湖、盂城驿、枣林湾、大明寺、个园、何园、凤凰岛生态旅游区、扬州东关街、史可法纪念馆等。扬州学派、扬州八怪、扬州戏曲、扬州工艺、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扬美食等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
扬州市地图
2.目标战略2.1战略定位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
2.2规划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主要创新指标全面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建成长三角区域有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全面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辉映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名城;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美丽扬州、健康扬州、平安扬州达到新水平,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生态宜居名城。
2.3空间战略实施安全锚固战略;实施创新协同战略;实施文化赋能战略;实施主城提质战略。
扬州市风貌
3.国土空间总体格局3.1国土空间格局构建“一区一带,一心三片”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3.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全市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等区域。
3.3生态空间格局衔接“两心两带两屏多廊”的省域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一心一廊、一洲三带”市域生态空间结构。
生态空间格局
4.区域协同4.1长江三角洲协同争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协同推进长江大保护;
争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标杆,共建江苏“美丽中轴”;
争当长三角特色功能型城市样板,神话绿色创新发展协同。
4.2南京都市圈协同共建宁镇扬同城化片区;共建沿江绿色智造发展带;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扬州东火车站
4.3宁镇扬协同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区示范区建设;有力推进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过江通道建设。
5.城乡融合发展5.1优化城镇格局构建“一区两心、一带两轴”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城镇空间格局
5.2促进乡村振兴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按照北部里下河农业片区、西部丘陵岗坡农业片区、南部沿江农业片区三个不同的农业片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村庄发展整体水平,分类推进村庄发展,确定五类村庄体系。
5.3强化交通支撑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扬镇宁马城际等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和跨江通道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网络,构建“内联外通、互联互通、快联快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轨道交通:立足长三角,加快构建对外连接新通道,打造沿大运河与沿江高铁交汇枢纽。重点加强与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的联系,实现30分钟到南京、60分钟到上海、90分钟到长三角中心城市。
公路交通:规划建设宁盐高速、仪禄高速等高速公路,强化对外快速联系。优化干线公路网络,丰富过境通道,实现与南京、镇江、泰州等相邻城市交通一体化布局,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6.中心城区空间格局6.1优化空间结构坚特“中心聚合、南拓北优”,聚力打造城市中心组团,促进南部沿江地区产业空间整合集聚,加强古运河引领作用,引导中心城区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发展,形成“一核三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核:依托江广融合区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
三带:依托文昌路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带、依托古运河形成的运河文化魅力带、依托产业区形成的产业科创发展带。
多组团:中心组团、南部组团、西部组团、东部组团和东南组团。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6.2提升服务品质以提升宜居城市功能和满足市民多元活动为宗旨,构建“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完善社区级服务设施配置。
划定一般型社区生活圈、老龄型社区生活圈和功能型社区生活圈,制定精细化公共服务配置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
6.3完善交通系统以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目标,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强化城市组团间快速路、主干路支撑,优化集疏运体系,形成功能清断、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
城市轨道:依托区域铁路枢纽,沿主要通勤道路加快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强化主要功能节点之间交通联系,提高交通服务能力,促进城市产城融合发展。
道路系统:加强中心城区东西向城市组团联系,促进城市南北向产城融合发展,形成以城市快速路为骨架、城市主干路为支撑的城市快捷高效道路网络。
绿道系统:规划构建特色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等三级绿道体系,分区域分主题优化慢行环境,形成连续、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
7.历史文化保护7.1市域历史交化保护以大运河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江淮生态走廊串联整合沿线城镇聚落与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市域不同地理环境风貌聚落特色,构建“一带、四片、多点”的市域历史文化保护结构。
一带:大运河文化带保护。重点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两侧各2000米范围严格按照《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措施》执行。
四片:历史文化片区保护。重点保护扬州历史城市格局、扬州城遗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文化遗产。
多点: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整体保护邵伯镇、大桥镇、临泽镇、界首镇等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2个中国传统村落、62个江苏省传统村落。
扬州城遗址保护:保护范围为唐子城护城河以内区域,唐罗城、宋夹城、宋大城城垣、城门遗址本体及护城河水系。保护范围两侧20-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要求与管理规定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7.2扬州历史城市保护保护范围:扬州城遗址(隋一宋)分布范围,东至古运河一线,南至古运河、二道河、荷花池一线,西至蒿草河一线,北至唐子城北护城河一线,总面积约18.25平方公里。在历史城市范围之外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其范围东至江阳东路、江都北路、高桥北路一线,南至江阳东路、土坝路一线,西至扬子江路一线,北至北环路,总面积约9.7平方公里。
保护要求:整体保护扬州历史城市历代叠加的空间格局和风烷特色,保护老城区的城池格局、传统风貌、空间尺度以及城市文化景观,保护城河水系及城门节点,保持城河水系的完整性,不得随意改变河道形态,展示历代运河水系与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关系,注重城门节点周边视觉环填的控制,减少城市交通和周边功能对遗址展示的干扰。
活化利用:依托古运河、小秦淮河、二道沟等城市水系,串联御码头、古城南门遗址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运河文化感知步径、园林文化感知步径、消费文化感知步径、盐商文化感知步径、诗词文化感知步径,宗教文化感知步径,创新文化感知步径、城河文化感知步径等主题性历史文化感知体验空间。
7.3扬州历史城区保护按照“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的原则进行保护和更新。规划期内,有序向江广融合区疏解办公、高等院校、市级综合医院等功能,植入文化旅游服务、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功能,提升古城专业化职能。
用地功能:按照将老城区建成集旅游休闲、文化展示,传统生活形态为一体的地方风情展示区的要求逐步调整用地功能。有序调整文昌周商圈业态,增加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与旅游配套和文化展示相关的设施,恢复老字号。
街巷体系:保持旧城街巷规整有序,不得随意改变既有街巷走向,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街巷和确定的特色街巷应堆持原有尺度,其他街巷可结合两侧建筑整治适当展宽,但应控制在8来以内。
建筑控制:保证城市肌理的延续性,控制建筑高度、体量和风格,体现扬州传统建筑风格。
扬州古城风貌
7.4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东关街、东门、运河码头的空间格局、尺度与传统风貌,控制沿街建筑高度,对沿街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和东门遗址环境进行整治,强化“河-城-街”的历史格局。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居住街坊特征、网格状街巷格局和小秦淮河作为旧城边界的风貌特色,保护历史建筑和风貌街巷的完整性,保持平缓的整体空间尺度感,
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湾子街独具特色的斜向街道空间肌理;维护街区传统手工业和商业、老字号集聚的特征,保护其浓郁的市井气息和朴实的地方民俗风情。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平缓型”空间格局、匀质细腻的城市肌理和经纬分明的街巷体系,保护完整的盐商建筑群,保护传统的园林空间布局,体现园林与住宅良好的空间关系。
历史文化街区
8.特色风貌塑造8.1风貌特色定位系统保护城市自然和文化特色资源,塑造“运河统领、倚湖望江、东浸湖荡、西连丘陵”的山水人文格局,打造世界人民向往的:诗意扬州。
山水意境:彰显自然河湖之秀美。借山水勾勒百里画卷,继承传统山水美学,保护江河开敞空间。
诗画意韵:传承干年运河之底蕴。融水绿韵染城水相映,沿承水运文化特色,创新城水相依方式。
创新意象:发扬诗意人居之典范。承人文描绘精致人居,传承精致文化基因,吸收国际优秀理念。
8.2彰显特色风貌突出扬州地域白然与人文特色,将市域风貌划分为运河文化风貌带、南部沿江城镇风貌区、中部高邮湖湖荡风貌区、西部丘陵山地风貌区、里下河平原田园风貌区。
运河支化风貌带引导:严控大运河两岸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第一层视线范围内新建建设项目建筑高度应与周边大多数建筑平均高度相协调,整体风格秀朴谦有、刚柔并济。
南部沿江城镇风貌区引导:继承传统山水美学,保护长江,大运河等江河开敞空间格局,保护看山望水的战略跳望视线廓道,控制城市远近虚实层次,增强演江,临河界面的生态空间渗透。
中部环高邮湖湖荡风貌区引导:坚持“禁入湖、慎临湖、宜望湖”的城镇布局原则,严控环湖城镇开发强度和空间形态,形成以林田湖荡为本底。城镇星团镶嵌的和谐意境。
西部丘陵山地风貌区引导:控制近山区域城乡建筑高度,预控连通山体的开敞空间廊道,保护视线通廊。引导城镇空间形态优化。
里下河田园风貌区引导:注重以水系为骨架的聚落形态塑造,延续沿河而居、傍水而建的多村肌理。加强乡村建策风貌引导,形成以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绿林掩映的聚落形态。
8.3营造特色景观加强自然山水景观、城乡风貌景观的整体营造,彰显扬州“北枕三湖,南抵大江:北有蜀风,寺庙云集:南有群山,楼塔从生:两山之间,水网密布”的山水人文景观特色。
自然山水景观营造:突出江河统领的自然河湖景观风貌,将邵伯湖、京杭大运河、廖家沟等主要河流水系作为自然景观风貌重点保护区域。区内城镇建设需适度退让自然岸线,推进滨水岸线生态林建设,彰显“美丽中轴”的河湖气韵。
城乡风貌景观营造:沿江圩田乡村风貌区应体现沿路或沿水的条带状布局特点,里下河湖荡乡村风貌区应体现依托水系的聚落式布局特点,西部丘陵岗岭乡村风貌区应体现顺应地形坡度的自由式布局特点。
特色风貌
8.4塑造特色空间视线眺望廊道控制:重点保护以蜀冈为核心,向南眺望镇江山脉的视线廊道,以栖灵塔、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万福塔、大观楼、金奥中心等7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为基点的视线廊道,构建感知城市山水格局、园林风景魅力、人文遗产特点的诗意扬州战略窗口。
城市天际线塑造:以文昌路、古运河主轴线以及廖家沟、芒稻河、长江滨水界面为视觉基线,打造扬州城市天际印象。
8.5构建魅力体系依托扬州山水人文格局,立足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构建“—轮春色湖畔,两幅风景长卷,三片诗意田园,四条醉美漫道,百里花柳绿道”的全域风景魅力体系。
全域风景魅力体系